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二年(公元346年,丙午年)
春天,正月丙寅日,朝廷宣布大赦天下。
己卯日,都乡文穆侯何充去世。何充这人很有格局,在朝堂上一脸严肃,把国家大事当成自己的责任。选人才都看能力和业绩,不偏袒亲戚朋友。
一开始,夫馀族住在鹿山,被百济欺负,部落衰落分散,往西迁移靠近燕国,却没设防。燕王慕容皝派世子慕容俊带着慕容军、慕容恪、慕舆根三位将军,领着一万七千骑兵去偷袭夫馀。慕容俊在中军指挥,军事上都交给慕容恪负责。于是成功拿下夫馀,俘虏了夫馀王玄和五万多部落人口回来。慕容皝封玄为镇军将军,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二月癸丑日,让左光禄大夫蔡谟兼任司徒,和会稽王司马昱一起辅佐朝政。
褚裒推荐了前光禄大夫顾和、前司徒左长史殷浩。三月丙子日,任命顾和为尚书令,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顾和因为母亲去世在守丧,坚决推辞不去上任,还对亲近的人说:“古人有脱下丧服去为君王效力的,那是因为他们的才能足以拯救时局。像我这样的,去了只会破坏孝道、有伤风俗。”有见识的人都觉得他做得对。殷浩也坚决推辞。会稽王司马昱给殷浩写信说:“现在国家正处在倒霉的时候,危险又衰败到极点。您见识深远、经验丰富,完全有能力拯救国家。要是您还一味地推辞,坚持自己的想法,我担心天下大事就要玩完了。您去不去任职,关乎当下国家的兴衰,这和自家的事没区别,您得好好考虑啊。”殷浩这才上任。
夏天,四月己酉朔日,发生了日食。
五月丙戌日,西平忠成公张骏去世。他的下属们拥戴上世子张重华做使持节、大都督、太尉、护羌校尉、凉州牧、西平公,还给他加了个假凉王的称号;在境内大赦;尊嫡母严氏为大王太后,母亲马氏为王太后。
后赵的中黄门严生讨厌尚书朱轨,正好赶上长时间下雨,严生就诬陷朱轨不修理道路,还诽谤朝政,赵王石虎就把朱轨关起来了。蒲洪劝石虎说:“陛下您已经有了襄国、邺城的宫殿,又修长安、洛阳的宫殿,这有啥用呢?造了一千辆打猎的车,围了好几千里地养禽兽,抢了十多万老百姓的老婆女儿充实后宫,圣明的帝王干事儿,难道就该这样吗?现在又因为道路没修好,就要杀尚书。陛下您不搞德政,老天爷下了没完没了的雨,七十天才停。刚晴了两天,就算有百万鬼兵,也没办法把路上的积水弄干,更何况是人呢!您这样搞政治和刑罚,怎么面对天下人?怎么给后代交代?希望您停下那些劳役工程,把皇家园林关了,放出宫女,赦免朱轨,这样才能符合大家的期望。”石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治蒲洪的罪,还为此停了长安、洛阳的工程,可最后还是把朱轨杀了。石虎还定了个私下谈论朝政的罪名,允许小吏告发长官,奴仆告发主人。公卿以下的官员,上朝的时候只能互相用眼神示意,都不敢再互相往来交谈了。
后赵将军王擢攻打张重华,袭击武街,抓住了护军曹权、胡宣,把七千多户人家迁到雍州。凉州刺史麻秋、将军孙伏都攻打金城,金城太守张冲投降,凉州上下都慌了。张重华把境内的兵都派出去,让征南将军裴恒带领抵抗后赵。裴恒在广武扎营,好久都不进攻。凉州司马张耽对张重华说:“国家存亡靠军队,军队胜败看将领。现在大家讨论选将领,大多推举老资历的人。当年韩信被重用,可不是因为他有啥老资格。英明的君主选人才,不看是不是熟人,只要有能力,就委以重任。现在强敌就在边境,将领们却不进攻,大家人心惶惶。主簿谢艾,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可以让他去抵抗后赵。”张重华把谢艾叫来,问他破敌的办法。谢艾说希望给他七千兵,保证能打败后赵。张重华任命谢艾为中坚将军,给他五千步兵和骑兵,让他去攻打麻秋。谢艾带兵从振武出发,晚上有两只猫头鹰在军营里叫,谢艾说:“玩六博游戏,掷到枭就能赢。现在猫头鹰在军营叫,这是要打败敌人的兆头啊。”于是进军和后赵军队交战,把后赵打得大败,杀了五千人。张重华封谢艾为福禄伯。
麻秋攻克金城的时候,金城的县令敦煌人车济不投降,自杀了。麻秋又攻打大夏,护军梁式抓住太守宋晏,献城投降。麻秋让宋晏写信引诱宛戍都尉敦煌人宋矩投降。宋矩说:“做臣子的,既然不能立功,那就只能以死殉节了!”先杀了妻子儿女,然后自杀。麻秋说:“这都是忠义之士啊。”就把他们收葬了。
冬天,成汉的太保李弈在晋寿起兵造反,蜀地很多人响应,队伍发展到几万人。成汉国主李势登上城墙抵抗,李弈单人匹马冲击城门,被守城门的人射死了,他的队伍也就散了。李势在境内大赦,改年号为嘉宁。李势这人又骄纵又荒淫,根本不管国家大事,整天待在皇宫里,很少和公卿大臣见面,疏远猜忌老臣,只信任身边的人,小人的谗言和阿谀奉承的话都能听进去,刑罚又严苛又随意,搞得朝廷内外都和他离心离德。蜀地本来没有獠族人,到这时候他们开始从山里出来,从巴西到犍为、梓潼,山谷里到处都是,有十多万部落,根本管不住,成了老百姓的大麻烦。再加上闹饥荒,整个国家一片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