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调令
星期五的早晨,西城县委大楼里一片静谧。初秋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斜斜地洒进来,在走廊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九点整,县委书记鲁为民已经坐在办公室里,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他今年五十八岁,两鬓已略显斑白,但腰板依然挺得笔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
“进来。”鲁为民头也不抬地说道。
秘书小李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杯冒着热气的绿茶放在桌上,“书记,您的茶。”
“嗯。”鲁为民应了一声,继续批阅文件。小李知道书记的习惯,悄悄退了出去。
办公室里只剩下翻动纸张的沙沙声。鲁为民眉头微蹙,手中的钢笔在一份关于西江镇扶贫项目的报告上圈圈点点。忽然,桌上的红色电话机突兀地响了起来。
鲁为民的手顿了一下。这部电话很少响起,但每次响起都意味着重要的事情。他放下钢笔,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市委书记孙志鹏的专线。
“喂,孙书记。”鲁为民接起电话,不自觉地站了起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恭敬。
“为民啊,”电话那头传来孙志鹏沉稳的声音,“有个事情要通知你。”
鲁为民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您说。”
“省委已经决定,任命你为安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孙志鹏的声音平静,却让鲁为民的心猛地一跳,“你立即和县长田小芳进行工作交接,由她暂任西城县委书记职务。”
鲁为民的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没想到调令来得这么突然。“我明白了,孙书记,我马上安排交接。”
挂断电话后,鲁为民站在原地愣了几秒钟。这个调动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很清楚——五十八岁的他,即将从一线领导岗位退居二线。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桌上的呼叫器。
“小李,进来一下。”
秘书小李很快推门而入,“书记?”
“帮我收拾一下个人物品。”鲁为民的声音有些沙哑,“我要调走了。”
小李瞪大了眼睛,“书记,您……”
“去市人大。”鲁为民简短地说,已经开始整理桌上的文件,“你的工作我安排了,去城关镇当镇长历练一下。”
走出办公室时,鲁为民的脚步比平时慢了几分。县委宿舍距离办公楼只有五分钟路程。鲁为民掏出钥匙打开家门时,妻子文雪莹正在阳台上浇花。
“今天怎么回来了?”文雪莹疑惑地看着丈夫。
鲁为民脱下外套挂在衣架上,“刚接到通知,调我去市人大当副主任。”
文雪莹的手停在半空,“这么快?”
“嗯,马上交接。”鲁为民走进卧室,开始收拾衣物,“你也收拾一下,我们今天下午就走。”
两人默契地收拾着生活用品,房间里一时只剩下衣物摩擦的窸窣声。
“十点了。”文雪莹看了眼手表提醒道。
鲁为民点点头,“我让县委办召集常委会,简单告个别。”
县委会议室里,十一名常委已经到齐。当鲁为民推门而入时,所有人都站了起来。
“坐吧。”鲁为民摆摆手,在主位坐下,“时间紧,我就长话短说。”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即将离任的书记身上。
“刚才接到市委通知,我将调任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鲁为民的声音平稳,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由田小芳同志暂代县委书记职务。”
田小芳微微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
“感谢大家这些年对我工作的支持。”鲁为民继续说道,“时间匆忙,就不搞什么欢送会了。”
整个会议只持续了十五分钟。散会时,鲁为民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常务副县长林小华。
“小华,留一下。”
林小华身形一顿,脸上闪过一丝疑惑。他转身走回会议室,其他常委们投来探究的目光,但都识趣地快速离开了。
“坐这儿。”鲁为民指了指自己旁边的位置。
林小华有些拘谨地坐下,“书记,有什么指示?”
鲁为民笑了笑,“现在我不是书记了,就别这么称呼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关于你的工作安排,孙书记让我征求你的意见。”
林小华的眉毛微微挑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眼下有四个位置,”鲁为民放下茶杯,“市农业局局长、市教育局局长、市人社局局长、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都是正处级。孙书记的意思是让你自己选。”
林小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眉头微蹙。阳光从窗外照进来,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我……”他犹豫了一下,“能给我点时间考虑吗?”
