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祭酒臣许愼记上
主术训下
君人之道处静以修身俭约以率下静则下
不扰矣俭则民不怨矣下扰则政乱民怨则
德薄政乱则贤者不爲谋德薄则勇者不爲
死是故人主好鵞鸟猛兽珍怪竒物金玉爲\/珍诡异
爲怪非\/常爲竒狡躁康荒康安\/荒乱不爱民力驰骋田猎
出入不时如此则百官务乱事勤财匮勤劳\/匮乏
万民愁苦生业不修矣人主好高台深池雕
琢刻镂黼黻文章絺綌绮绣寳玩珠玉白与\/黑爲
黼青与赤爲黻絺綌葛也精\/曰絺麄曰綌五彩具曰绣也则赋歛无度而
万民力竭矣尧之有天下也非贪万民之富
而安人主之位也以爲百姓力征强凌弱衆
暴寡於是尧乃身服节俭之行而明相爱之
仁以和辑之是故茅茨不剪采椽不断大路
不画大路上路四马车也天\/子驾六马不画不文饰也越席不縁越\/结
蒲爲\/席也大羹不和不致\/五味粢食不毇毇\/细巡狩行教
勤劳天下周流五岳岂其奉养不足乐哉举
天下而以爲社稷非有利焉年衰志悯衰老\/也悯
忧\/也举天下而传之舜犹却行而脱踪也言甚\/易也
衰世则不然一日而有天下之当处人主之
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于
宫室台榭陂池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是
故贫民糟糠不接於口而虎狼熊罴猒刍豢
百姓短褐不完而宫室衣锦绣人主急兹无
用之功百姓黎民顦顇於天下黎\/齐是故使天
下不安其性不得安其正\/性爲诈生也
人主之居也如日月之明也天下之所同侧
目而视侧耳而听延颈举踵而望也是故非
澹漠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
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衆非平正无以制断
是故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制\/裁大
者以爲舟航柱梁舟船也方两小船\/并与共济爲航也小者以
爲楫禊修者以爲榈榱榈屋垂\/榱憩也短者以爲朱
儒枅栌朱儒梁上戴蹲跪\/人也枅读如鷄也无大小修短各得
其所宜规矩方圆各有所施天下之物莫凶
於鷄毒鷄毒\/鸟头然而良医橐而藏之有所用也
是故林莽之材犹无可弃者而况人乎今夫
朝廷之所不举乡曲之所不誉非其人不肖
也其所以官之者非其职也鹿之上山獐不
能跂也及其下牧坚能追之才有所修短也
是故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略行\/道也有小智
者不可任以大功人有其才物有其形有任
一而太重或任百而尚轻是故审毫厘之计
者必遗天下之大数遗\/失不失小物之选者或
於大事之举譬犹狸之不可使搏牛虎之不
可使搏鼠也今人之才或欲平九州并方外
存危国继絶世志在直道正邪决烦理挐而
乃责之以闺合之礼隩??之间或佞巧小具
謟进愉说随乡曲之俗卑下衆人之耳目而
乃任之以天下之权治乱之机机\/理是犹以斧
劗毛以刀抵木也劗剪也劗读\/惊攒之攒也皆失其宜矣
宜\/适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
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
究而臣情得上闻闻犹\/达也百官修通群臣辐凑
也归君若辐之\/凑毂故曰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惧\/失
当\/也是故威立而不废聦明先而不弊弊\/闇法令
察而不苛察明也\/苛烦也耳目达而不闇善否之情
日陈於前而无所逆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
