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发现并记录了白起的完整布局!这意味着,自己的判断是准确的,白起在云梦泽的改动绝非简单的军事破坏,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战略控制系统。
白起的战略眼光确实毒辣——控制了云梦泽,就等于扼住了楚国乃至整个南方的咽喉。
而现在,这个天下级的战略资源控制权,就摆在自己面前!
阿漓重新看向墙上的《天问》,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所以邓起的直觉是对的!屈原确实在《天问》中隐藏了技术信息。"
"'门人……,"周文思考地说道,"所以还有大夫的门人在继续破解吗?这些人还在吗"
"很有可能,"庄贾点头道,"如果屈原真的有这样一群忠心的弟子,那他们现在可能还在..."
"还在继续着屈子的工作,"李明衍接过话头,但他的语气中透着一种冷静的计算,"而且他们把关键信息隐藏在楚辞中,这说明屈原的发现极其重要必须流传,但又重要到需要用某种密码来小心地保护。"
他重新审视着墙上的《天问》,但这次的态度更加谨慎:"邓起的观察确实有趣,但我们不能仅凭几句诗的表面含义就下结论。"
"矩子说得对,"周文也表示赞同,"如此国之大事,如果屈原真的在其中隐藏了技术信息,那必定极其隐晦。"
庄贾皱着眉头:"而且《天问》共有一百七十多句,如果真是密码,我们怎么知道哪些句子有用,哪些只是普通的句子?"
彭越更是直接质疑:"会不会邓起哥想多了?也许屈原就是在这里写辞,根本没有什么密码。"
李明衍点点头:"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他在神庙中踱步:"我们先从客观的水利分析开始。根据墨子留下的原始水系图,对比我们现在观察到的情况,找出白起改动的关键节点。"
李明衍仔细研究着墙上的记录,又对照手中临摹的墨子水系图:"按照水流力学原理,如果要控制整个云梦泽的水势,最关键的位置应该在..."
他用手指在模型上画了几个圈:"这几个地方。第一,北部的主要汇水口;第二,中央的分流枢纽;第三,南部的出水控制点。"
"现在我们在第一个位置,已经发现了人工改动的痕迹,"李明衍继续分析,"按照水利工程的逻辑,下一个最重要的节点应该是中央的分流枢纽。"
阿漓指着水系图:"那里确实有个岛屿,位置很特殊。"
"对,"李明衍点头,"从纯技术角度分析,那个位置是控制水流方向的最佳节点。无论屈原是否在《天问》中留下线索,我们都应该去那里实地勘察。"
卢敖在旁边补充道:"而且即使《天问》中真有线索,也需要结合实地情况才能正确理解。单纯的文字解读,很容易产生不同的解读,最终各说各话。"
"那我们就先记下几句可能相关的诗句,"李明衍做出决定,"比如'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这几句确实与水系改动有关。到了实地,我们看看能否找到对应的现象。"
邓起实在地说:"反正我们本来就要去中央那个岛屿,到时候看看就知道了。"
"说得好,"李明衍赞许道,"实践是检验一切推测的最好方法。如果屈原真的留下了破解白起杀阵的线索,那么在实地勘察中,真相自然会显现。"
"那我们就出发吧,"李明衍最后看了一眼神庙中的设施,"去看看云梦泽的中央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至于屈原是否真的为我们留下了诗歌密码,让现实来给出答案。
他心中的盘算已经完全清晰:如果能够掌握白起布置的完整水利控制体系,这种影响力正是自己实现政治理想所必需的。无论将来是秦王嬴政,还是其他有志于统一天下的君主,都必须重视这种战略资源的控制者。
掌握了云梦泽的秘密,就等于在未来的天下大局中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是什么诗人的浪漫情怀,而是实实在在的政治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