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凌站在尚未完工的仓储楼前,黑色大衣领口立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凉的钢架,目光扫过眼前 “一片正常” 的工地。
专项组查了整整五天,从立项审批到施工日志,从材料采购到资金流水,翻遍了近百份文件,最后只找出几处 “施工流程不规范”“监理记录不完整” 的小问题,连半点资金异常的痕迹都没摸到。
“君书记,您看这工地进度,春节前肯定能完成主体封顶,到时候洪省长来视察,也能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站在旁边的潘附裹紧了羽绒服,棉鞋在冻硬的地面上轻轻蹭着,语气里带着刻意的讨好,可攥着衣摆的手却泄露了紧张。
说实话,他有点怕君凌。
作为陈炜一手提拔起来的区长,物流园从选址到落地,全是他跟着陈炜跑前跑后协调的;
更关键的是,去年洪晓私下找他,塞了张二十万的银行卡,说 “潘区长帮着盯紧工地,别出岔子,这点钱买点东西”。
他当时犹豫了两天,最终还是收了。
一来是不敢驳洪家的面子,二来是想着有陈炜兜底,没人会查到他头上。
可专项组成立后,潘附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每天都盯着专项组的动向,听说江顺带着审计人员查资金时,他甚至躲在办公室里抽了半包烟,生怕洪家的账没做干净,把他牵扯出来。
直到昨天,陈炜私下找他,说 “洪家的财务手段硬,专项组查不出问题,你放心”,他悬着的心才稍微放下些,可真站到君凌面前,还是控制不住地发慌。
君凌没接潘附的话,目光转向不远处的地基区域。
那里的水泥地面看着平整,可仔细看能发现,边缘处的水泥颜色比中间略浅,像是后期补过。
“潘区长,这地基的水泥标号,跟施工图纸上标注的一致吗?”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潘附的后背瞬间冒了一层冷汗。
“一致的!”
潘附赶紧点头,眼神却不敢跟君凌对视,
“当时采购的都是符合标准的水泥,监理那边也抽样检测过,报告都在专项组的文件堆里呢。”
他嘴上说得笃定,心里却在打鼓。
他隐约知道洪家在材料上动过手脚,可具体怎么操作的,陈严没跟他细说,只让他 “别多问,照做就行”。
君凌没再追问,只是缓缓收回目光,指尖的凉意顺着神经传到心里。
他当然知道问题出在哪。
审计组调出来的资金流水,每一笔都有完整的凭证,供应商信息、发票、转账记录全对得上。
可细查下去会发现,那些 “供应商” 大多是刚注册半年的空壳公司,法人代表要么是洪家远亲,要么是找不到人的 “挂名者”;
更棘手的是,这些空壳公司的资金最终流向了洪氏集团的海外账户,而做这整套账的,是洪家专门从外地请的财务团队,手法专业到连资深审计都要费尽心机才能找出破绽。
“既然都合规,那专项组就按流程出核查报告。”
君凌转过身,看着潘附紧绷的侧脸,忽然补了一句,
“不过潘区长,物流园是省重点工程,也是民生工程,要是以后发现有什么问题,不管是谁牵线的、谁担保的,该查还是要查。”
话像一块冰砸在潘附心上,他猛地抬头,撞进君凌深邃的目光里 —— 那目光里没有怒意,却带着一种洞穿一切的锐利,仿佛能看透他藏在羽绒服下的那点心思。
“是、是!君书记说得对,我肯定盯着,绝不让人在这上面搞小动作!”
潘附赶紧表态,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汗,连寒风都吹不散。
君凌没再多说,转身朝着专项组的临时办公室走去。
身后的潘附看着他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
临时办公室是间简陋的板房,寒冬的风从门缝里钻进来,吹得桌上的文件角微微发颤。
君凌推开门走进来,下意识地裹紧了大衣,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散开,像是把心里积压的疑惑也带出了几分。
他走到桌前,伸手搓了搓冻得发僵的手指,目光落在桌角那份标注着 “洪氏关联公司资金流向” 的初步报告上,眉头又不自觉地拧了起来。
他实在想不通洪家的贪心。
明明在 Y 市已经站稳了脚跟,从网红街改造到市政道路翻新,再到这次的物流园省重点项目,哪一个不是利润丰厚的工程?
正常施工、合规操作,洪家早就该赚得盆满钵满,可他们偏要在里面搞小动作。
省下来的成本装进自己腰包;
通过空壳公司走账,把巨额资金绕着监管转出去;还要拿出一部分钱贿赂陈炜、潘附、马原这些人,织一张密密麻麻的利益网。
“人心不足蛇吞象……”
君凌低声呢喃,端起桌上的保温杯,温热的水流过喉咙,却没驱散心底的寒意。
他很清楚,这些钱里,只有一小部分用来打点关系 。
真正大头的资金,全流去了国外,像一股暗河,悄无声息地从龙国的土地上淌走。
这哪里是简单的贪腐?
分明是在掏空民生工程的根基、老百姓的期待,变成他们转移资产的工具。
物流园是省重点工程,市里盼着它建成后能带动周边就业,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让老百姓得实惠;
省里也把它当成 “民生样板”,月底洪鸣来调研,就是要看看项目进展。
可洪家倒好,为了一己私利,不仅在工程质量上打折扣,还把本该用在建设上的钱偷偷转移,这不仅是对项目的不负责任,更是对人民的损害。
一旦未来物流园因为地基质量出问题,造成的损失远不是现在省下的几百万能弥补的;
而流到海外的资金,更是龙国财政的直接损失,是无数纳税人的血汗钱。
君凌把保温杯重重放在桌上,杯底与桌面碰撞的声响在安静的板房里格外清晰。
他拿起笔,在报告上 “海外资金流向” 那一页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了 “重点核查:洪氏海外账户关联方”。
就算现在专项组没找到确凿证据,就算洪家的账做得再天衣无缝,他也绝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