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
不怠怠\/懈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性生也\/怀归也所
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
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假或\/作驾乘舟
檝不能游而絶江海絶犹\/过也夫人主之情莫不
欲緫海内之智尽衆人之力然而群臣志达
效忠者希不困其身困犹\/危也使言之而是虽在
褐夫刍荛犹不可弃也言虽贱当也故\/曰不可弃也使言
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
未必可用人君谓国君也揄出策谋\/也言之而非虽责贵罚也是非之
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於
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不羞其位\/卑而不用其主
言可行不责其辩不责其辩\/口美辞也闇主则不然所
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远则
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有言者穷之以
辞有谏者诛之以罪如此而欲照海内存万
方是犹塞耳而听清浊商音宫\/音浊掩目而视青
黄也其离聦明则亦远矣离\/去法者天下之度
量而人主之准绳也县法者法不法也设赏
者赏当赏也法定之後中程者赏缺绳者诛
尊贵者不轻其罚而卑贱者不重其刑言\/平犯
法者虽贤必诛中度者虽不肖必无罪是故
公道通而私道塞矣公正也私邪\/也塞闭也古之置有
司也有司盖有\/理官士也所以禁民使不得自恣也恣\/放
恣\/也其立君也所以剬有司使无专行专\/擅法籍
礼义者所以禁君使无擅断也人莫得自恣
则道胜道胜而理达矣故反於无爲无爲者
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己出也
夫寸生於????生於日日生於形形生於景
此度之本也??禾穗??孚榆头芒也十??爲\/一分十分爲一寸十寸爲一尺
十尺爲一丈\/政谓之本也乐生於音音生於律律生於风
此声之宗也宗亦\/本也法生於义义生於衆适衆
适合於人心此治之要也要约\/衆也故通於本者
不乱於末覩於要者不惑於详惑\/眩法者非天
堕非地生发於人间而反以自正反\/还是故有
诸己不非诸人有诸己己有聦明也\/不非诸人恕人行也无诸己
不求诸人言己虽无独见之明\/不求加罪於人也所立於下者
不废於上人主所立法禁於民亦自\/修之不废於上言以法也所禁於
民者不行於身不正之事不独行之於\/身言其正己以正人也所谓
亡国非无君也无法也变法者非无法也有
法者而不与用无法等等\/同是故人主之立法
先自爲检式仪表表\/正故令行於天下孔子曰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故禁
胜於身则令行於民矣禁胜於身不敢自犯\/禁也故能令行於民
也圣主之治也其犹造父之御齐辑之于辔
御之际而急缓之于唇吻之和正度于胷臆
之中而执节于掌握之间节\/策内得於心中外
合於马志是故能进退履绳绳直\/正也而旋曲中
规曲屈\/规员取道致远而气力有余诚得其术也
是故权势者人主之车舆也大臣者人主之
驷马也体离车舆之安而手失驷马之心而
能不危者古今未有也是故舆马不调王良
不足以取道君臣不和唐虞不能以爲治执
术而御之则管晏之智尽矣明分以示之则
跖荞之奸止矣盗跖孔子时人荞庄荞楚\/威王之将军能大爲盗也夫
据除而窥井底虽达视犹不能见其睛睛目\/童子
也借明於监以照之则寸之分可得而察也
监镜也分毛\/也一曰疵是故明主之耳目不劳精神不
竭物至而观其象事来而应其化近者不乱
