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所有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各项指标要求得比上一次更严。光是清洗储存罐,就用了三遍清水,再用氮气吹干,确保罐内一尘不染,连一丝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杂质都不放过。
更细致的是,在开亚铁阀前,大家先打开旁边的阀门放一会儿水,看着清澈的水流过管道,才关闭阀门再开亚铁阀。
因为之前发现,每一次开亚铁阀,总会有一股浑浊的亚铁溶液先流入罐内,这不起眼的小细节,很可能就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
又是紧张的三天,第三个批次的生产终于完成。搅拌时,看着罐内均匀翻滚的物料,大家的心跳都跟着快了几分;
打入压滤机时,目不转睛地盯着压力表,生怕压力不稳影响过滤效果;烘干过程中,更是隔一会儿就去看一眼温度,确保每一粒产品都干燥得恰到好处。
取样化验的那一刻,实验室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当检测结果出来,显示所有指标都符合厂家客户的要求时,我们激动地呼消击散,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下子烟消云散。
很快,我接到了秦总的通知,要求生产五吨产品。为了加快进度,他们开启了两台反应釜,从早六点到晚十点,机器不停地运转,人也连轴转。
车间里,反应釜的嗡鸣声、管道里物料流动的哗哗声、工人们偶尔的交流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忙碌的生产交响乐。
终于,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顺利向客户交了货。
我低头看了一眼日历,才惊觉出来已经二十天了。
厂里还有实验等着做,他来不及多想,匆匆向沈部长告别。
沈部长热情地挽留:“好不容易来一趟,怎么也得去莫干山、新市古镇转转再走啊?” 我笑着摇头:“下次吧,这次实在赶时间,厂里还有一堆事呢。”
就这样,他们连周围的旅游景点都没顾上去看一眼,就踏上了归途。
早晨,他们和太阳一起起床,车子仿佛也懂了主人的心意,在阳光前面一路奔跑。
归途的每一秒都充满了快乐,心情是最美的,感觉是幸福的。
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北方的田野渐渐映入眼帘,那熟悉的麦田、光秃秃的树枝,都让人觉得亲切。
人在旅途,难免遇到坎坎坷坷,但回家的心愿总像一根线,时时刻刻牵挂在心间。
不管出门挣得多还是少,能回到家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家里有亲人的牵挂,有爱人的祝愿,那是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的温暖。
车里的音乐一路陪伴着他们三人,小李打趣道:“这音乐就像没花钱点的歌一样,应景得很。”
我笑着说:“喂,小薇,给我点一首《回家的路》。” 智能语音助手应声:
“好的。” 悠扬的旋律在车厢里响起,“回家的路,数一数一生多少个寒暑,数一数起起落落的旅途,多少的笑,多少的哭……” 歌声里,满是归乡的期盼。
路上加了一次油,在服务区简单吃了顿饭,其余时间三人轮换开车,真是人闲车不闲。
下午五点,车子终于驶入了厂区。虽然路过胶州时,每个人心里都惦记着家,但谁也没提停下,都想着先回厂里交差。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回到厂时,综合部的朱经理早已安排好厨师做好了饭,饭菜的香气从食堂飘出来,暖暖的,像家人的等待。
吃完饭,我们三人拖着疲惫的身体上楼洗漱,然后各自回宿舍休息。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熟悉的虫鸣,我终于松了口气,嘴角带着微笑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一早,阳光透过办公楼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我和小高、小李整理好所有的生产记录和数据报告,带着几分疲惫却又难掩的笃定,走向了秦总的办公室。
经过二十天的奔波与奋战,他们终于能将这趟出差的成果与波折完整地呈现给公司的决策者。
敲开秦总办公室的门,秦总和徐博士早已等候在那里。
秦总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中带着期待;
徐博士则站在一旁的白板前,手里拿着一支马克笔,似乎已经准备好记录关键信息。
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混合着纸张的油墨味,营造出一种严肃而专注的氛围。
“秦总,徐博士,我们回来了。”
我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旅途的沙哑,却透着清晰的条理。
他将厚厚的一叠报告放在桌上,“这是我们在德清生产的全部记录,包括遇到的问题和最终的解决办法,现在向您详细汇报。”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有条不紊地讲述。
我从抵达德清后的首次生产说起,详细描述了按照既定流程操作时的每一个细节 —— 反应釜的温度变化、ph 值的波动曲线、各种原料的配比用量,甚至连车间里的湿度和气压都做了说明。
当讲到第一批次产品检测不合格时,他的语气微微沉了沉:“当时我们都很意外,因为理论数据完全没问题。
后来我们连夜排查,从原料纯度到设备管道,一点点抠细节,发现储存罐和管道里有残留的杂质,氧气流量也不稳定。”
小高在一旁补充道:“我们当时立刻决定更换储存罐和管道,并且协调厂里优先保障我们的氧气供应,确保流量稳定。
但第二批次生产出来,结果还是不理想。” 他拿出两张对比图表,指着上面的曲线说,“您看,这是两次生产的关键数据对比,差异主要出在反应后期的氧化阶段。”
我接过话头,继续说道:“后来我们怀疑是药品的问题。
因为那些药水存放时间较长,担心药效流失,就重新进行了标定,果然发现药水的活性降低了。
于是我们专程去杭州采购了新的药品,来回跑了大半天,虽然累,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坚定,“第三批次生产时,我们不仅换了新药水,还对所有设备进行了彻底清洗,连开阀时先放掉浑浊液体这样的小细节都做了规范,最终产品才达到了客户的要求。”
徐博士一边听一边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将关键的问题点和解决措施一一列出。
他转过身,推了推眼镜说:“你们的排查思路很清晰,尤其是从药品标定入手,这点抓得很准。
化学实验就是这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都可能影响结果。”
秦总一直静静听着,此时终于开口,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许:“很好,你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一步一步找到根源,这种韧劲值得肯定。”
他拿起报告翻了几页,目光落在最终的检测结果上,“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五吨的生产任务,并且达到客户要求,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