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祭酒臣许愼记上
主术训上主君也术道也君之宰国\/统御臣下五帝三王以来
无不用道而兴故曰\/主术也因以题篇
人主之术处无爲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教令\/也谓
不言而\/事办也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
下责成而不劳成办而\/不自劳是故心知规而师傅
谕导规谋也师者所从取法则\/也傅相也谕导以正道也口能言而行
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相\/仪耳能听而执
正进谏谏或作谋也\/其世子时也是故虑无失策谋无过
事过犹\/误也言爲文章行爲仪表於天下爲天下\/人所法
则\/也进退应时动静循理不爲丑美好憎不爲
赏罚喜怒名各自名类各自类事犹自然莫
出於己故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
冕王者冠也前旒前後垂珠饰遂筳也下自\/目故曰蔽明也天子玉县十二公侯挂珠九
卿点珠六伯子各\/应随其命数也黈纩塞耳所以掩聦不欲\/其妄
闻也黈读而买\/黈益之黈也天子外屏所以自障屏树垣\/也尔雅
曰门内之垣谓之树论语曰国君树塞门\/诸侯在内天子在外故曰所以自障也故
所理者远则所在者迩所治者大则所守者
少夫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
夫三关者不可不愼守也若欲规之乃是离
之言嗜欲有所规\/合乃是离散也若欲饰之乃是贼之饰好\/也贼
败\/也天气爲魂地气爲魄反之玄房各处其宅
守而勿失上通太一太一之精通於天道天
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测\/尽尚
与人化知不能得天道至大非人\/智虑所能得也昔者神农
之治天下也神不驰於胷中言释神安静\/不躁动也智
不出於四域信身\/在中怀其仁成之心怀\/思甘雨时
降五谷蕃植蕃茂\/植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月省
时考茂\/成岁终献功以时尝谷尝之新谷\/荐之眀堂祀于
明堂明堂之制有盖而无四方风雨不能袭
寒暑不能伤迁延而入之养民以公迁延犹\/倘佯也
已说在\/本经也其民朴重端慤端直也\/慤成也不忿争而财
足不劳形而功成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
是故威厉而不杀刑错而不用法省而不烦
省约也\/烦多也故其化如神其地南至交址北至幽
都幽?\/之都东至阳谷日所\/出也西至三危三危西\/极之山莫
不听从当此之时法宽刑缓囹圄空虚而天
下一俗一同\/其俗莫怀奸心末世之政则不然上
好取而无量下贪狼而无让民贫苦而忿争
事力劳而无功智诈萌兴盗贼滋彰上下相
怨号令不行执政有司不务反道矫拂其本
而事修其末事\/治削薄其德曾累其刑而欲以
爲治无以异於执弹而来鸟??梲而狎犬也
乱乃逾甚逾\/益夫水浊则鱼噞鱼短气出口於\/水喘息之谕也
政苛则民乱言无\/聊也故夫养虎豹犀象者爲之
圈槛供其嗜欲适其饥饱违其怒恚然而不
能终其天年者刑有所劫也是以上多故则
下多诈故\/巧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
定不定不\/知所从上多求则下交争不直之於本而
事之於末譬犹扬堁而弭尘抱薪以救火也
堁尘麽也楚人谓之堁\/堁动尘之貌弭止也故圣人事省而易治
