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我来现代当明星 > 第47章 任文化大使

第47章 任文化大使(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骂骂咧咧穿零六,开开心心摆地摊 四合院:父亲七兄弟,舅舅阎阜贵 带狗也能C?我走了C给我看看 他们很好 公路求生:我靠摆烂成为榜一 校花太主动,我这个渔夫扛不住 九转逆道经 娇气夫妻在七零 谁懂,我一现代人在原始社会称帝 什么!那个养猪的又跨界了?

敦煌的夜风带着沙粒的粗粝感,吹过莫高窟前临时搭建的论坛会场。苏明远站在人群边缘,一身深色西装让他显得格外挺拔,但他紧握的拳头和微微渗汗的掌心,却透露着与外表不符的紧张。

三个月了,他来到这个陌生的时代已经三个月,却仍时常在午夜惊醒,以为自己还身在庆朝。

灯光骤亮,论坛正式开始。林婉儿走上舞台,聚光灯下的她身着改良唐代诃子裙,裙摆上的刺绣在灯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苏明远望着台上的妻子,心中涌起复杂情绪——骄傲、困惑,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失落。

“千年前,敦煌的女子用壁画记录文明;今天,我们用短视频传播文化。”

林婉儿的声音清澈而坚定,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苏明远注视着她胸前绣着的那些名字,那些他从未听说的“女性开拓者”。在他曾经生活的世界里,女子的才华多深锁闺中,纵有文采飞扬如李清照,亦难逃命运的桎梏。

而现在,他的妻子站在世界面前,侃侃而谈。

“变的是媒介,不变的是——女性始终是文明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掌声如潮水般涌来,苏明远跟着鼓掌,手心发烫。他想起自己高中状元那年,金殿传胪,御街夸官,何等风光。可那风光与眼前景象相比,竟显得渺小而局促。一个女子的声音,能够传得这么远,被这么多人听见,这是他从未想象过的。

论坛休息期间,苏明远避开人群,独自走到莫高窟的岩壁前。手机手电筒的光打在斑驳的壁画上,那些千年不变的色彩在光线下游移,仿佛活了过来。他凝视着一幅女供养人壁画,画中女子衣袂飘飘,眉目间透着虔诚与宁静。

“很震撼,不是吗?”

一个苍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苏明远转身,见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学者。

“这些壁画,历经千年,颜色依旧鲜艳如初。”老学者走近,手指虚抚过壁画表面,“知道为什么吗?”

苏明远摇头,保持着警惕。他始终不习惯与陌生人交谈,这个时代的每个人都太过自来熟。

“因为古代画师用的矿物颜料,还有他们独特的技法。”老学者笑道,“可惜,很多技艺已经失传了。就像那些被风沙掩埋的洞窟,再也找不回来了。”

苏明远心中微动。在他那个时代,绘画是文人雅士的修养,但他从未深思过颜料与技法的传承。

“苏先生对吗?我是论坛邀请的历史顾问,姓陈。”老学者伸出手,“我看过您夫人展示的‘新女红’项目,将苏绣与二维码结合,很有创意。听说这个点子最初是您提议的?”

苏明远僵硬地握手。那是他某次无意中提及的——在庆朝,刺绣传递信息是常见的手段,只是没想到林婉儿真的实现了,还加上了这个时代的“魔法”——那些黑白小方块,一扫就能出现移动的画面和声音。

“只是偶然想到。”苏明远谨慎地回答。

“文明就是这样,”陈教授继续说,“传统与创新并存。就像您的夫人今天说的,女性一直是文明的传承者,但历史上却很少留下她们的名字。”

苏明远沉默。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一手好绣工,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被称作“苏门姚氏”。想起他高中状元后,母亲偷偷绣给他的荷包,里面装着家乡的泥土——思乡时闻一闻,莫忘根本。

那些细腻的情感,那些无声的传承,确实如林婉儿所说,一直被忽视,被遗忘。

“明远?”林婉儿的声音传来,“原来你在这里。陈教授,您好。”

苏明远转身,看到妻子走来。灯光在她身后形成光晕,那一刻,她与壁画上的女供养人身影重叠,跨越千年的女性形象在此刻交融。

“我在夸您先生的创意呢。”陈教授笑道。

林婉儿挽住苏明远的手臂,指尖微凉:“他总有些出人意料的想法。”

感受着妻子的触碰,苏明远心中的郁结稍稍缓解。这三个月,他像是溺水之人,而林婉儿是他唯一的浮母。从语言到习惯,从交通到通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光怪陆离得超乎想象。只有她是真实的,温暖的。

论坛结束后,林婉儿接到了前往撒哈拉的任务。苏明远毫不犹豫地要求同行。

“那里环境很艰苦,”林婉儿有些犹豫,“沙漠地区,条件不好...”

