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刀,切了薄薄一片。
放进嘴里,慢慢咀嚼起来。
刚嚼了没两下,他的眉头就又紧紧皱了起来。
脸上的表情有些复杂,显然这黑松露刺身不太好吃。
这生的黑松露味道,实在是太冲了。
带着股子说不出的浓烈劲儿,直往鼻腔里钻。
仔细咂摸咂摸,那味道是以一股浓郁的泥土气息为底。
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坚果香,还有点像是啥东西发酵过的,酸溜溜的味道。
口感也算不上好,偏脆还带着点硬,倒像是嚼着一块紧实的菌菇。
周安咂咂嘴,心里头直犯嘀咕。
说实话,这黑松露刺身他是真吃不惯。
那味道怪里怪气的,跟他平时吃的啥山珍野味都不一样。
其实大多数人都受不了,黑松露刺身这味儿。
尤其是头一回吃的,指定得跟他一样犯怵。
这东西更多时候,还是得当成调味料。
跟别的食物搭着吃,才能中和掉这股怪味,显出它的好来。
琢磨着换个吃法,周安决定先从最简单的黑松露煎蛋下手。
这道菜听着就不复杂,不费啥事儿,算是比较家常的做法了。
周安的养殖空间里面,眼下还没有鸡鸭鹅那些家禽。
不过有大批量的芦丁鸡,和一些从山上弄来的野鸡。
煎蛋的话,自然是用芦丁鸡的蛋。
这芦丁鸡蛋个头小得可怜,比鹌鹑蛋还要小。
拿在手里轻飘飘的,看着就不经吃。
周安自己饭量又壮,这种小蛋一次至少得吃好几十颗。
他干脆把装芦丁鸡蛋的小篮子,往灶台上一放。
一颗接一颗地往碗里磕,蛋黄蛋清滑进碗里,很快就积了大半碗。
他数了数,不知不觉已经敲了三十多颗。
这才停下手,估摸着这分量应该够吃一顿了。
往碗里撒了一小撮盐,周安拿起筷子,手腕用力,飞快地搅打着蛋液。
接着,他把洗干净的黑松露,切成细碎的小块。
切好的黑松露碎,全倒进蛋液里,又拿起筷子接着搅。
直到黑松露碎,均匀地混进蛋液里才停手。
用小火慢慢烘着锅,从油罐里舀了一勺雪白的猪油进去。
按理说煎这个该用黄油,周安听人说过那玩意儿煎出来,带着股奶香味,配黑松露正好。
可他这儿哪有那讲究东西,用猪油就不错了。
等猪油彻底化开,香味更浓了些。
周安端起碗,把混着黑松露碎的蛋液倒进了锅里。
蛋液一接触到热油,“滋啦”一声响。
他没急着翻动,就保持着小火慢慢煎。
一直用小火煎着,直到煎得金黄焦脆,周安才关了火,这道黑松露煎蛋就算成了。
周安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煎蛋送进嘴里。
刚咬下第一口,心里就忍不住暗赞一声。
“今儿这蛋煎得是真不赖!”
全程小火慢煎的好处,这会儿全体现出来了。
鸡蛋一点没煎老,入口滑嫩得很,牙齿轻轻一抿就散开。
他慢慢咀嚼着,细细品咂。
很快就觉出了,这黑松露煎蛋和普通煎蛋的不同。
味道里多了层,说不清楚的层次。
先是鸡蛋本身的香嫩味,嚼上几口,黑松露那股子独特的气息,就慢悠悠地涌了上来。
那味道十分特别,里头裹着点坚果似的醇厚,还带着一丝丝若有若无的发酵味儿。
给原本单纯的蛋香,加了层深邃的底衬。
煎蛋这样做一点都不腻人,反而越吃越觉得鲜灵!
周安这才明白,难怪别人说,黑松露是当配料提味的。
就这么切了点黑松露碎末,混在鸡蛋里。
愣是把寻常煎蛋变得不一样了,是真挺好吃。
煎个蛋都这么香,如果做点其他的,那滋味还不得更绝?
系统是真大气啊,给了足足五十斤黑松露。
说实话,这量是真不少了!
毕竟这东西不是用来当饭吃的,只起调味作用的,每次用不了多少。
这五十斤黑松露,怕是够他用个三年五载的了。
出了住宿空间,周安手里攥着那小锄头。
蹲在地上,一个劲儿地挖挖挖。
一锄一锄地挖,时不时还用手扒拉两下。
没过多久,一颗又一颗裹着湿泥的黑松露,就接连露了出来。
等把最后一颗黑松露挖出来,他掂量了掂量。
估摸着差不多有五十斤,这才直起腰。
他手一扬,这堆新鲜出土的黑松露,就悄无声息地进了空间。
周安心里头清楚,像这样的野生黑松露。
没有系统的帮忙,在这大山里想碰上,难度系数相当高。
它跟那些冒出头的蘑菇不一样,不会大大咧咧地把自己暴露在外面。
就这么安安静静地藏在土里,不声不响的。
没有经验的人就算走得再近,眼皮子底下也瞧不见。
就说这长白山,山里头藏着许多这玩意儿。
但真见过吃过的人,怕是没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