求寡而易赡瞻\/给不施而仁不言而信不求而
得不爲而成块然保眞抱德推诚诚\/实天下从
之如响之应声景之像形其所修者本也詹\/何
曰未闻身治而国乱\/故曰其所修者本也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
不足以禁奸唯神化爲贵至精爲神夫疾呼
不过闻百步志之所在踰于千里踰犹\/通也冬日
之阳夏之隂万物归之而莫使之然冬日人\/物归阳
夏日猛物归隂莫\/使之自然如是也故至精之像弗招而自来
不麾而自往窈窈??不知爲之者谁而功
自成智者弗能诵辩者弗能形昔孙叔敖恬
卧而郢人无所害其锋郢楚国都也孙叔敖\/楚大夫也盖乘马三
年不知其牝牡言其贤也但恬卧养德折冲\/千里之外敌国不敢犯害故郢人不举兵出
伐无所害其\/锋於四方也市南宜辽弄丸而两家之难无
所关其辞宜辽姓也名熊勇士居楚市南楚\/平王太子建爲费无极所逐奔郑
郑人杀之其子胜在吴令尹子西召之以爲\/白公请伐郑以报雠子西许之而未出师晋
人伐郑以报雠子西救之胜怒曰郑人在此\/雠不远矣欲杀子西其臣石乞曰市南熊宜
辽得之可以当五百人乃往视之告其故不\/从举之以剑而不动而弄丸不辍心志不惧
曰不能从子爲乱亦不泄子之事曰公遂杀\/子西两虽有难不怨宜辽故曰无所关其辞
也鞅鞈铁铠瞋目扼??其於以御兵刃县矣
县远也比於\/德不及之远券契束帛刑罚斧钺其於以解
难薄矣薄於\/德也待目而照见待言而使令其於
爲治难矣蘧伯玉爲相子贡往观之曰何以
治国曰以弗治治之蘧伯玉卫大夫蘧瑗也\/子贡卫人也姓端木名
赐孔子\/弟子也简子欲伐卫使是史黯往觌焉简子\/晋卿
赵氏也史黯史\/墨也觌观之也还报曰蘧伯玉爲相未可以
加兵以其\/贤也固塞险阻何足以致之致犹\/胜也故臯
陶瘖而爲大理天下无虐刑有贵于言者也
虽瘖平狱理讼能得人\/之情故贵於多言者也师旷瞽而爲太宰晋
无乱政有贵于见者虽盲而大治晋国使无\/有乱政故贵於有所见
故不言之令不视之见不言之令臯陶瘖也\/不视之见师旷瞽也
此伏牺神农之所以爲师也以用\/师法故民之化
也不从其所言而从所行从其志意\/之所行故齐庄
公好勇不使鬪争而国家多难其渐至于崔
杼之乱庄公齐灵公之子光崔杼\/齐大夫也乱杀庄公也倾襄好色
不使风议而民多昏乱其积至昭竒之难楚\/倾
襄王昭竒\/楚大夫也故至精之所动若春气之生秋气
之杀也虽驰传鹜置不若此其亟亟\/疾故君人
者其犹射者乎於此毫末於彼寻常矣故愼
所以感之也夫荣啓期一弹而孔子三日乐
感于和邹忌一徽而威王终夕悲感于忧徽\/骛
弹也威王齐宣王之父也在春\/秋後徽读纷麻縗车之縗也动诸琴瑟形
诸音声而能使人爲之哀乐在威王也\/乐孔子也县法
设赏而不能移风易俗者其诚心弗施也宁
戚商歌车下桓公喟然而寤矣至精入人深
矣故曰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
化孔子学鼓琴於师襄师襄鲁乐\/大师也而谕文王
之志见微以知眀矣谕教教之鼓\/文王操也延陵季子
听鲁乐而知殷夏之风论近以识远也作之
上古施及千岁而文不灭况於并世化民乎
汤之时七年旱以身祷於桑林之际而四海
之云凑凑会也或作\/蒸蒸升也千里之雨至抱质效诚
感动天地神谕方外令行禁止岂足爲哉古
圣王至精形於内而好憎忘於外形见好憎\/情欲已充
出言以嗣情发号以明?陈之以礼乐风之
以歌謡业贯万世而不壅贯通\/壅塞横局四方而
不穷禽兽昆虫与之陶化化从昆虫\/或作鬼神又况於
执法施令乎故太上神化其次使不得爲非
其次赏贤而罚暴暴虐\/乱也
衡之於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爲平衡铨\/衡也绳