远者治也是故不用适然之数而行必然之
道故万举而无遗策矣今夫御者马体调于
车御心和于马则历险致远进退周游莫不
如志虽有骐骥騄駬之良臧获御之则马反
自恣而人弗能制矣臧获古之不能\/御者鲁人也故治者
不贵其自是而贵其不得爲非也故曰勿使
可欲毋曰弗求勿使可夺毋曰不争如此则
人材释而公道行矣美者正於度而不足者
建於用故海内可一也夫释职事而听非誉
弃公劳而用朋党公\/正则竒材佻长而干次竒\/材
非常之材佻长卒非\/纯贤也故曰干次也守官者雍遏而不进如
此则民俗乱於国而功臣争於朝竒材佻长\/之人干超
其次功劳之臣反不\/显烈故争於朝也故法律度量者人主之
所以执下执\/制释之而不用不用法律\/度量也是犹无
辔御而驰也群臣百姓反弄其上是故有术
则制人无术则制於人爲人所\/擒制也吞舟之鱼荡
而失水则制於蝼蚁离其居也鱼能吞舟言\/其大也其居
水\/也猨貁失木而擒於狐狸非其处也其处\/茂木君
人者释所守而与臣下争则有司以无爲持
位无所爲以\/持其位也守职者以从君取容随君之欲\/以取容媚
是以人臣藏智而弗用不用智谋赞\/佐其上也反以事
转任其上矣贤臣见其不肯爲谋故转任其\/上令自制之诗云仲山甫既明
且哲以\/保其身夫贵富者之於劳也达事者之於察
也骄恣者之於恭也势不及君君人者不任
能不任用臣\/智能也而好自爲之则智日困而自负
其责也数穷於下则不能伸理行堕於国则
不能专制智不足以爲治威不足以行诛则
无以与天下交也喜怒形於心者欲见於外
则守职者离正而阿上阿曲\/从也有司枉法而从
风风\/令赏不当功诛不应罪上下离心而君臣
相怨也是以执政阿主而有过则无以责之
有罪而不诛则百官烦乱智弗能解也毁誉
萌生而明不能照也不正本而反自修则人
主逾劳人臣逾逸是犹代庖宰剥性而爲大
匠斲也与马竞走筋絶而弗能及上车执辔
则马死于衡下故伯乐相之王良御之明主
乘之无御相之劳而致千里者乘於人资以
爲羽翼也资\/才是故君人者无爲而有守也有
爲而无好也无所\/私好有爲则谗生有好则谀起
謟谀之人\/乘志而起昔者齐桓公好味而易牙烹其首
子而饵之桓公襄公诸\/儿之子小白虞君好寳而晋献以
璧马钓之钓\/取胡王好音而秦穆公以女乐诱
之诱\/惑是皆以利见制於人也制犹\/擒也故善建者
不拔言建之\/无形也夫火热而水灭之金刚而火销
之木强而斧伐之水流而土遏之唯造化者
物莫能胜也故中欲不出谓之扃外邪不入
谓之塞中扃外闭何事之不节外闭中扃何
事之不成弗用而後能用之弗爲而後能爲
之精神劳则越越\/散耳目淫则谒竭\/灭故有道之
主灭想去意清虚以待不伐之言不夺之事
循名责实使自司任而弗诏责而弗教以不
知爲道道常\/未知以柰何爲寳道贵无形无形不\/可柰何道之所以
爲贵\/也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守矣有所守\/言不离
扃\/也摄权势之柄其於化民易矣卫君役于路
权重也卫君出\/公辄也景桓公臣管晏位尊也管仲\/辅相
桓公晏婴相景公\/二君位尊故也怯服勇而愚制智其所托
势者胜也故枝不得大於干末不得强於本
则轻重小大有以相制也若五指之属於臂
搏援攫捷莫不如志言以小属於大也是故
得势之利者所持甚小其存甚大所守甚约
约要也\/少也所制甚广是故十围之木持千钧之
屋五寸之键制开阖岂其材之巨小足哉所
居要也孔丘墨翟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
口道其言身行其志慕义从风风\/化而爲之服
役者不过数十人役\/事使居天子之位则天下
徧爲儒墨矣徧犹\/尽也楚庄王伤文无畏之死於
宋也奋袂而越衣冠相连於道遂成军宋城
之下权柄重也庄王楚穆王商臣之子旅也\/使申舟问聘於齐不假道於
宋无畏曰未必袭杀我王曰杀汝伐宋见犀\/而行不假道於宋华元曰过我而不假道鄙
我也鄙我亡也以兵杀其使者亦亡也遂杀\/之庄王闻之怒故拔袂而起成军亡宋城故
曰权柄\/重也楚文王好服解冠楚国效之文王楚\/武王熊
达之子熊庇獬豸\/之冠始今御史冠赵武灵王贝带鵔翿而朝
