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悦的角色在空中炸开成一片光点时,沈逸的屏幕边缘闪过一道极细的蓝线。那是护盾破裂的延迟反馈,比实际死亡晚了0.3秒。可就是这0.3秒,让他完成了技能组的最后一次切换。
控制面板上的“夜莺”模型已经无法维持完整轮廓,发丝像断线的信号一样时隐时现,肩部线条不断在窄与宽之间跳动。系统提示栏底部,红色字符持续闪烁:【伪装稳定性0.8%】。下一秒,判定失效。
他抬起手指,划过面板底层菜单。一层从未在常规界面出现过的暗红色界面缓缓展开,中央浮现出七个字——【终焉之链·待激活】。这是系统最深处的权限指令,一旦启用,当前角色ID将被永久锁定,所有数据不可更改,包括身份伪装、技能树结构、装备绑定。代价巨大,但能强行重启核心模块,压制外部干扰。
他的指尖悬在确认区域上方,还未落下。
就在这时,右下角弹出一个没有来源标识的接入请求。信道加密等级未知,传输协议不匹配赛事标准,却直接穿透了沈逸的私人防火墙。请求只持续了三秒,自动接入,没有密码验证,也没有二次确认。
一个空白命名的数据包被推入系统缓存区。
沈逸的手指停住。
他没有立刻查看内容。在这种节点上传输未知文件,要么是陷阱,要么是测试。赛事规则严禁外部数据注入,哪怕是一条心跳曲线,都可能被视为作弊证据。一旦被检测到读取非授权信息,战队将直接判负。
但他余光扫到了数据包的传输特征——波形脉冲频率与他早前在训练基地捕捉到的异常信号完全一致。那种频率,不属于任何已知设备。
他调出策略模拟空间的残影模式,将数据包导入隔离区。推演启动,系统用仅存的算力进行结构解析。三秒后,五组动态曲线在虚拟界面上展开:心率、呼吸频率、瞳孔收缩速率、脑电波波动、肌肉紧张度。全是生物信号,实时更新,来源标注为敌方五名队员的神经反馈端口。
这不是伪造的数据。伪造的生理指标会存在节奏偏差,而这些曲线与对手过去三场比赛的行为模式高度吻合。尤其是其中一人,在每次团战前7秒,右手会出现0.4秒的微颤,伴随呼吸短暂停顿——典型的高压焦虑反应。
陈宇。
沈逸的视线凝在那条曲线上。他记得这个细节。上个月的预选赛里,陈宇在决胜局使用突进技能前,总会有一次不自觉的停顿。当时他以为是网络延迟,现在看,是心理破绽。
数据是真的。
而且精准到毫秒级。
他没时间思考这数据从何而来。敌方已经开始集结,五人阵型向野区推进,主坦已经踩进视野边缘。他们要终结比赛了。
沈逸深吸一口气,在加密语音频道里发出指令:“所有人,执行‘回声计划’。”
频道另一头,张昊猛地抬头。这个词他从没听过。没有预案,没有演练,甚至连碎片兑换日志里都没提过这个名字。可沈逸的语气没有半点迟疑。
“林悦,你听得到吗?”沈逸问。
“听得到。”她的声音从观战视角传来,“我在看着。”
“准备干扰场,三秒后释放,目标区域B7。”
“明白。”
“张昊,你退到侧翼C3,留一个技能空槽,不要充能。”
“……好。”张昊咬牙压下疑惑。他知道现在不是追问的时候。
沈逸的目光回到屏幕右上角的生理数据窗口。陈宇的心率正在上升,从92次/分钟爬升到108,呼吸变得短促。他在靠近了。
0.5秒后,陈宇的角色出现在地图边缘,熟悉的突进起手式展开。
就是现在。
“释放。”沈逸说。
林悦的干扰场瞬间覆盖B7区域,一道无形波动扫过战场。敌方技能前摇集体增加0.6秒,走位节奏被打乱。与此同时,张昊故意在C3露出破绽,角色后撤时脚步迟缓,像是操作失误。
陈宇果然加速切入。
他的突进技能划过空气,直扑张昊。可就在他启动的瞬间,心率曲线出现了一个尖峰——比平时提前了0.3秒,说明他比以往更急。
沈逸早就在等这一刻。
“集火。”
三道技能在同一帧命中陈宇。林悦的减速场叠加沈逸的震荡波,将他钉在原地,张昊的震荡刀紧随其后,切断退路。原本需要两秒才能完成的控制链,这次只用了1.2秒。
陈宇的血条骤降过半。
他想撤,但肌肉紧张度显示他已经进入应激状态,操作出现了0.2秒的延迟。等他交出闪现时,沈逸的第二轮技能已经抬起。
倒下。
敌方指挥立刻喊出撤退指令,但节奏已经被打乱。他们的阵型原本是稳步推进,现在却被迫分散逃生。沈逸没有追击,而是迅速调整站位,将“夜莺”拉回高地入口。
屏幕上,模型依旧在抖动,发丝断裂又重组,身形轮廓模糊不清。可他的操作节奏没有一丝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