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特供甜饺记》
张兴东蹲在南天门的石阶上,看着手里的龙须糖发愣。糖丝缠成蓬松的一团,金黄金黄的,像把没撑开的太阳伞——这是他爹张百忍特意让太白金星从御膳房讨来的,说是用天河的龙须草熬了七七四十九天,甜而不腻,还带着点云气的清冽。
"东哥,发啥呆呢?"哪吒踩着风火轮从云层里钻出来,混天绫在身后飘得欢,"王母娘娘的蟠桃宴还有三天就开了,你不去排练仪仗,在这儿啃糖?"
张兴东没抬头,指尖捏起根糖丝,对着太阳看。糖丝透亮,映出七彩的光,像极了他在人间早市见过的糖画。"你说,"他忽然开口,"把这糖包进饺子里,会好吃吗?"
哪吒一口凌霄玉液差点喷出来:"啥?饺子包糖?你在人间待傻了吧?韭菜鸡蛋才是正道!"
可张兴东的心思已经飞了。他想起在人间摆摊时,总有人问能不能做甜口饺子,说家里孩子不爱吃咸的。当时他只用韭菜鸡蛋馅,觉得甜口的不像饺子,可此刻捏着龙须糖,忽然觉得这蓬松的糖丝裹在面皮里,煮熟了说不定会化成一汪甜浆,咬破时"滋"地一下流出来,肯定比蟠桃宴的蜜饯有趣。
"你不懂。"张兴东把龙须糖揣进怀里,腾云往瑶池去。路过太上老君的炼丹房时,一股韭菜香飘出来——准是仙童们又在偷偷种他留下的凡间韭菜种,说要学做"天庭风味"饺子。
果然,炼丹房的角落里摆着个小花盆,韭菜长得绿油油的,叶尖还沾着晨露。守炉的仙童正蹲在旁边择菜,看见张兴东进来,吓得手里的韭菜都掉了:"三...三太子!我们不是故意在炼丹房种菜的,就是想试试您说的饺子..."
张兴东摆摆手,捡起片韭菜叶:"这韭菜种得不错,比我在人间用的肥。"他忽然灵机一动,"去,把御膳房的面粉和擀面杖拿来,再烧壶沸水。"
仙童们面面相觑,还是赶紧照办了。张兴东挽起袖子,在炼丹房的石桌上揉面。面团在他手里转得飞快,带着仙气的力道让面粉簌簌飞扬,落在老君的八卦炉上,竟没被炉火燎着——他在人间练出的本事,倒是比在天庭时更稳了。
"东哥,你真要包糖饺子?"哪吒不知啥时候跟了进来,抱着胳膊看热闹,"我跟你说,上次天蓬元帅把蜂蜜拌进馒头里,被王母娘娘罚去看守猪圈三个月。"
"那是他做得不好吃。"张兴东擀出张薄如蝉翼的面皮,拿起一团龙须糖放在中间,指尖翻飞间捏出三十六个褶子,像朵半开的桃花,"你看这造型,像不像瑶池的碧桃花?"
哪吒凑近一看,还真像。那饺子立在桌上,金白相间的糖馅透着点粉,确实比普通饺子精致多了。
水开了,张兴东把饺子下进锅里。沸水"咕嘟咕嘟"地翻着,饺子在水里打着转,像一群喝醉了的小蝴蝶。仙童们围在锅边,眼睛瞪得溜圆,连炼丹的时辰都忘了。
"熟了。"张兴东用漏勺把饺子捞出来,沥干水,盛在玉盘里。刚出锅的饺子冒着白气,糖馅受热膨胀,把面皮撑得鼓鼓的,轻轻一碰就晃悠。
他拿起一个递给哪吒:"尝尝。"
哪吒犹豫着咬了一小口。"滋"的一声,滚烫的糖浆涌出来,甜丝丝的,带着龙须草特有的清苦回甘,混着面皮的麦香,竟一点都不腻。他眼睛一亮,三两口就把饺子吞了,烫得直吐舌头:"嘿!比老君的金丹好吃!"
仙童们也抢着尝,一会儿工夫,一盘饺子就见了底。择菜的小仙童舔着嘴角的糖渣:"三太子,这饺子叫啥名啊?比蟠桃宴的素斋好吃多了!"
张兴东想了想,从怀里摸出块在人间早市买的红绸布,往玉盘上一铺:"就叫'天庭特供甜饺'。"
这话刚说完,就听见门外传来拐杖点地的声音——是月老。老头提着姻缘簿,站在门口吹胡子瞪眼:"好啊!你们在老君的炼丹房偷开小灶,还敢叫'天庭特供'?眼里还有没有王母娘娘的蟠桃宴了?"
张兴东赶紧递过去一个刚包好的生饺子:"月爷爷,您尝尝,好吃就不告诉王母娘娘。"
月老本想发作,可那饺子太好看了,粉嘟嘟的像个小元宝。他忍不住接过来,用袖子擦了擦,咬了一口生面皮——没熟的糖馅是脆的,像嚼碎的星星,带着股凉丝丝的甜。
"这...这生的也好吃?"月老瞪圆了眼睛,手里的姻缘簿"啪"地掉在地上,"快给我煮十个!不,二十个!"
炼丹房里顿时热闹起来。仙童们烧火的烧火,擀皮的擀皮,张兴东负责包馅,哪吒则举着个玉碗在旁边等着,生怕抢不到。八卦炉上的火焰"噼啪"响,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倒比正经的蟠桃宴还热闹。
可消息还是传到了王母娘娘耳朵里。
蟠桃宴当天,众仙刚按位次坐好,王母娘娘就拿着个玉盘走了出来,盘里摆着六个"天庭特供甜饺",褶子捏得整整齐齐,还沾着点面粉——显然是月老偷偷献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