之於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爲正人主之於
用法无私好憎故可以爲命夫权轻重不差
蟁首蟁首犹\/微细也扶拨枉桡不失针锋直施矫邪
不私辟险奸不能枉谗不能乱德无所立立\/见
怨无所藏是任术而释人心者也故爲治者
不与焉治在道不在智\/故曰不与焉夫舟浮於水车转於
陆此势之自然也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
木石而罪巧拙者罪御者刺舟\/者之巧拙也知故不载焉
言木石无巧\/诈故不怨也是故道有智则惑言道智\/则惑也德有
心则险心有目则眩眩於\/物也兵莫憯於志而莫
邪爲下寇莫大於隂阳而抱鼓爲小小细憯\/犹利也
以志意精诚伐人爲利老子曰重积德则无\/不克故以莫邪爲下也寇亦兵也推隂阳虚
实之道爲大故\/以抱鼓爲小也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
不爲秦楚变节不爲胡越改容常一而不邪
方行而不流一日刑之万世传之而以无爲
爲之言无所爲爲\/之爲自爲之故国有亡主而世无废道
亡主桀纣是也汤武以\/其民主故曰无废道也人有困穷而理无不
通理\/道由此观之无爲者道之宗宗\/本故得道之
宗应物无穷任人之才难以至治才\/智汤武圣
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干舟而浮於江湖干\/舟
小船也危险越人习水自能乘\/之故汤武不能也一曰大舟也伊尹贤相也
而不能与胡人骑騵马而服騊駼黄马白腹\/曰騵诗曰
四騵彭祖騊駼野马也胡人\/所习伊尹虽贤不能与服也孔墨博通而不
能山居者入榛薄险阻也孔孔子也墨墨翟\/也聚木爲榛深草
爲薄山居者所习故孔\/墨不能也阻或作涂也由此观之则人知之
於物也浅矣而欲以徧照海内存万方不因
道之数而专己之能则其穷不达矣故智不
足以治天下也桀之力别觡伸钩索铁歙金
推移大牺水杀鼋鼍陆捕熊罴觡角也索绞\/也歙读恊
然汤革车三百乘困之鸣条擒之焦门焦或\/作巢
由此观之勇力不足以持天下矣智不足以
爲治勇不足以爲强则人材不足任明也而
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者因
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也故积力之所举则
无不胜也衆智之所爲则无不成也埳井之
无鼋鼍隘也园中无修木小也夫举重鼎者
力少而不能胜也及至其移徙之不待其多
力者故千人之群无絶梁万人之聚无废功
夫华骝緑耳一日而至千里然其使之搏兔
不如豺狼伎能殊也殊\/异鸱夜撮蚤蚊察分秋
毫昼日颠越不能见丘山形性诡也鸱鸱鸺\/也谓之
老菟夜鸣人屋上也夜则目明合聚人爪以\/着其巢中故曰察分秋毫画则无所见故曰
情性\/诡也夫螣蛇游雾而动应龙乘云而举猨得
木而捷鱼得水而鹜骛\/疾故古之爲车也漆者
不画凿者不斲工无二伎士不兼官各守其
职不得相奸奸\/乱人得其宜物得其安是以器
械不苦而职事不嫚苦读监嫚捕器\/嫚读慢缓之慢夫责少
者易偿职寡者易守寡\/少任轻者易权权\/谋上操
约省之分下效易爲之功是以君臣弥久而
不相厌厌\/欺君人之道其犹零星之尸也尸祭\/主也
尸食饱以知神之食亦饱\/诗曰公尸宴饮在宗载考俨然玄默而吉祥
受福尸不言语\/故曰玄默是故得道者不爲丑饰不爲
僞善不饰爲美亦\/不极爲善也一人被之而不褒褒\/大万人
蒙之而不褊蒙冒也\/褊小也是故重爲惠若重爲暴
则治道通矣通犹\/顺也爲惠者而布施也无功而
厚赏无劳而高爵则守职者懈於官而游居
者亟於进矣爲暴者妄诛也无罪者而死亡
行直而被刑则修身者不劝善而爲邪者轻
犯上矣言不可\/不愼也故爲惠者生奸而爲暴者生
乱奸乱之俗亡国之风风\/化是故明主之治国
