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安有宫牌可以不必等通传,直接进宫。
而安国公府这边也想到了立刻进宫。说忠勇侯府扣着蒋沫熙不让他在重病的生父跟前尽孝。
武老夫人换上一品授将夫人的全套装备带着大儿媳郑氏进宫,不过她需要先递牌子,在宫门外等。
安国公府同样也想到派人出去散播流言,说邵云安扣着蒋沫熙不让他尽孝。
只不过他们自己也底气不足,毕竟当初武简和蒋康辰的事闹得可说是满城皆知,满城风雨。
当时也是闹得实在太过,惹得老帝师进宫,安国公和国夫人急忙出手让蒋康辰和蒋沫熙赶紧走,来平息风波。
不然蒋沫熙要改姓还要再波折些。
但也是因为这件事,安国公更不待见自己的三儿子和三儿媳,至此后对他那一房的人从不过问。
结果哪知,蒋康辰会摇身一变成了君后的内官。
安国公府站队失败,眼看着成了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安国公就怎么也得把蒋康辰这个前孙媳给弄回来了。
安国公是不是后悔当初没管好儿子和儿媳如今已不重要了。
反正邵云安是绝对要跟他们一家子过不去了。
君后还在东临殿的帝王寝宫内。内侍来报,说瑞正君与王世子进宫求见。
过了会儿,内侍又来报,说安国公夫人在宫外青丘面见君后千岁。
得知邵云安和王世子进宫,君后就起来了。这个时候进宫求见肯定是有要事。
君后还让人去把邵云安和王世子带到东临殿来。
结果又得知安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也在宫外求见,本来没准备起来的永明帝坐了起来,好奇了。
东临殿在前宫,邵云安直接进宫只能去后宫。
景幽宫的宫人得到消息后带着邵云安、王世子、蒋康辰、沈思思和蒋沫熙去东临殿,顺便也就把事情打听清楚了。
听景幽宫的内侍说了邵云安和王世子突然进宫的原因,永明帝立刻喊人来给他更衣,他要去(看热闹)!
永明帝让宫人把邵云安和王世子他们先带去偏殿,一边对君后说:
“朕对瑞正君的悍可是早有耳闻。朕正好亲眼见识一番他到底是有多悍。”
君后对永明帝的幼稚反应很无语,这人模样变年轻了,心态似乎也活回去了。
又有宫人禀报说安国公夫人和世子夫人在宫外要求面见君后,永明帝越俎代庖:“让她们进来,也带去偏殿。”
君后不得不提醒:“皇上,您过去可以,但尽量别开口,这毕竟是内宅的事。”
永明帝在君后的脸上啃了一口:“朕只凑热闹,不说。”
君后哭笑不得,您也知道您这是“凑热闹”啊。
被带到偏殿的邵云安叮嘱蒋康辰:
“如果安国公府的人也进宫,你不要表现出丝毫对武简大哥的关心。
越冷漠越好,要让人觉得你是恨他的。”
蒋康辰点点头表示明白。
大小金跳到殿内的榻上窝着了,殿内的宫人也没拦着。这是护国神兽,可拦不得。
君后还没到,邵云安站着腿疼,索性席地而坐。
宫人仿佛没看见似的,慕容世子想了想,也席地而坐了。
蒋沫熙扯扯小爹,蒋康辰索性拉着儿子一起坐下。
看了眼邵云安,想到他交给老将军的那封信,蒋康辰的心绪因为武简和邵云安的身世无法平静。
他抱紧儿子,似乎这样就有了更多对抗安国公府的力量。
沈思思没坐,她泼辣是泼辣,这种场合下她还是知道矜持些的。
邵云安直接问宫人能不能给沈夫人拿一个垫子坐坐。
在沈思思吃惊的瞪视下,宫人拿来一个垫子放在了她的面前,沈思思感谢后跪坐下。
她在心里咋舌,瑞正君可真是真性情啊!
不过想到她是如何挤兑武老夫人和郑氏的,沈思思又觉得这就是邵云安的本性。
邵云安小声对蒋康辰道:“武家那边应该并不知道熙哥儿恢复了。”
慕容世子凑过来:“可先前圣旨上说让熙哥儿去国子监,他们想不到吗?”
邵云安:“熙哥儿就去了两天,他们或许会以为他是被退学了。”
蒋康辰没有问儿子为何去了两天国子监就退学了,而是摸摸儿子的脑袋小声说:“一会儿别说话。”
蒋沫熙点了点头。
见儿子会回应自己,蒋康辰的鼻子又是一酸,他急忙压下。
现在不是仔细询问儿子情况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把武简从安国公府救出来。
蒋康辰太了解武家的那些人了,武简的“病重”一定是被人故意谋害的!
大小金这个时候突然同时跳下了贵妃榻,耳朵动来动去的。
邵云安站起来:“应该是来人了。”
其他人也站了起来,沈思思把垫子拿到一旁。
偏殿的门原本就是开着的,邵云安侧身往外看,脸冷下:“还真叫我给猜中了。”
慕容世子:“安国公府也来人了?”
