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男子走进了青石巷的一处院落,轻轻叩响了院门。
来开门的是一位身形窈窕的女子。
看见来人后,她先是一惊,随即颔首道:“静慧大师,这么晚您怎么来了?”
男子摘了斗笠,露出清俊的眉眼,正是时隐。
“云苏,我带了些酒肉好菜,正好给你们接风洗尘。”
叫云苏的女人接过酒壶,笑着道:“您在京中为姐妹们寻了落脚之处,我们已经很感激了,怎么好再劳烦您呢?”
“不必客气,我和你兄长是好友,这点小忙算什么?”
时隐压低了声音。
“只是朝廷不许私下贩盐,为避人耳目,只能委屈你们住在这偏僻之处。”
“这是我朋友的院子,你们放心住,虽然简陋了些,却很安全。”
云苏一笑,望向角落的一处厢房:“已经很好了,只是怕叨扰了您的朋友。”
“他是木匠出身,带着两个徒弟做活,谈不上什么打扰。”
时隐朝着院落西侧看去。
这院子看着与市井相距甚远,其实正处在香茗居后身,只有一墙之隔。
“只是那头是个茶馆,人多眼杂,你们最好别靠近。”
云苏点头。
二人又寒暄了一番,时隐才开口告辞。
云苏将他送到门口,亲眼他的背影消失在巷尾,才利落地锁上院门,面上的柔媚之色骤然消失。
几道人影从房中走出,向她靠拢而来,恭敬道:“堂主。”
云苏抬起头,细长的眼中露出几分肃杀之气。
“这静慧大师名声响彻江湖,没想到这么好骗,还主动替我们安排了住处。”一人道。
五日前她们初来京城,正想找个落脚处,便遇见了静慧大师。
幻月教走南闯北,善于伪装成商人,其中一名堂主与静慧是旧识。
此次云苏带人进城,自称是来贩盐,静慧没怀疑,还热心地接待了她们。
“闲话少提,此次进京是做大事的。”云苏道:“若能在中秋宴上一举杀了狗皇帝,咱们幻月教的名声必然响彻江湖。”
静慧找的这处院子,正合她的心意。
等她们撤离后,朝廷的人即便查,也只能找到静慧这个替死鬼。
唯有一点,云苏不放心。
她看了眼院子角落那扇紧闭的门。
这两日,她经常能听到房中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
静慧说里头住着木匠,倒也解释得通。
“防人之心不可无。”云苏道,“留一人看着这屋子,其他人随我去练舞。”
舞馆那边已经联络好了,她们会在中秋那日,混成舞姬进入皇宫。
到时,就是景元帝的死期。
季府。
梅香开始按着姜绾的吩咐,每日去一次香茗居。
元老夫人知道了此事,并未觉得不妥。
如今她已经盘下了香茗居,自然觉得这地方很安全。
姜绾此举,反倒方便了吴嬷嬷和梅香联络,正合她的心意。
她在意的是梅香带来的消息,说姜绾要盛装出席中秋宫宴,还说会有皇后娘娘的恩典。
元老夫人听后,气得晚饭都吃不下。
她的猜测没错,皇后真的要加封姜绾,而且就在中秋那日。
她的计划一定要加紧实施,绝不能手软!
梅香日日去香茗居的举动,自然也落在了靳太医眼中。
侍卫跟了她几日,除了与姜绾见过一面,梅香并没有和将军府的其他人有过接触。
“难道…是姜夫人?”
靳太医听了回禀,皱眉想了片刻。
他在宫宴上见过姜绾一面,记得她年龄尚轻,怎么看都不像精通苗疆异术的人。
侍卫提醒道:“听说这位姜夫人曾因坠崖失踪,流落在外三年,会不会就是那时候沾染了邪术。”
靳太医沉吟。
他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毕竟梅香与姜绾才见过一面,说不定只是个巧合。
但事关重大,他还是将发现之事写成密信,禀给了景元帝。
尤其提到了香茗居。
“派一人守着这茶馆,再发现异样,立即通知我。”
靳太医眯了眯眼。
如若需要,他不介意亲自去会一会这个姜夫人。
侍卫就这么盯了香茗居三日,却再也不见姜绾的身影。
靳太医心中疑惑。
同样满腹狐疑的,还有鹿鹤堂的元老夫人。
“姜氏这几日怎么了,从前日日都去香茗居听戏,这几日却不出门了。”
元老夫人皱起眉。
若她再足不出户,自己岂非白盘下茶馆,谋划这许多了?
翌日早晨,众人都来鹿鹤堂请安,元老夫人忍不住问起了此事。
姜绾笑着道:“孙媳毕竟身为人妇,应为夫君打理家事,孝敬长辈,哪有日日出去听戏的道理?”
“再说,入秋后祖母身子便不好,孙媳决定今日起便侍奉在侧。”
元老夫人呛了口茶。
真让姜绾伺候她,她不知要短几年的寿命。
她心中着急,却没法表现出来。
还是一旁的吴嬷嬷笑着道。
“夫人有这个孝心就好了,老夫人身边还不缺人伺候,只是近日天寒,有些不思饮食,听说茗香居的佛手饼卖得很好,老奴还想着夫人若是去听戏,顺道买些回来给老夫人尝尝的。”
“他家点心是不错,我也给舅舅买过。”
姜绾弯了弯唇。
“说什么顺不顺路的,祖母若是想吃,我今日便驾车出门,亲自给您买来。”
元老夫人听她应下,心中一喜,笑意更真了几分。
“那就有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