有诛者而主无怒焉因法而行\/故不怒也朝有赏者而
君无与焉因功而行\/故不与也诛者不怨君罪之所当
也赏者不德上功之所致也民知诛赏之来
皆在於身也故务功修业不受赣於君赣\/物是
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故太上下
知有之言太上之世下知\/之人皆能有此术令夫桥直植立而
不动俛仰取制焉桥桔臯上衡也植柱权衡\/者行之俛仰取制於柱也
以谕\/君人主静漠而不躁躁\/动百官得修焉譬而
军之持麾者妄指则乱矣慧不足以大宁智
不足以安危与其誉尧而毁桀也不如掩聦
明而反修其道也不足以大宁者小惠也不\/足以安危者小智也如此
人者欲誉尧而毁桀以成善善恶恶之名人\/犹有强知之人耳不如掩聦明而本修大道
成名之速也人君\/之道亦如此也清静无爲则天与之时廉
俭守节则地生之财人君德行如此故天与\/之时地生之财天子之
时汤武是也地生\/之财神农后稷也处愚称德则圣人之爲谋
若伊尹爲汤谋传说爲高宗谋是孟子曰伊\/尹之任国语曰武丁以像旁求圣人得传说
於傅\/岩也是故下者万物归之虚者天下遗之遗\/与
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暗虚心而弱志
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
其能於是乃始陈其礼建以爲基建立也\/基业也是
乘衆势以爲车御衆智以爲马虽幽野险涂
则无由惑矣幽深也险\/犹远也人主深居隐处以避
燥湿闺门重袭以避奸贼内不知闾里之情
外不知山泽之形惟幕之外目不能见十里
之前耳不能闻百步之外天下之物无不通
者通\/知其灌输之者大而斟酌之者衆也是故
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知天道乘衆人
之智则天下之不足有也专用其心则独身
不能保也保犹\/守也是故人主覆之以德不行其
智而因万人之所利夫举踵天下而得所利
故百姓之上弗重也错之前而弗害也举之
而弗高也推之而弗厌尊重举之不自觉\/高也推求也奉也主
道员者运转而无端端\/涯化育如神虚无因循
常後而不先也臣道员者运转而无方者论
是而处当爲事先倡守职分明以立成功也
是故君臣异道则治不易夺\/言相和同道则乱君所\/谓可
臣亦曰可君所谓否臣亦曰否\/是同也莫相臣匡弼故曰乱也各得其宜处
其当则上下有以相使也君得君道臣得臣\/道故曰得其宜也
夫人主之听治也虚心而弱意清明而不闇
是故群臣辐凑并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尽
其能者则君得所以制臣臣得所以事君治
国之道明矣文王智而好问故圣好问欲与\/人同其功
武王勇而好问故胜胜\/殷夫乘衆人之智则无
不任也用衆人之力则无不胜也千钧之重
乌获不能举也千钧三万斤也乌获秦武王\/之力士也武王试其力使举
大鼎腕脱而不任\/故曰不能举也衆人相一则百人有余力
矣是故任一人之力者则乌获不足恃不能\/胜故
不恃\/也乘衆人之制者则天下不足有也人衆\/力强
以天下爲小故\/曰不足有也禹决江疏河以爲天下兴利
而不能使水西流稷辟土垦草以爲百姓力
农然不能使禾冬生岂其人事不至哉其势
不可也夫推而不可爲之势而不修道理之
数推\/行虽神圣人不能以成其功而况当世之
主乎夫载重而马羸虽造父不能以致远造\/父
周穆王之\/善御臣也车轻马良虽中工可使追速是故
圣人举事也岂能拂道理之数诡自然之性
拂戾也\/诡违也以曲爲直以屈爲伸哉未尝不因其
资而用之也资是以积力之所举无不胜也
而衆智之所爲无不成也聋者可令嗺?而
不可使有闻也瘖者可使守圉而不可使言
也形有所不周而能有所不容也是故有一