赵国化之武灵王出春秋後以大贝饰带胡\/服鵔翿读曰私鈚头曰郭洛带位
铫镐\/也使在匹夫布衣虽冠獬冠带贝带鵔翿
而朝则不免爲人笑也鵔翿读曰私鈚\/头二字三音也夫民
之好善乐正不得禁诛而自中法度者万无
一也下必行之令从之者利逆之者凶日隂
未移而海内莫不被绳矣绳\/正故握剑锋以离
北宫子司马蒯蒉不使应敌北宫子齐人也\/孟子所谓北宫
勇也司马蒯蒉其先程伯休甫宣王命以爲\/司马因爲司马氏蒯蒉其後也周衰适他国
蒯蒉在越以善击\/剑闻应犹击也操其觚招其末则庸人能
以制胜觚剑拊\/招举也今使乌获藉蕃从後牵牛尾
尾絶而不从者逆也乌获藉蕃\/皆多力人若指之桑条
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夫七尺之挠而制船之左右者以水爲资桡\/刺
船槔也资用也挠\/读烦挠之挠也天子发号令行禁止以衆
爲势也夫防民之所害开民之所利威行也
若发减决塘减水减也塘堤\/也皆所以畜水故循流而下易
以至背风而驰易以远因其\/势也桓公立政去食
肉之兽食粟之鸟系罝之网三举百姓说桓\/齐
桓\/公纣杀王子比干而骨肉怨斮朝涉者之胫
而万民叛再举而天下失矣故义者非能徧
利天下之民利一人而天下从风暴者非尽
害海内之衆也害一人而天下离叛故桓公
三举而九合诸侯纣再举而不得爲匹夫故
举错不可不审三举去食肉之兽食粟之鸟\/系置之网再举杀比干斮朝
涉之\/胫也人主租歛於民也必先计岁收量民积
聚知饥馑有余不足之数然後取车舆衣食
供养其欲高台层榭接屋连阁非不丽也然
民无掘穴狭庐所以托身者明主弗乐不乐\/其大
丽\/也肥醲甘脆非不美也然民有糟糠菽粟不
接於口者则明主弗甘也不甘其\/肥醲也匡牀蒻席
非不宁匡安也\/蒻细也然民有处边城犯危难泽死
暴骸者明主弗安也不安其匡\/牀蒻席也故古之君人
者其惨怛於民也国有饥者食不重味民有
寒者而冬不被裘与同\/寒饥岁登民丰乃始县锺
鼓陈干戚登成也年\/谷丰熟也君臣上下同心而乐之
国无哀人言皆\/乐也故古之爲金石管弦者所以
宣乐也金锺石磬管\/箫也弦琴瑟兵革斧钺者所以饰怒
也觞酌俎豆酬酢之礼所以效善也效\/致衰絰
管履辟踊哭泣所以谕哀也谕\/明此皆有充於
内而成像於外充\/实及至乱主取民则不裁其
力裁\/度求於下则不量其积男女不得事耕织
之业以供上之求事治\/业事力勤财匮君臣相疾
也故民至於焦唇沸肝有今无储有今日之\/食而无明
日之\/储也而乃始撞大锺击鸣鼓吹竽笙弹琴瑟
是犹贯甲胄而入宗庙被罗纨而从军旅失
乐之所由生矣夫民之爲生也一人跖耒而
耕不过十亩跖\/蹈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畒
四石妻子老弱仰而食之时有涔旱灾害之
患涔久而\/水潦也有以给上之徵赋车马兵革之费
由此观之则人之生闵矣阙忧\/无乐夫天地之大
计三年耕而余一年之食率九年而有三年
之畜十八年而有六年之积积委\/也二十七年
而有九年之储虽涔旱灾害之殃民莫因穷
流亡也故国无九年之畜谓之不足无六年
之积谓之闵急闵忧\/病急无三年之畜谓之穷乏
故有仁君明主其取下有节自养有度则得
承受於天地而不离饥寒之患矣若得贪主
暴君挠於其下侵渔其民以适无穷之欲则
百姓无以被天和而履地德矣天和气也地\/德所生植也
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
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
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植教民养育六畜
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墝高下各
因其宜丘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
伐枯槁夏取果蓏有核曰果\/无核曰蓏秋畜疏食菜?\/曰?
