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八点零七分,市局信访大厅的电子钟刚跳到"8:07",白知行的皮鞋跟就叩响了大理石地面。
他怀里的牛皮纸袋边角压得笔挺——那是昨夜在派出所档案室,用镇政府经费报销单复印件一张张对好骑缝章的。
第三号窗口的女工作人员正低头整理文件,抬头时睫毛颤了颤。
白知行把材料推过去,金属警号牌在袋口露出半截,泛着冷光。
"缺少实名承诺书与证据原件。"她指尖划过材料清单,声音像浸了冰水。
白知行早料到这一着。
他从内袋摸出预先打印好的承诺书,钢笔尖在"承诺人"处顿了顿——那是师父教他写的正楷,横平竖直像警徽的边。
墨迹干透时,他又抽出另一个密封袋,里面是镇档案室的红色骑缝章,每一页报销单的边缘都压着半圆红印,严丝合缝。
女工作人员的瞳孔突然收缩,喉结在淡蓝色工牌下动了动。
白知行盯着她耳后那枚褪色的珍珠耳钉——和上周在镇政府财务科王科长耳朵上见过的那对,左耳垂都缺了个小角。
"叮——"
林昭袖扣里的微型耳机轻响,阮棠的声音裹着电子音钻进耳蜗:"目标微表情匹配度83%,她认得这些单据。
宿主,他们在等你急眼,等你拍桌子砸材料,可你偏用规矩抽了他们的脸。"
白知行没注意到林昭就站在大厅立柱后,只看见工作人员捏着材料的手在抖。
他把警号牌摘下来,放在材料最上面:"原件在镇档案室锁着,要查我带你们去。
这枚警号跟了我十二年,今天起,它替我做保。"
女工作人员的指尖在键盘上敲得飞快,白知行听见"咔嗒"一声——材料扫描上传的提示音。
他转身时,看见立柱后的影子动了动,像片被风掀起的衣角。
中午十二点二十三分,青林镇镇政府前的梧桐叶筛下碎金。
唐老根的解放鞋碾过地上的碎纸片——那是前几天"阳光账本"公示栏被撕坏的边角。
此刻新贴的《紧急通知》上,"暂停"两个字红得刺眼。
"吴副镇长说了,跨村集会违反规定。"贴通知的小王举着浆糊桶后退两步,胶水滴在唐老根洗得发白的蓝布衫上。
唐老根把《村民自治法》复印件往胸前一挡,后槽牙咬得咯咯响。
他摸出手机打开直播,镜头对准公示栏:"各位云州的老少爷们儿,你们看这通知写的——'不得擅自组织跨村集会'。
可咱们就是站在自家镇政府门口,看看村里的账怎么就成'聚众'了?"
手机屏幕突然亮成一片,三千个小红点像炸开的星子。"唐叔别怕!把账本念给我们听!"的弹幕刷得他眼花。
小王的手悬在通知上,浆糊在指尖凝成白渣。
"王哥,你媳妇上个月在村卫生室拿的降压药,发票是不是在这账本里?"人群里挤进来个戴草帽的老汉,"你闺女上大学的助学金,是不是也记在第三页?"
小王的脸腾地红了,浆糊桶"哐当"掉在地上。
唐老根趁机把手机举得更高:"乡亲们,他们怕的不是咱们看账,是怕咱们看懂了账!"
街角的便利店二楼,顾轻语的相机快门连闪。
她把刚拍的视频截了三张图:公示栏上的"暂停"、唐老根举着的《村民自治法》、小王泛红的耳尖。
配文刚敲下"他们怕的不是账本,是老百姓学会看账本",手机就震得差点掉地——转发量破万了。
下午四点十一分,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办的藤编沙发硌得苏绾后腰生疼。
她把烫金封面的《公民建议书》推过红木桌,封皮上"社区财务公开条例"八个字是她亲手写的小楷,每笔都浸着墨香。
接待干部推了推金丝眼镜,翻到联署页时手指顿住——378个签名按满了红手印,从青林镇的老农民到云州大学的教授,连明远集团的前台小妹都签了。
"这类建议需经街道办初审。"他合上本子,语气像在念文件。
苏绾的红指甲轻轻敲了敲文件夹侧面,露出底下半张纸——青阳区民政局的备案回执,红章盖得方方正正。"我们按《信访条例》第十七条走了前置程序,街道办、区民政、市司法局的意见都在附件里。"她歪头一笑,耳坠上的碎钻晃得接待干部眯起眼,"您看,是现在收,还是我去隔壁立法委问问?"
系统提示音在林昭手机里响起时,他正在人民医院的电梯间。
屏幕上"立法通道开启度68%"的字样让他松了松领带——苏绾这步棋,走得比他预想的还漂亮。
傍晚七点零二分,市人民医院会议室的日光灯照得方小川的脸发白。
他攥着病历本的手在抖,指节泛着青白:"我妈半夜咳血,村卫生所说没值班医生。
我背着她跑了三公里到镇医院,护士说'没家属签字不能治'......"他突然扯高衣领,锁骨下方一道暗红的疤像条蜈蚣,"这是我自己拿烧红的铁片烫的,就为让医生信我是她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