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龙溪有位年轻书生,名叫林慕。他本是个勤奋好学的青年,却因一时好奇,陷入了赌博的泥潭,无法自拔。渐渐地,他荒废了学业,整日沉迷于赌桌之上。不过两年光景,林慕便输得倾家荡产,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走投无路之下,他决定前往广州,投靠在那里经商的表哥李富。
李富在广州商界颇有名气,家境殷实。但当林慕抵达广州时,却得知表哥外出谈生意去了。无奈之下,林慕只好上了一艘前往香山的船,打算到了那里再作打算。然而,由于语言不通,他误上了一艘前往肇庆的船。上船时,每人需领一张牌,以便到达目的地后结算船费。身无分文的林慕,只好脱下衣服作为抵押。但心地善良的船主见他可怜,非但没有收他的钱,还把衣服还给了他。
待船靠岸,林慕才发现自己来到了肇庆,而非香山。身无分文的他,只好将身上的几件好衣服典当出去,暂住在一家客栈。一日,他闲来无事,在街上闲逛时,偶然看到总督府张贴的告示,说是府中公子患病,谁能治好便赠百金。
这位总督名叫胡瑞福,是两广地区的最高长官。他中年得子,对儿子宠爱有加。然而,这位公子年仅二十岁,便身患重病,吃什么吐什么,浑身肿胀。胡瑞福遍请两广名医,却无人能治愈公子的病。无奈之下,他只好张贴告示,重金求医。
林慕见胡瑞福是自己的老乡,便心生一计,打算去碰碰运气。他想,即便治不好病,也能混到一顿饱饭。况且,胡总督看在同乡的份上,也不会为难自己。于是,他揭下了告示。
士兵见状,立刻将林慕带到总督府。胡总督见林慕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便微微皱眉,询问他的来历和医术。林慕谎称自己懂得医术,是龙溪人。胡总督一听是同乡,便热情款待,并带他前往儿子的卧室。
林慕一见公子,只见他脸色蜡黄,腹部鼓胀如瓜,口鼻间仅有一丝气息。他装模作样地号了号脉,然后漫不经心地说:“这病不难治。”旁边的医生一听,有的嗤之以鼻,有的笑出声来。
胡总督又问林慕该用什么药,怎么治。林慕哪里知道什么药,只好继续敷衍:“这病不是请名医就能治好的。这样吧,我去找些草药,用这些草药肯定能治好公子的病。”胡总督一听大喜,立刻让人安排丰盛的饭菜招待林慕。
林慕心中大喜,但表面上不动声色。他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顿饭足足吃了一个时辰。吃完饭,胡总督让部下亲自送林慕出城去找草药。
林慕之前一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猛然吃了这么多大鱼大肉,肠胃一时受不了,肚子很快就叽里咕噜叫了起来。他只好强忍不适,好不容易挨到了城外,看到一处草地,便让将士停下来,说自己去找草药。实际上,他是去草丛里方便去了。
方便完之后,林慕起身准备走。这时,他看到一株从未见过的草,色白肥大,觉得很稀奇。反正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用药,干脆就用这草当药吧。于是他赶紧把这草拔了起来,放在袖子里。
此时天色已晚,林慕说草药已经找到了,然后跟将士匆匆返回总督府。到了总督府,天已经快黑了,林慕心里忐忑不安,但转念一想,大不了挨顿揍呗,总督肯定不会杀了他。如果能幸运的话,说不定还能吃到一顿晚饭呢。
林慕从袖子里拿出那株草,旁边的大夫看完直摇头。总督心里也没底,但现在已经是死马当活马医了。他问林慕这药草怎么用,林慕随口说了一句:“熬汤喝。”
很快,草药熬成了汤,给公子喝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公子并没有反应。总督又问怎么回事,林慕一看没啥反应,心里反倒有点庆幸,至少没出人命。他赶紧回了一句:“过一晚上才能有效果。”总督无奈,只好继续安排丰盛的饭菜招待林慕。
林慕心里害怕,吃得不舒服,担心总督会怪罪。到了晚上,他睡在总督府里,依旧是提心吊胆的,也不知道公子会怎么样。于是他一夜没睡好。
天还没亮,公子身边的仆人就来喊林慕。林慕大吃一惊,鞋都没穿好,就急匆匆地跟着仆人去了公子的卧室。只见公子居然坐了起来,气色非常好,正在大口地吃粥。
公子说:“昨天晚上喝过先生的草药汤后,没到半夜,忽然吐出了很多痰,里面有三根红色的筷子。我怎么可能有筷子在肚子里呢?我让人把筷子扒开一看,发现是裹着头发丝的血块缠在一起。吐出来之后,我觉得一下病就好了,还特别饿。”
说完之后,总督也来了,看到儿子康复,对林慕感激不尽。林慕在总督府又待了几天,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临走之前,总督赏给他一大筐东夏服、十块黄金和三百两白银,并安排船只送他回家,随行还有三十名士兵护送。
后来,林慕又去了他那天方便的地方,找到了那种药草,带回去仔细研究。十几年后,他凭借这种药草,成为了一代名医,悬壶济世,造福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