谷食\/曰食冬伐薪蒸大者曰薪\/小者曰蒸以爲民资资\/用是故
生无乏用死无转尸转\/弃故先王之法畋不掩
群掩犹\/尽也不取麛夭鹿子曰麛\/麛子曰夭不蒸泽而渔涸\/泽
漉\/池不焚林而猎爲尽\/物也豺未祭兽罝罦不得布
於野十月之时豺杀兽四面陈之世谓\/之祭兽也未祭兽罝罦不得施也獭未
祭鱼网罟不得入於水獭獾也明堂月令孟\/春之月獭祭鱼獭取
鲤四面陈之水边世谓\/之祭鱼未祭不得捕也鹰隼未挚罗网不得
张於谿谷立秋鹰挚矣未立秋\/不得施下鹰或作隽草木未落斤
斧不得入山林九月草木节解未\/解不得伐山林也昆虫未蛰
不得以火烧田十月蛰虫备藏未\/蛰不得用挠田也孕育不得
杀??卵不得探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
不得食皆爲\/尽物是故草木之发若蒸气发\/生禽兽
归之若流原飞鸟归之若烟云有所以致之
也故先王之政四海之云至而修封疆立春\/之後
四海\/出云虾蟇鸣燕降而达路除道三月\/之时隂降百
泉则修桥梁十月\/之时昏张中则务种谷三月昏\/张星中
於南方张南方\/朱鸟之宿也大火中则种黍菽大火东方\/仓龙之宿
四月建巳中在\/南方菽豆也虚中则种宿夌卢能方玄武\/之宿八月建
酉中於\/南方也昴中则收歛畜积伐薪木昴星西方\/白虎也季
秋之月收\/歛畜积也上告于天下布之民先王之所以
应时修备富国利民实旷来远者其道备矣
实满也\/旷空也非能目见而足行之也欲利之也欲
利之也不忘於心则官自备矣心之於九窍
四支也不能一事焉然而动静听视皆以爲
主者不忘于欲利之也故尧爲善而衆善至
矣桀爲非而衆非来也善积即功成非积则
祸极极\/至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
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所以心欲小者
虑患未生备祸未发戒过愼微不敢纵其欲
也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此之谓也志欲大者兼
包万国一齐殊俗并覆百姓若合一族是非
辐凑而爲之毂毂以\/谕王智欲员者环复转运终
始无端若顺连环\/故曰无端旁流四达渊泉而不竭万
物并兴莫不向应也应\/和行欲方者直立而不
挠挠弱\/曲也素白而不污穷不易操通不肆志肆\/放
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举动废置曲
得其宜无所击戾无不毕宜也击掌也\/失破也事欲
鲜者执柄持术得要以应衆执约以治广处
静持中运於璇枢以一合万若合符者也符\/约
故心小者禁於微也志大者无不怀也多所\/容也
知员者无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爲也非正道\/不爲也
能多者无不治也治犹\/作也事鲜者约所持也约\/要
古者天子听朝公??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
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犹以爲未
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也欲谏者\/击其鼓舜立诽谤
之木书其善否\/於表木也汤有司直之人司直官名\/不曲也武
王立戒愼之鞀欲戒君令愼\/疑者摇鞀鼓过若毫厘而既
已备之也备具\/也夫圣人之於善也无小而不
举举\/用其於过也无微而不改改\/更尧舜禹汤文
武王皆坦然天下而南面焉背屏而\/朝诸候当此之
时鼛鼓而食鼛鼓王者之食乐\/也诗云鼓钟伐磬奏雍而彻雍\/已
食之\/乐也已饭而祭竈行不用巫祝言其卒德蹈\/正无求於神
鬼神弗敢祟山川弗敢祸可谓至贵矣至德\/之可
贵\/也然而战战栗栗日愼一日由此观之则圣
人之心小矣诗云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
上帝聿怀多福其斯之谓欤武王伐纣发钜
桥之粟散鹿台之钱钜桥纣仓名也一说钜\/鹿漕运之桥栗鹿台纣
钱藏府所积也武\/王发散以赈疲民封比干之墓比干纣诸父\/也谏纣之非
纣杀之故武王封\/崇其墓以旌仁也表商容之闾商容殷之贤\/人老子师故
表显其里??称篇又云老子业\/於商容见舌而知守柔矣是也朝成汤之庙
成汤殷受命之王\/言圣人以类相宗解箕子之囚箕子纣之庶\/兄论语云箕
子爲之奴武王伐纣赦其囚\/执问以洪范封之於朝鲜也使各处其宅田
其田无故无新唯贤是亲用非其有使非其
人晏然若故有之由此观之则圣人之志大
也文王周观得失徧览是非尧舜所以昌桀
纣所以亡者皆着於明堂着犹\/图也於是略智博
闻以应无方由此观之则圣人之智员矣成
康继文武之业守明堂之制观存亡之迹见
