朱元璋闻此,心中猛然一震!
儒家独揽大权,竟会引发如此灾祸?
如此说来,他为助朱允炆登基,除去蓝玉等淮西勋贵,岂不也是助长了这祸端?
儒生误国,实在可怕!
正因少了武将的制衡,方孝孺等儒生才得以肆意妄为,怂恿朱允炆削藩,最终导致在诸子面前,无一能抵御外敌!
这难道不是误国?
可笑的是,自己竟也是这其中的推手!
念及此,朱元璋不禁心生后怕。
还好他已洞悉这一切,决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昨晚老九所言果然不假,儒生误国!
“后来呢?”
朱元璋急切追问。
国运系统继续道:“大明后来为女真所替,你已知晓。
清廷虽为女真后裔,入关后却也信奉儒家,导致闭关锁国,不思进取,仍以大国自居,实则固步自封。
而西方列强崛起,开始侵略中原。
东瀛更是一海之隔,却在汉人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比元人统治更为黑暗。
那段黑暗时期,汉人在东瀛屠刀下死伤无数,东瀛军甚至攻入应天府,制造应天府大,三十万平民!这也是朱棣一脉后人痛恨东瀛的原因。”
朱元璋闻言,双目瞬间赤红!
应天府大?
东瀛竟敢杀害三十万百姓!
这弹丸之地,怎敢如此?!
“岂有此理!”
“真是岂有此理!”
朱元璋怒不可遏,咬牙切齿地骂道。
宿主安心,侵犯的倭寇,终将被驱逐!
即便在大明,后世亦涌现诸多抗倭英雄,他们屡次将倭寇逐出国门!
国运系统见朱元璋情绪激动,连忙劝慰。
“仅是驱逐便足够了吗?”
“我们所求非止于此,而是要反击!”
“他们屡次侵犯我汉人领地,若不给予重创,迟早会卷土重来!必须让他们明白,大明随时有能力覆灭其国!”
朱元璋闻言,咬牙切齿地冷言回应。
此刻,东瀛已与大漠、西域并列,成为朱元璋誓要铲除的目标!
夜幕降临,父子三人返回王府,共进晚餐,气氛温馨。
然而,朱松与朱标皆察觉,父亲似有心事,神游物外。
餐后,朱元璋将二人唤至院中。
朱松亲手泡茶,奉上给朱元璋与朱标。
“老九,你可曾留意过东瀛这个小国?”
朱元璋接过茶,话题直指东瀛。
整日里,应天府的惨剧,三十万无辜百姓的屠戮,如鲠在喉,令他难以释怀!
若非国运系统未提及汉人遭受的全面,否则朱元璋恐怕早已怒不可遏,甚至可能搁置西域战事,先灭东瀛!
朱松闻言一愣。
怎地突然又提起东瀛?
莫非父亲除了西域、漠北,还有意征讨东瀛?
回想起与嬴政的对话,朱松深知父亲并非一时冲动。
“东瀛虽小,野心却不小!”
“儿臣以为,一旦有机会,必须设法铲除,或将其纳入大明版图!”
朱松沉思片刻,坦诚说出心中所想。
即便朱元璋不提及,东瀛终将被灭!
世间何人比他更洞悉东瀛人的险恶用心?
朱元璋闻此,神色稍缓,心想老九的想法竟与他不谋而合。
“如此说来,你也对东瀛这小国有所研究?”朱元璋急问。
“略有了解。”朱松微微点头。
“若要灭东瀛,需多少水军?”朱元璋缓缓问道。
此言一出,朱标口中的茶水险些喷出。
好家伙,一开口便是灭国之论!
朱元璋忽问朱松:“老九,那所谓的八奇技,究竟为何物?”
朱松惊讶于朱元璋的直接,心想东瀛定是惹恼了他。
老爷子能预知未来,东瀛在大明对汉人的所作所为,足以激怒这位开国皇帝。
想到此,朱松恍然,老爷子要灭东瀛,也在情理之中。
朱标不解:“父皇,不是让九弟攻打西域吗?怎又提及东瀛?”
“东瀛野心勃勃,必除之而后快!”朱元璋正色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东瀛更是留不得!西域要收复,东瀛也必灭,方能安心!”
朱标愕然,望向朱松。
“其实,灭东瀛不难,现有两策。”朱松沉吟片刻后说道。
朱标再次惊愕,难道老九也存灭东瀛之心?东瀛果真留不得?
以往,朱元璋与朱松若言灭何处,他必劝阻,但如今不同,大明已今非昔比,战争开销亦能承担。
其次,他深知老爷子和老九均有神仙护佑。
谁又知晓这是否是那两位神仙的旨意?
“儿臣还是先回房歇息,父皇与九弟继续叙话。”
朱标念及此,不禁苦笑,因他对战事全无良策,留在此处也无济于事。
加之他目前全心投入大明皇家银行,次日还需上职,需尽早歇息。
“也好,那你早歇,此事我与老九已商议得差不多了。”
朱元璋并未挽留朱标,毕竟与朱松私下言谈,可直言不讳,无需顾及朱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