“夫妻本该同行。”苏明远语气坚定。在庆朝,他无法想象妻子独自远行;在这个时代,他更担心的是自己独自留下。

飞机、汽车、最后是骆驼。当无垠的沙海展现在眼前时,苏明远屏住了呼吸。这与他熟悉的山水截然不同,苍茫、壮阔,带着原始的荒凉之美。

撒哈拉边缘的村落里,柏柏尔族妇女正在教女孩们织传统地毯。彩色的毛线在粗糙的手指间穿梭,编织出复杂而规律的图案。

林婉儿蹲下身,用简单的英语夹杂着手势与她们交流。苏明远站在一旁,看着妻子认真观察纺织技巧,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展示庆朝缂丝的图样。

“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技艺,”林婉儿指着缂丝图案中的云雷纹,“或许可以融入你们的地毯设计中。”

老妇人眯着眼睛看了许久,忽然露出惊喜的表情,指着云雷纹说了很长一段话。当地翻译解释道:“她说这个图案很像他们祖先留下的岩画中的雷电符号,是雨水和生命的象征。”

于是,沙漠花纹与云雷纹在设计中交织。林婉儿亲自上手演示缂丝技巧,苏明远自然地蹲到她身边,帮她固定毛线。这个动作如此熟悉——在庆朝,他读书时,妻子常在一旁做女红,他有时会帮她理线。

阳光炙热,沙风吹拂,林婉儿的额角渗出细汗。苏明远下意识地掏出帕子——还是用不惯这个时代的纸巾——轻轻为她拭去汗珠。

这个动作让两人都愣住了。在庆朝,这是再自然不过的夫妻之情;在这个时代,却显得格外突兀而亲密。

林婉儿先笑了,接过帕子:“谢谢。”

那一刻,苏明远恍惚觉得,或许两个世界的隔阂,并非不可逾越。

工作间隙,一位当地女孩怯生生地走到林婉儿面前,递给她一小块亲手织的地毯样本。林婉儿感动地接过来,从包中取出一枚中国结回赠。

“这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她耐心解释,“每一个结都有美好的寓意。”

女孩睁大眼睛,惊喜地看着手中的中国结。不需要翻译,艺术的交流已经达成。

傍晚时分,地毯初步完成。老妇人抚摸着纹样,眼中闪着泪光:“文明就像我们的地毯,每根线都带着家乡的颜色,但合在一起,就是世界的样子。”

林婉儿感动地记录下来,准备用在今后的演讲中。苏明远望着这一幕,忽然明白了妻子工作的意义——不是高高在上的文化输出,而是这种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手工艺人之间的共鸣。

回程前夜,村落为远道而来的客人举办了小型欢送会。篝火燃起,星空低垂,仿佛触手可及。柏柏尔人唱起传统歌谣,旋律古朴而悠远。

“想家了吗?”林婉儿轻声问。

苏明远望着跳跃的火焰,许久才回答:“这个时代,你就是我的家。”

这是他能说出的最直白的情话。在庆朝,状元郎从不需学习如何表达情感;在这个世界,他却在努力学习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丈夫。

林婉儿轻轻握住他的手:“我知道你一直很困惑,很孤独。但这个时代有很多美好,我会陪你慢慢发现。”

“我只是...”苏明远寻找着恰当的词语,“只是觉得自己无用武之地。曾经寒窗十年,学富五车,如今却连最基本的生存都要从头学起。”

火焰噼啪作响,映照着他眼中的迷茫。

“你知道吗?”林婉儿柔声说,“我第一次看到莫高窟壁画时,也有类似的感觉。那些画师们,穷尽一生创作,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我们如今赞叹敦煌艺术,却不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些奇迹。”

她指向星空:“文明就是这样,每个人都是传承中的一环。你不是无用,只是在寻找自己的位置。”

那一刻,苏明远心中的某个结似乎解开了。他抬头望向星空,这片星空与他曾在庆朝仰望的并无二致。千年前,千年后,人类对文明的追求从未改变,变的只是形式与方法。

次日离别时,老夫人送给林婉儿一块特别的地毯,上面绣着中英法阿四语的“文明因女性而美好”。林婉儿郑重接过,如同接过一份文明的接力棒。

回程的飞机上,林婉儿靠着苏明远的肩膀睡着了。苏明远轻轻为她盖好毛毯,凝视着窗外的云海。

他想起了莫高窟的女供养人壁画,想起撒哈拉的织女,想起林婉儿在论坛上发言的身影。千年来,女性确实是文明的默默传承者,而现在,她们正走向台前,发出自己的声音。

而他自己,一个来自过去的状元郎,或许也能在这个新时代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作为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而是作为文明交流的桥梁,传统的诠释者,创新的参与者。

飞机开始下降,林婉儿醒来,睡眼惺忪地问:“到了吗?”

“快了。”苏明远握住她的手,“回去后,我想学习如何使用电脑。”

林婉儿惊讶地看着他——这是三个月来,他第一次主动提出要学习这个时代的技术。

“好,”她笑了,“我教你。”

窗外,大地逐渐清晰,城市轮廓显现。苏明远心中不再恐慌,而是充满了一种奇特的期待。这个世界有太多他不懂的事物,但也有太多值得探索的美好。

文明如毯,经纬交错;时光如梭,往复不息。他或许永远成不了这个时代的状元,但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学生,更好的丈夫,更好的传承者。

飞机着陆的震动传来,苏明远握紧了妻子的手。穿越千年来到此地,或许不是为了重现昔日荣耀,而是为了发现新的可能——关于文明,关于爱情,关于自我。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死遁后师弟他过分粘人 新婚夜进错洞房,我被太子盯上了 宠妻如命夫人乖乖到碗里来 天庭办事处 师尊今日又把徒弟养歪了 我靠偷看日记在黄泉游戏里封神 白月光的心动轨迹 我在人间待你归 性转:这个修仙界的男人不对劲 宝可梦:从大嘴娃开始的钢系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