成败之变非道不言非圣人之\/意不敢言非义不行非\/仁
义不敢\/履行也言不苟出行不苟爲择善而後从事
焉由此观之则圣人之行方矣孔子之通智
过於苌弘勇服於孟贲足蹑郊菟力招城关
能亦多矣苌弘周大夫敬王臣也号知大道\/孟贲勇士也孔子皆能招举也以
一手招城门关端能\/举之故曰亦能多也然而勇力不闻人不闻\/其爲勇
力\/也伎巧不知人不知其\/有伎巧者专行孝道以成素王
事亦鲜矣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亡国五十二
弑君三十六采善鉏丑以成王道论亦博矣
然而围於匡顔色不变弦歌不辍匡宋邑也\/今陈襄邑
西匡亭是也孔子曰天生德於予匡人\/其如予何故顔色不变弦歌不止也临死
亡之地犯患难之危据义行理而志不摄分
亦明矣犯犹遭\/摄犹惧然爲鲁司寇听狱必爲断爲\/鲁
定公\/司寇作爲春秋不道鬼神不敢专己夫圣人
之智固已多矣其所守者有约故举而必荣
愚人之智固已少矣其所事者多故动而必
穷矣吴起张仪智不若孔墨而争万乘之君
此其所以车裂支解也夫以正教化者易而
必成以邪巧世者难而必败凡将设行立趣
於天下舍其易成者而从事难而必败者愚
惑之所致也凡此六反者不可不察也六反\/谓孔
墨苌弘孟贲吴起张仪也\/其行相反故曰六反也
偏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偏爱群生
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
不可惑也仁者虽在断割之中其所不忍之
色可见也不忍智断割之\/色见於顔色也智者虽烦难之事
其不闇之效可见也内恕反情心之所欲其
不加诸人由近知远由己知人此人智之所
合而行也小有教而大有存也小有诛而大
有宁也小教之以正故大有存也少责之以\/义故大有宁也非正则不存非义则
不宁\/也唯恻隐推而行之此智者之所独断也
故仁智错有时合合者爲正错者爲权其义
一也府吏守法君子制义法而无义亦府吏
也不足以爲政耕之爲事也劳织之爲事也
扰扰劳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
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於耕织
万民之所容见也物之若耕织者始初甚劳
终必利也衆愚人之所见者寡事可权者多
愚之所权者少此愚者之所多患物之可备
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
寡患也故智者先忤而後合忤\/逆愚者始於乐
而终於哀今日何爲而荣乎旦日何爲而义
乎此易言也今日何爲而义旦日何爲而荣
此知难也问瞽师曰白素何如曰缟然曰黑
何若曰黮然援白黑而示之则不处焉人之
视白黑以目言白黑以口瞽师有以言白黑
无以知白黑故言白黑与人同其别白黑与
人异入孝於亲出忠於君无愚智贤不肖皆
知其爲义也使陈忠孝行而知所出者鲜矣
凡人思虑莫不先以爲可而後行之其是或
非此愚知之所以异凡人之性莫贵於仁莫
急於智仁以爲质知以行之两者爲本而加
之以勇力辩慧捷疾劬録巧敏迟利聦明审
察尽衆益也身材未修伎艺曲备而无仁智
以爲表干而加之以衆美则益其损故不仁
而有勇力果敢则狂而操利剑狂犹\/乱也不智而
辩慧怀给则弃骥而不式不知之人辩慧怀\/给不知所裁之犹
弃而或不知所\/诣也怀佞也虽有材能其施之不当其处
之不宜适足以辅僞饰非伎艺之衆不如其
寡也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野\/外有愚质者
不可与利器老子曰国之利器\/不可以假人也鱼得水而游
焉则乐塘决水涸则爲蝼蚁所食有掌修其
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掌\/主国有以存
人有以生国有人存君鱼得水\/也国厚故人遂生也国之所以存
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
义虽大必亡桀纣\/是也人无善志虽勇必伤论语\/曰勇
而无礼则乱\/乱则伤也治国上使不得与焉使不得与\/亡伤之危
是上\/术也孝於父母弟於兄嫂信於朋友不得上
令而可得爲也释己之所得爲而责于其所
不得制悖矣士处卑隐欲上达必先反诸己
上达有道名誉不起而不能上达矣取誉有
道不信於友不能得誉於友有道事亲不说
不信於友不能说亲朋\/反不信之也说亲有道修身不诚
不能事亲矣诚身有道心不专一不能专诚
道在易而求之难易谓反己先修其本也不\/修其本而欲得说亲诚身
之名皆难也故曰道\/在易而求之难也验在近而求之远故弗
得也验效也近谓本远谓\/末也故不能得之也
淮南鸿烈解卷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