邵云安:“武老太婆和郑氏。”
蒋康辰暗暗深吸了口气,冷下脸来。
蒋沫熙的小脸紧绷。果然不一会儿,宫人引着武老夫人和郑氏进来了。
蒋沫熙看着两人的眼神就是在看仇人,有人揉了揉他的脑袋,蒋沫熙低下了头。
进来偏殿的武老夫人和郑氏已经从宫人的嘴里问出邵云安和蒋康辰一行人先来了。
见殿内君后不在,两人都稍稍松了口气。只要没有让邵云安得了先机,那就还有翻盘的机会。
武老夫人哪能想到皇上和君后已经知道了。
再去看蒋康辰,武老太太却马上带出几分慈爱,主动开口说:
“康辰,老身听说你刚刚回来。你这几个月都不在京城,老身一直惦记着你。”
郑氏努力装作自然地说:“康辰,这几个月离京可还好?老太太常常问起你。”
蒋康辰冷漠地回说:“常常问起我什么?问我有没有把和离时带走的钱财还回去?”
武老夫人和郑氏脸上的慈爱和微笑凝固。
蒋康辰:“该还回去的我已经还回去了,还请不要多惦记。”
沈思思拿帕子捂住嘴,掩住自己的差点没忍住的喷笑。
武老太太刚才差点被邵云安气出心梗,现在又被蒋康辰如此不顾身份地驳了脸面。
她几乎忍不住要如在府中那样习惯性吼一句“放肆”了。
正殿与偏殿相邻的门后,一人低声对身边的人说:“看不出啊,蒋康辰的嘴皮子也这么利索?”
被拉着偷听的君后还是回应了:“或许是受了瑞正君影响吧。”
光明正大偷听的永明帝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尽管心里气得抓狂,郑氏还是只能尽量找补:“康辰,那些事老夫人是真的不知道。
老夫人一直惦记着你,你这话多伤她老人家的心啊。”
武老夫人也顺着郑氏的话说:“康辰,祖母知道你心里有怨。
说来也确实怪祖母当初没有护好你和熙哥儿……”
一人很不客气地打断了武老太太的假惺惺。
“康辰大哥,我突然觉得你真是英明神武。”
除了邵云安,没别人。
邵云安一边搓胳膊一边说:“没想到这高高在上的国夫人也能睁眼说瞎话到如此恶心的地步。
和我在村子里见到的乡野泼妇一样无耻。
刚才在安国公府我自认说得已经很清楚了。
我都直说他们有病,该去请郎中来看看脑子,他们居然还能说出这么恶心的话!”
武老夫人:“瑞正君!”
邵云安:“不用这么大声!我不是你们,我耳朵好得很,没聋!”
蒋康辰拍拍邵云安,一副“不要往心里去”的样子,无奈地说:
“所以你知道我为何要与武简和离了吧?
在武家,熙哥儿被他们骂‘傻子’,骂‘不该被生下来’。
有人欺负了熙哥儿,我也从没见有哪个长辈给他出头。
你不知我有多后悔那么晚才和离。熙哥儿出生后我就应该与武简和离。
熙哥儿也不会在那地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和欺负。
我在武家的时候,这位老夫人从没拿正眼看过我。
我和熙哥儿被她的儿媳欺负的时候,这位老夫人也从没为我们父子说过一句话。
这一见面竟然说没护‘好’我,你说可笑不可笑?”
沈思思用帕子遮住嘴:“可不是笑话么。
蒋内官,您若不是千岁的内官,熙哥儿若不是王爷的义孙,您说她们会惦记您吗?”
邵云安一个白眼:“这是白痴都能回答出来的问题,沈姐姐您就别侮辱康辰大哥的智商了。”
沈思思:“呵呵呵……”
慕容世子:“哈哈哈……”
世子和沈思思的笑声就好似一个个的耳光抽在武老太太的脸上。
沈冰喊了自己的侄女来帮忙也不是随便叫的。
先不说沈冰的娘家也是武将,沈思思自小就是个泼辣的。
沈思思的公爹是(皇家)宗室出身,年轻时在京城是出了名的混不吝。
安国公遇到沈思思的公爹都有可能被气到吐血。
一句题外话,沈思思的夫君也是个混不吝,他们两人是小炮仗遇到混不吝,天生一对。
武老夫人和郑氏被三人一唱一和地说得脸上是一阵青一阵白。
奈何她们的身份和地位决定了她们没法去争吵,更不要说像王老太那样撒泼胡搅蛮缠了。
武老夫人原本是拿捏蒋康辰对武简的感情,还有蒋康辰不会跟长辈顶嘴的性子才假惺惺地来了这么一出。
她哪会想到她竟然失算了!
蒋康辰不仅表现得对武简没了感情,竟然还会如此不客气地与她说话。
武老夫人被气得手杖都握不住了。
郑氏还想挽尊挽尊,结果蒋康辰直接一句:“郑夫人,我与您不大熟,您还是别说那些咱们心知肚明的虚伪话了。”
郑氏一口气梗在喉咙处。
门后,永明帝笑着跟君后咬耳朵:“这瑞正君把蒋康辰都‘带坏’了。”
君后:“皇上认为这是‘坏’?”
永明帝笑着朝广福抬了抬下巴,广福扬声:“皇上驾到——千岁驾到——”
皇上来了?!隔壁的几人顿时站好,邵云安还挺吃惊的,居然惊动了皇上!
武老夫人和郑氏却是有些惴惴。被带来东临殿时两人就盼着皇上最好别出面,还是失算了!
永明帝牵住君后的手:“这样的‘坏’,朕觉得很有意思。”
永明帝抬脚,与君后一道走进偏殿。
赶紧断完了这场“官司”,他还要和君后回去继续快活呢。
重回年少的永明帝不仅心里是无比的快活,身体也同样是无比的快活。
所以说安国公府上下是真的“老”糊涂了。如此快活的皇上又怎么会替他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