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译电者 > 第784章 第一台原型机的诞生

第784章 第一台原型机的诞生(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宗门被灭,才知最废师弟是大佬 穿越女尊成神偷,偷了老娘还想跑 官场沉浮:从选调生到封疆大吏 你要肩祧两房,和离另嫁你哭什么 749局:神秘档案 爹假死再娶,我带娘种田挣诰命 七零娇妻,糙汉军官掌中宝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回到家乡:从捕鱼开始的悠闲生活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卷首语】

【画面:1966 年 3 月 19 日深夜,四川深山 37 号防空洞的工作台面,1962 年库存电阻按阻值排列成 37 列,每列 19 只,引线间距 0.37 毫米的整齐阵列,与 “67 式密码机” 电路图的网格完全重合。陈恒戴着 1962 年的绝缘手套,镊子夹起的碳膜电阻上,“RJ-62-19” 的型号刻痕已被氧化成暗红色,误差标注 “±1%” 与他笔记本上 1962 年核爆电路的要求分毫不差。防空洞的应急灯在电路板上投下 19 毫米宽的光斑,恰好照亮第 7 列第 19 只电阻的焊点,熔化的焊锡与 1962 年库存焊锡的熔点(183℃)完全一致。字幕浮现:当 1962 年的电阻引脚与 1966 年的电路板焊盘咬合,验证电路的第一声蜂鸣里,藏着技术突围的初始频率。】

防空洞的岩壁渗着水珠,陈恒用 1962 年的军用毛巾擦拭工作台,毛巾纤维密度 37 根 / 平方厘米,与核爆观测时的清洁标准相同。台面上摊开的 1962 年电阻库存清单第 37 页,“1962 年 11 月 3 日入库” 的蓝色印章旁,铅笔标注的 “核级备份” 字样,与当前筛选出的 370 只电阻参数完全对应,其中 19 只标注 “应急替换” 的电阻,正是此刻搭建验证电路的核心元件。

老工程师赵工调试的 1962 年款示波器,屏幕上的扫描线频率 37 赫兹,与库存电阻的测试环境参数一致。他忽然指着某只电阻的色环:“棕绿金金 ——15Ω±5%,1962 年核爆通信机的收信模块专用。” 电阻引线的氧化层厚度 19 微米,用 1962 年的细砂纸打磨后,导电率恢复至 98.3%,与四年前的出厂测试数据误差≤0.1%。我方技术员小李的万用表,表笔间距 1.9 毫米,恰好适配电阻的引线间距,测量第 19 列电阻时,读数稳定在 370Ω,与 1962 年的标称值分毫不差。

陈恒绘制的验证电路草图,复用了 1962 年核爆加密机的核心模块布局,只是将真空管位置替换为晶体管,电阻焊点的坐标保留 1962 年的毫米级精度。当他用 1962 年的银漆标注焊点时,漆层厚度 0.19 毫米,与当年的绝缘标准完全一致。工作台角落的 1962 年库存松香,加热至 37℃时开始软化,挥发的气味与小李父亲 1962 年焊接核爆电路时的记忆完全重合。

争议在焊接第 37 列电阻时爆发。年轻工程师小王发现某只电阻的实测值比标称值高 1.9%,超出民用电路标准,主张更换。陈恒却翻开 1962 年《核级电路规范》第 19 页,红笔圈出的 “极端环境允许 ±2% 波动” 条款旁,附着 1962 年的测试记录:该批次电阻在核爆电磁脉冲下的稳定性比新品高 37%。他用 1962 年的高低温箱测试,-37℃至 70℃区间内,电阻值变化量≤0.37%,完全满足 “67 式” 的设计要求。小王的耳尖泛起红晕,他注意到电阻引脚的镀金层厚度 0.37 微米,这是 1962 年军用元件的特殊工艺,民用电阻从未采用。

凌晨 1 点 37 分,验证电路的最后一只电阻焊接完成,陈恒接通 1962 年的备用电源,输出电压 37V,与电路设计的工作电压误差≤0.1V。防空洞的喇叭发出 19 赫兹的蜂鸣声,与 1962 年核爆加密机的启动声纹图谱在 19 个频段重合,其中 370Hz 的谐波成分误差≤1Hz—— 示波器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宣告第一台原型机验证电路成功启动。

一、库存电阻的筛选逻辑:1962 年的核级标准

370 只入选电阻的筛选,严格遵循 1962 年《核级元件筛选规程》第 37 页的三级标准:先经 1900V 耐压测试 19 秒(模拟核爆电磁脉冲),再在 37℃恒温环境下老化 196 小时(等效四年自然损耗),最终参数离散度需≤1.9%。陈恒用 1962 年国家计量院标定的电阻箱校准,筛选出的电阻与标准值偏差均≤0.37Ω,其中 19 只 “62-37” 批次(1962 年第 37 周生产)的核心电阻,偏差甚至≤0.01Ω,与 1962 年核爆电路的匹配精度完全吻合 —— 这批次电阻当年因 “过度达标” 被列为战略储备,如今恰好派上用场。

赵工保存的 1962 年电阻测试报告第 19 页,用红笔标注 “碳膜厚度 3.7 微米” 的军工标准。1966 年显微镜下的测量显示,库存电阻的碳膜磨损量仅 0.19 微米,四年损耗率 5.1%,远低于 “十年损耗≤10%” 的设计预期。我方技术员小张的温度系数测试更印证了老元件的优势:在 - 37℃至 70℃区间,电阻值变化率稳定在 19ppm/℃,与 1962 年出厂测试数据误差≤1ppm,而 1966 年新品的变化率达 21ppm/℃,抗温漂性能明显逊色。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从打猎开始成神! 颜值主播,京圈沪上大佬争榜一 [全职高手]这一次再无遗憾 互换兽夫后,废雌被五个大佬团宠 穿成真千金,挣亿点钱怎么了? 被流放后,五岁奶团带全家致富 孕妻住进门?我退位你随意! 灵事录 金漆令 八零高嫁机长,渣男前夫悔哭了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