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昆仑派?"
我踮起脚尖,望着远处蜿蜒而来的队伍。清晨的阳光洒在那群身着蓝白相间服饰的武者身上,他们步伐整齐,气势如虹。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武侠小说中的门派大场面,心脏在胸腔里砰砰直跳。
"嗯,昆仑派掌门何太冲亲自带队。"静玄站在我身旁,低声解释,"后面那队红衣的是崆峒派,华山派应该午时能到。"
我点点头,努力消化这些信息。两天前,我们抵达了这片位于光明顶东南二十里的山谷,这里是六大派约定的集结地。峨眉派作为第三支到达的队伍,受到了先期抵达的少林、武当两派的热烈欢迎。
"周师妹,别发呆了。"贝锦仪拉了拉我的袖子,"静玄师姐让我们去帮忙准备伤药。"
我跟着贝锦仪走向后勤区,途中经过武当派的营地。一群身着道袍的年轻弟子正在练剑,动作行云流水,煞是好看。我的目光不自觉地被其中一个俊秀青年吸引——他剑眉星目,举止优雅,在众人中格外醒目。
"那是武当宋远桥大侠的公子,宋青书。"贝锦仪注意到我的视线,小声介绍,"武当第三代弟子中的翘楚,据说武功已不输其师叔们。"
宋青书!原着中那个因爱生恨、最终堕落的悲剧人物?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就在这时,宋青书似乎感应到我的目光,转头向我们这边看来。我赶紧低头,拉着贝锦仪快步离开。
"周师姐害羞了?"贝锦仪调皮地眨眨眼,"宋师兄确实一表人才,派中不少师姐都..."
"别胡说。"我轻拍她的手,"我只是...从没见过武当剑法,多看两眼而已。"
贝锦仪笑而不语。我们来到后勤区,这里已经搭起了几个大帐篷,作为临时医所。作为峨眉派中唯一懂医术的弟子,我被分配到这里协助救治伤员。
帐篷里,几位少林僧人正在照料几名受伤的弟子。我注意到角落里有个年轻男子正在为一个腿部受伤的少林弟子包扎。他手法娴熟,动作轻柔,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大夫。
"那位是?"我小声问贝锦仪。
"不知道,好像是少林请来的民间郎中。"贝锦仪摇摇头,"这两天来了不少这样的游医,六大派集结,难免有摩擦受伤的。"
我点点头,开始整理药材。突然,帐篷外传来一阵骚动,紧接着几个少林僧人抬着一名重伤的武僧冲了进来。
"快!觉远师兄被崆峒派的暗器所伤!"
帐篷内顿时忙乱起来。那名武僧面色铁青,胸口插着一枚奇形怪状的飞镖,伤口周围已经泛黑。
"有毒!"那位年轻郎中立刻上前检查,"需要立刻取出暗器,清理伤口。"
"让我来。"少林派的一位老僧沉声道,"老衲有解毒经验。"
我站在一旁,看着老僧为伤者处理伤口。他的方法很传统——先点穴止血,然后硬生生拔出暗器,最后敷上一种黑色药膏。伤者痛得满头大汗,却咬牙不吭一声。
然而,不到一刻钟,伤者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面色由青转紫,情况急转直下。
"不好!毒性太烈!"老僧脸色大变。
我忍不住上前:"大师,可否让我一试?"
所有人都惊讶地看向我。老僧犹豫了一下,还是让开了位置。我迅速检查伤口,发现毒素已经扩散。传统点穴法虽然能减缓血流,但也让毒素集中在伤口附近,加速了局部组织坏死。
"需要放血排毒。"我果断地说,"还要清理坏死组织。"
"这...太冒险了。"老僧皱眉。
"再拖下去更危险。"我看向那位年轻郎中,意外发现他正专注地盯着我,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见我看他,他微微点头,似乎在支持我的决定。
得到默许,我立刻行动起来。先用烧酒消毒小刀,然后在伤口周围划开几个小口,让毒血流出。接着,我小心地刮除已经坏死的组织,这过程极其疼痛,伤者几乎昏厥。
"用这个。"年轻郎中突然递给我一个小瓷瓶,"能缓解疼痛。"
我打开瓶塞,闻到一股清凉的草药香。将少许药粉撒在伤口上,伤者的表情立刻舒缓了许多。我感激地看了郎中一眼,继续处理伤口。
最后,我没有使用少林的黑药膏,而是调配了自己的配方——以金银花、蒲公英为主,加入少量大黄促进排毒。敷药后,我用干净的纱布包扎,而不是传统的粗布。
"好了。"我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接下来需要密切观察,如果发热要及时降温。"
帐篷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我。那位老僧第一个反应过来,向我深深一礼:"女施主医术高明,老衲惭愧。"
"大师言重了。"我急忙还礼,"只是...家传的一些土方子罢了。"
"不知女施主尊姓大名?"
"峨眉派周清澜。"
"原来是峨眉高徒。"老僧恍然,"难怪难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