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68章 七律·乐天吟

第268章 七律·乐天吟(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被关女子监狱十八年,出狱即无敌 刷视频:震惊古人 盲眼神捕的江湖武侠世界 穿越成了游戏里的炮灰角色 快穿,女将军,为了救爹我穿越了 天灾末世:童养媳的古代生存日常 武道追踪寻真记 我在废土世界当守城人 女仆团太强,还要我这魔王干什么 百叶与白银之龙

七律·乐天吟

人生若戏阅春秋,

快意由心任去留。

顺理澄怀观物化,

知足适意乐天游。

身安陋巷即为福,

体健清樽自可酬。

且向流光拾真趣,

闲吟漫咏送浮鸥。

赏析:一阕乐天吟,半生唐宋意

人生如一场没有脚本的戏,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看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这“阅”字里藏着多少滋味——是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也是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戏台上的悲欢离合,终究会落幕,而人心的快意,却能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任世事去留,自守一份通透。唐人写人生,总带着一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坦荡,这诗里的“快意由心”,恰是接过了那股子精气神,不违心,不将就,活得像王维笔下的辋川烟雨,自然天成。

心若澄明了,看万物都有禅意。“顺理澄怀观物化”,让人想起王维独坐幽篁里,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花开花落本是寻常,只因心境空明,便成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顿悟。这“观物化”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顺应着自然的纹理,也安放着自己的魂魄。宋人爱说“知足常乐”,苏轼在《超然台记》里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这诗里的“知足适意”,便带着这份通透。不必追名逐利,像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乐在山水之间,便是“乐天游”的真意——唐人爱往天地里跑,宋人喜在俗世里安,而这里,是把天地的旷达与俗世的安稳,酿在了一处。

住得简陋又如何?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这诗里的“身安陋巷即为福”,正是承了这份风骨。唐人写“安”,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里藏着的笃定;宋人写“福”,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平凡里透着的踏实。若身子骨硬朗,案头有杯薄酒,便足够酬谢这人间。你看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雪夜温酒的闲趣,与“体健清樽自可酬”的满足,原是一脉相承。唐人喝酒,常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兴;宋人浅酌,多是“三杯两盏淡酒”的闲愁,而这里的“清樽”,没有豪兴也没有愁绪,只是“体健”方能享的寻常乐,像陶渊明采菊东篱时的那口酒,淡而绵长。

光阴如流水,抓不住,却能拾得其间真趣。“流光”二字,藏着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也藏着苏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旷达。不必刻意寻乐,像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偶然撞见的惊喜,才最动人。闲时吟几句诗,看水鸥掠过水面,这“送浮鸥”的画面,多像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洒脱,又像黄庭坚“此心吾与白鸥盟”的澄澈。唐人写鸥,是“江碧鸟逾白”的鲜亮;宋人写鸥,是“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的静谧。而这里,“闲吟漫咏”的悠然与“送浮鸥”的自在,融成了一幅画——人在诗里,诗在景里,景在心里,像王维的画,留白处尽是意趣。

这一阕《乐天吟》,原是把唐诗的风骨与宋词的韵味,揉进了寻常日子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任去留”的坦然;没有振聋发聩的哲理,只有“观物化”的通透。它告诉我们,人生最好的状态,不过是唐人看山的眼,宋人品茶的心,在岁月里慢慢走,静静赏,把日子过成一首经得起回味的诗。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港岛诱夜 燃灯宝抄 法术大陆之幻象源起 重生医庐纪事 何珠 宿主扮演炮灰后,把任务目标撩了 秦总的白月光是个万人迷 带着全宗门把恐怖游戏一锅端了 重生恶女野又飒,绝嗣夫君求轻宠 副本求生:我靠善良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