形者处一位有一能者服一事力胜其任则
举之者不重也能称其事则爲之者不难也
毋小大修短各得其宜则天下一齐无以相
过也圣人兼而用之故无弃才人主贵正而
尚忠忠正在上位执正营事营\/典则谗佞奸邪
无由进矣譬犹方员之不相盖而曲直之不
相入入\/中夫鸟兽之不可同群者其类异也虎
鹿之不同游者力不敌也是故圣人得志而
在上位谗佞奸邪而欲犯主者譬犹雀之见
鸇而鼠之遇狸也亦必无余命矣是故人主
之一举也不可不愼也所任者得其人则国
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附\/从所任非其人
则国家危上下乖群臣怨百姓乱故一举而
不当终身伤伤病也\/亦败也得失之道权要在主是
故绳正於上木直於下非有事焉事治也非\/治之使宜
所縁以修者然也故人主诚正则直士任事
而奸人伏匿矣人主不正则邪人得志忠者
隐蔽矣夫人之所以莫?玉石而?瓜瓠者
何也玉石坚?不\/能入故不?无得於玉石弗犯也使人
主执正持平如从绳准高下则群臣以邪来
者犹以卵投石以火投水故灵王好细腰而
民有杀食自饥也灵王盖楚灵\/王杀食省食越王好勇而
民皆处危争死越王\/勾践由此观之权势之柄其
以移风易俗矣尧爲匹夫不能仁化一里桀
在上位令行禁止由此观之贤不足以爲治
而势可以易俗明矣书曰一人有庆万民赖
之此之谓也
天下多眩於名声而寡察其实寡少也察明\/也实眞僞之
实是故处人以誉尊处人隐居也以\/名誉见尊也而游者
以辩显游行之人以\/辩辞自显达察其所尊显无他故焉
人主不明分数利害之地而贤衆口之辩也
治国则不然然如\/是也言事者必究於法而爲行
者必治於官上操其名以责其实臣守其业
业\/事以效其功效\/致言不得过其实行不得踰其
法群臣辐凑莫敢专君专\/制事不在法律中而
可以便国佐治必参五行之隂考以观其归
并用周听以察其化不偏一曲不党一事是
以中立而徧运照海内中\/正群臣公正莫敢爲
邪公方\/正直百官述职务致其公迹也主精明於
上官劝力於下奸邪灭迹庶功日进庶\/衆是以
勇者尽於军尽力於\/军功也乱国则不然有衆咸誉
者无功而赏守职者无罪而诛主上闻而不
明群臣党而不忠说谈者游於辩修行者竞
於往往自\/益也主上出令则非之以与法令所禁
则犯之邪以党与非谤上\/令自邪奸也爲智者务爲巧诈
爲勇者务於鬪争大臣专权下吏持势朋党
周比以弄其上国虽若存古之人曰亡矣且
夫不治官职而被甲兵不随南亩而有贤圣
之声者非所以都於国也骐骥騄駬天下之
疾马也驱之不前引之不止虽愚者不加体
焉加犹\/止也今治乱之机辙迹可见也而世主莫
之能察此治道之所以塞塞犹\/闭也权势者人主
之车舆爵禄者人臣之辔衔也是故人主处
权势之要而持爵禄之柄审缓急之度而适
取予之节是以天下尽力而不倦夫臣主之
相与也非有父子之厚骨肉之亲也而竭力
殊死不辞其躯者何也势有使之然也昔者
豫让中行文子之臣文子晋大夫中行\/穆子之子荀寅也智伯
伐中行氏并吞其地豫让背其主而臣智伯
智伯与赵襄子战於晋阳之下身死爲戮国
分爲三韩魏赵三分有\/之此之福也豫让欲报赵襄子欲\/爲
智伯报雠\/杀赵襄子漆身爲厉吞炭变音擿齿易貌夫
以一人之心而事两王或背而去或欲身徇
之岂其趋舍厚薄之势异哉人之恩泽使之
然也纣兼天下朝诸侯人迹所及舟檝所通
莫不賔服然而武王甲卒三千人擒之於牧
野岂周民死节而殷民背叛哉其主之德义
厚而号令行也夫疾风而波兴木茂而鸟集
相生之气也是故臣不得其所欲於君者君
亦不能得其所求於臣也君臣之施者相报
之势也是故臣尽力死节以与君计君垂爵
以与臣是故君不能赏无功之臣臣亦不能
死无德之君君德不下流於民而欲用之如
鞭蹏马矣是犹不待雨而求熟稼必不可之
数也数\/术
淮南鸿烈解卷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