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忽问。
“父皇为何对此类火器如此关注?”
朱松讶异反问。
“咱欲使你二年内平定漠北,若有此火器,岂不更易?”
朱元璋直言其意。
朱松默然。
西域方定,老爷子又念及漠北?
他或不知,此刻鞑靼部与瓦剌部已胆战心惊,唯恐成为汉中军下一目标。
“此火器,儿臣已在研制中,但需反复试验,确定稳定工艺后方能量产。”
朱松苦笑解释。
燧发枪与迫击炮,对朱松而言,制作不难,关键在于实弹检测等反复试验,以求最佳工艺量产。
缺陷或隐患严重,将危及将士安危,朱松不容此等情况发生。
“哦?如此说来,无需久候矣!”
朱元璋闻此,眼中闪过一丝光芒。
“父皇如此急于平定漠北?即便无火器,儿亦能成!”朱松正色问道。
“待火器制成,更为稳妥。
汉中军将士,皆为珍宝,伤亡非所愿!”
“些许时光,吾等得起!”朱元璋摆手言道,此语发自肺腑。
汉中军之士,强于朝中最精兵数倍!且朱松对伤亡抚恤甚厚,无论生死伤残,皆需巨资。
此非惧死,实乃朱元璋不忍此精锐有损。
此言令朱松意外,亦感宽慰。
若父皇执意速战漠北,他亦无异议。
然其原计划,乃待火器装备汉中军后再行出击。
姑且任瓦剌、鞑靼嚣张一时!
“吾意已决,待你平定漠北,解决东瀛、南越之事,吾便退位让贤,大明江山,尽付于你!”
“功成之日,你登大宝,顺理成章!”朱元璋续道。
朱松闻言,双目骤张。
他未曾料到,父皇竟提及禅位之事!且须待其征服漠北、东瀛、南越之后!
父皇此意何为?
莫非是在许以空诺?
“父皇身强体健,乃大明之柱石。
儿愿父皇久居此位,无论未来皇位是否归于儿身,儿皆有信心!”
朱松并未因此飘飘然,只要朱元璋支持他的改革与对外征战之计,他对那皇位并不急于一时,反倒期望朱元璋能多坐些时日,好让他有空间继续稳步发展。
“无需多言,你我父子心知肚明即可,此事暂且搁置。”
朱元璋摆手打断了话题。
毕竟,他已提出提前让位的条件,就看朱松自己能否把握了。
若这小子三年内达成条件,提前传位又有何妨?
想必标儿也不会有异议。
“父皇,汉中府新开了一家玻璃厂,儿臣陪您去看看如何?”
朱松忽地想起一事,向朱元璋提议。
“玻璃厂?玻璃是何物?”
朱元璋闻言一愣。
朱松的解释与心中所想相符,那是一种透明如梦境中所见的琉璃之物。
朱元璋眼前一亮,他曾在梦中见过那种既能当镜子又透明的玻璃,没想到朱松这么快就造出来了。
记忆中,这似乎是在朱松登基后才有的事物。
“好,咱去看看这新奇之物!”
朱元璋欣然答应。
父子俩在汉中府新玻璃厂转了一圈,离开时,朱元璋带走了几面镜子,说是自用,还要给后宫妃子们也带些。
朱松对此颇为无奈。
次日,汉王府再次开始装修。
朱松特地从玻璃厂定制了一批玻璃,用于王府门窗。
玻璃门窗既不影响采光,冬日里又能防风保暖。
毕竟已是寒冬,天气愈发寒冷。
整日门窗紧闭以求温暖,却难免影响室内光线。
朱松为王府添置了一台空调,确保王府内处处温暖如春。
朱元璋见状颇为羡慕,即便在皇宫,取暖仍需依赖壁炉与燃煤。
“他日朕也要为奉天殿置办一台空调!”
“还有你那玻璃大门,也得装上!”
朱元璋对朱松吩咐道。
“宫中装空调与玻璃并无大碍,父皇若需,随时可办!”
“只是这空调乃儿臣自系统内所得,大明现有科技尚无法制造。
想让百姓皆享此便利,恐需十数年之功!”
朱松无奈叹息。
他这汉王府应有尽有,所需之物,系统商城几乎皆可购得。
但要普及至大明全境,仍任重道远。
“你能心系百姓,未来必为明君!”
“你说得对,此等好物,不应独享,当惠及天下百姓!”
“朕信你定能做到!”
朱元璋闻言,深表赞同。
数日之后,
眼看十二月将至,朱元璋盼着朱标能在年前抵达汉度新春。
如今水泥路畅通,朱标自应天府至汉中,不过十日行程。
近日,朱元璋闻得一趣事:
朝廷封赏已下,秦武与耿青等人均得升迁,并获县伯爵位。
令他惊讶的是,耿青与秦武升官封爵后,竟着手纳妾。
尤其是耿青,更添两房妾室。
反观周通,对婚娶之事似乎尚未开窍,任凭媒婆踏破门槛,婚事依旧未定。
“你去告诉周通,切莫答应他人的婚事,我们这边打算年后挑个吉日,招他为驸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