鲁为民看了看手表,“尽快吧,我还得给孙书记回话。”
林小华闭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气。当他再次睁开眼时,目光已经变得坚定。
“我选市教育局局长。”他说,“我本来就是教师出身,在教育局工作过,熟悉这个领域。”
鲁为民点点头,似乎对这个选择并不意外,“好,我这就给孙书记打电话。”他掏出手机拨通了号码,简短地汇报了几句后挂断,“孙书记同意了,让你尽快去市教育局报到。”
“这么快?”林小华有些惊讶。
“官场上的事,讲究雷厉风行。”鲁为民站起身,“对了,家里的事安排好,市里工作忙,可能顾不上家里。”
林小华也跟着站起来,“我明白,谢谢……谢谢老领导。”
走出县委大楼时,鲁为民抬头看了看天空。秋高气爽,万里无云,是个好天气。他没有立即前往市人大报到,而是让司机送他去西江镇。
车子行驶在乡间公路上,两旁的稻田金黄一片。鲁为民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景色,思绪万千。西江县是他工作了五年的地方,如今要离开了,心中竟有些不舍。
“书记,到了。”司机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韩志明的家在西江镇边缘,是一栋普通的三层小楼。这位退休的老领导正在院子里修剪花草,看到鲁为民下车,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老领导。”鲁为民快步走上前。
韩志明放下剪刀,“听说你高升了?”
鲁为民苦笑,“什么高升,明升暗降罢了。”
韩志明今年六十一岁,头发有些发白,但精神矍铄。他引着鲁为民走进屋内,泡了两杯茶。
“林小华选了市教育局局长。”鲁为民接过茶杯说道。
韩志明啜了一口茶,“那孩子适合干教育,有情怀。”他抬眼看向鲁为民,“你呢?准备怎么安排退休生活?”
鲁为民愣了一下,“退休?我还没想那么远。”
“五十八岁的人了,该想想了。”韩志明站起身,“走,带你去个地方。”
两人来到镇子另一间房子门口,门口挂着“陈记酒坊”的牌子。一个六十多岁的精瘦老人正在忙碌。
“五哥,”韩志明喊道,“我带个人来学酿酒。”
三人寒暄几句后,陈新军真的开始教他们酿酒的要领。
“酿酒如做人,”陈新军一边操作一边说,“火候要准,心要静。”
鲁为民学着搅拌酒糟,汗水很快浸湿了衬衫。这种体力活对他来说很陌生,但奇怪的是,他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
“老鲁啊,”韩志明在一旁说道,“退了休,咱们合伙开个酒坊怎么样?”
鲁为民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笑了起来,“好啊,到时候您当董事长,我当总经理。”
夕阳西下,三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酒坊里飘荡着浓郁的酒香,混合着笑声,在初秋的傍晚显得格外温暖。
与此同时,林小华已经驱车来到了市教育局。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兰本军正在会议室里等他,六十几名机关干部已经就座。
“同志们,”兰本军宣读着任命文件,“经市委研究决定,任命林小华同志为安城市教育局局长……”
林小华站在台上,面带微笑,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当他看到几个熟悉的老同事时,眼中闪过一丝亲切。
会议结束后,林小华婉拒了同事们为他准备的接风宴。他独自一人来到分配给自己的宿舍,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拨通了一个号码。
“少林哥,是我,林小华……对,已经任命了……晚上有空吗?好,去找你。”
傍晚六点,林小华准时出现在西江酒店的包间里。孙少林已经等在那里。
“小华!恭喜高升啊!”孙少林热情地迎上来。
林小华与他握手,“少林哥消息真灵通。”
“政协那边已经传开了。”孙少林笑着为林小华茶。
离开酒店时,天已经完全黑了。林小华坐进自己的别克车,深吸一口气。他没有立即发动车子,而是拿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雪儿,是我……对,任命下来了……我这就回去,大概一小时到家……嗯,等我回去……”
挂断电话,林小华望着车窗外的霓虹灯,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容。他转动钥匙,车子缓缓驶入夜色中。
回家的路很长,但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