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69章 七律·俗谚偶得

第269章 七律·俗谚偶得(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被关女子监狱十八年,出狱即无敌 歌手爱上经纪人 无上道经【仙界篇】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人在迪迦:我比高斯奥特曼更仁慈 穿越成了游戏里的炮灰角色 快穿,女将军,为了救爹我穿越了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穿越异世:皇帝太无情 武道追踪寻真记

七律·俗谚偶得

逐芳蜂翼自择途,趋秽蝇踪岂属辜?

金翼穿红蕊,墨翎点浊淤。

近蕙香侵骨,临圊臭染裾。

物性从来分雅俗,澄怀万象总如初。

从蝇蜂之径到诗道澄明:论俗谚入诗的审美转化

这首《俗谚偶得》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民间智慧结晶——“跟着蜜蜂嗅花朵,跟着苍蝇找厕所”。此谚语以生物本能喻人生选择,蕴含着深刻的生存哲理。在诗歌创作中,我将这组对立意象置于七律的严谨框架中,通过“金翼穿红蕊”与“墨翎点浊淤”的工对,将自然物性转化为审美判断,最终在“澄怀万象总如初”的澄明境界中实现雅俗的超越与统一。

回望唐代诗歌高峰,杜甫早已在《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中写下“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之句。诗人以“青蝇”喻奸佞小人,其营营之态与萧瑟秋叶形成双重衰飒意象,使生理层面的肮脏升华为道德批判的载体。这种转化印证了亚里士多德“诗比历史更真实”的论断——当苍蝇脱离生物属性进入诗歌语境,便成为照见世相的寓言。白居易的新乐府则更进一步,《秦中吟》中“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以近乎俚俗的市井语言,将腐烂肉食与腐朽官僚并置。这种“苍蝇视角”的平视观察,使诗歌获得直抵现实的锋利。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白居易将诗笔探入生活的泥泞处,却在淤泥里种出莲花。”

宋人在雅俗辩证中走得更远。李清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日常口语写深闺闲愁,却在“肥瘦”的俗白中创造出不朽的意象魔法。黄庭坚则提出“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创作论,其《戏呈孔毅父》中“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以俚语戏谑笔法解构文人清高。这种自觉的俗雅转化意识,恰如钱钟书先生所论:“宋诗如橄榄,初嚼觉涩,久乃回甘。”在宋代词坛,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以市井情话入词,周邦彦却将同样题材炼成“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的雅致。这种同题异构现象,印证了雅俗界限在诗性光照下的可塑性——真正决定作品高度的,是诗人观照世界的深度而非题材本身。

从拙作结构看,前三联刻意构建的雅俗对峙,实为尾联“澄怀”境界的铺垫。当“金翼穿红蕊”的华美遭遇“墨翎点浊淤”的粗粝,诗歌张力在“近蕙香侵骨,临圊臭染裾”的感官冲击中达到顶点。这种对立最终消融于“物性从来分雅俗”的顿悟,在“澄怀万象总如初”的静观中完成诗学救赎。这种结构设计暗合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禅意,也呼应了邵雍“以物观物”的哲学观——当诗人破除我执,厕所里的苍蝇与花丛中的蜜蜂,不过是宇宙大化中平等的存在样本。

在当代语境下重审俗谚入诗的意义,我们会发现其本质是诗歌民主化的进程。从杜甫笔下的批判性青蝇,到白居易诗中具象的腐败肉食,再到本诗里与蜜蜂并置的蝇踪,底层生活经验始终在拓展诗歌的疆域。这种转化印证了艾略特“诗必须像门一样永远敞开”的主张。当“厕所”作为意象进入七律的平仄体系,其生理属性被诗歌韵律净化,成为存在的隐喻。恰如拙作尾联所启示:当诗人以澄澈之心观照万物,苍蝇振翅的轨迹也能折射天道运行的微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指出:“最俗之字,经锤炼亦能入词。”这首俗谚诗作的尝试,正是对“澄怀观道”传统的延续。在苍蝇与蜜蜂的二元对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物习性差异,更是诗人将生活粗粝转化为审美结晶的魔法。当诗歌的澄明之境照亮存在的各个角落,所谓雅俗之辨,终将在“总如初”的宇宙本真中归于统一——这或许就是中华诗学最深邃的启示:心源澄澈,则万物皆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御兽,我是最强路人 贵女娇媚,被疯批权臣蓄谋占有 女尊之我是大佬背后的大佬 共梦后,佛子他动凡心了 风舞南诏 网游之妻从任务来 你卷穿宗门,就只想长命百岁? 不停羞辱反派后,我被他摁着亲哭 鬼灭:管你坟头草多高,都给我活 娘娘心声暴露,拿捏暴君被娇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