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如您是殿下,您后院发生此事,您信谁?会偏向谁?”
“我······”萧晴云顿住了,更加委屈,“嬷嬷,连你也不信我。”
“奴婢没有不信你,”赖嬷嬷顺着萧晴云的背,“奴婢当然信,但你也知晓,如你是殿下,此等事件,你的心也会偏向那边的,更何况是殿下呢?”
就这愚蠢的招数,赖嬷嬷也信萧晴云能想得出来,做得出来。
实在是谁带大的孩子谁清楚她是什么德性,也恨自己没带好太子妃。
“嬷嬷,你说会不会是·····”萧晴云灵光一现,“会不会是颜氏像我一样,想故意拿孩子来陷害我的?想让殿下对我生厌,对嫡·····子生厌。”
赖嬷嬷:······
“您认为可能吗?”赖嬷嬷反问,“如是你,你会······”
赖嬷嬷止住了声,太子妃不就是拿她的孩子去陷害颜氏吗?
但······
“太子妃,颜良娣很是稳重,她也·····”赖嬷嬷尽量委婉道,“她也有点头脑,是不会冒险做出如此事来的。”
“怎么不能?她要是想那样算计我,只是她自个失了分寸,让她的孩子没了,”萧晴云越想越觉得自己分析的有道理。
赖嬷嬷见萧晴云未听出她的弦外音,一时不知是喜还是悲,一时又惆怅,这等话都听不出来,果然是斗不过颜良娣。
“绝无可能,”赖嬷嬷斩钉截铁的说,“风险太大,她不会如此做的,她如今最缺的就是孩子,怎么会做出这等糊涂事?皇后的侄女没那么愚蠢。”
“嬷嬷,你怎么老向着她?”萧晴云不满。
她怀疑嬷嬷在骂她愚蠢,但她没有证据。
“奴婢未向着她,你细细听奴婢诉来,”赖嬷嬷耐心道。
“颜良娣入宫什么目的你也知晓,她怀上个孩子比什么都宝贝,怎么可能为了让殿下对你生厌,就冒那么大的风险?”
“她······”萧晴云的话还未说出口,就被赖嬷嬷打断。
“她要是太子妃想的那种目的,那她应该和你一样,选个平路摔摔这种缓和的法子,怎么可能会去跳湖?十月底,跳湖可是命都会没半条,更何况一个刚满三月的胎呢?”
“颜良娣手中要有个儿子,可能也会心一狠,为了扳倒你去冒这险,但她膝下无子,所以绝无可能。”
萧晴云未再说话,她觉得嬷嬷说得很在理,难怪殿下信颜氏而不信她了。
赖嬷嬷小心的看着萧晴云的神情,她已经说得够清楚了,太子妃应该听明白了吧?
“听闻那颜良娣因小产而伤身了,太子妃也知晓,伤身对日后产子无益,”赖嬷嬷继续道,“她如今都还汤药不断呢。”
“真的吗?”
萧晴云一听心中舒畅了许多,颜初瑶和她一样每日都要喝药了,但她起码生了个孩子。
而颜初瑶没了孩子又伤了身子,怎么说都是她略胜一筹。
“自然是真的,嬷嬷还能骗你不成?”赖嬷嬷耐心道,她是口水都要说干了。
“所以她是身子不适才不见我派去的人?”萧晴云皱眉,“身子不适也不能如此怠慢我的人,我要叫她过来,颜初瑶爬也得给我爬起来。”
赖嬷嬷:······
你怎么还扯着颜初瑶不放啊,苦头还没吃够吗?
“您为何非要她来正殿?”赖嬷嬷不解。
“嬷嬷,我就是想问她,为什么要那样做?”萧晴云道,“我那日虽是我主动邀她,但总感觉是她牵着我走的。”
“说什么傻话呢,”赖嬷嬷觉得萧晴云近来精神不好,老胡思乱想。
“你目前最重要的是,将身子养好,莫管他人,”赖嬷嬷劝道。
“你要记住,只要你还在,颜良娣永远都只能是良娣,就算日后殿下登基,皇后之位也不会是她的。”
“真的吗?”萧晴云道,“可是我近来乏力,下身秽露不断的,也生有咳疾,我怕我已时日无多了。”
赖嬷嬷心忧又心急,只能劝道,“瞎说什么?你只要谨遵太医的话,好好喝药,定能养好身子的。”
萧晴云心里不安,就会心生烦躁 她怀疑嬷嬷是在哄骗她的,她自己的身子,怎么可能不知晓呢。
“殿下呢?他已有两个多月未来正殿了,”萧晴云心里落寞,“他能留着我的位份吗?”
“太子妃,殿下那是忙,忙得脱不开身才没来的,你可能不知,殿下已有一阵子未回东宫了,”赖嬷嬷回道。
萧晴云疑惑,“出什么事了?”
“陛下龙体欠安,殿下去给陛下侍疾了,”赖嬷嬷小声道。
“这两个多月都未回吗?”萧晴云不信,“听乳母道,殿下来了看她,我一回都没瞧见,殿下也不抱她,殿下连自己的亲生女儿都生厌了。”
“胡说什么?要真厌了,连看都不会来看的,”赖嬷嬷心累。
“太子妃你就放心吧,殿下是君子,他既已说出既往不咎的话,便不会再拿那事来算这些旧账。”
“那她的洗三宴和满月宴都未办,是怎么回事?”萧晴云反问。
“太子妃,出了那事,殿下心中自然是有气的,但你放心,气散了就没事了,小郡主可是殿下的嫡生女儿,”赖嬷嬷劝道,“你别想那么多,心里压事伤身。”
“那百日宴会办吗?也没几天了,还有她的名字没有,郡主身份也没有,”萧晴云想想都气不顺。
哪里会有孩子出生什么宴都不办的啊。
“这怕是不会办,”赖嬷嬷叹气,“陛下还在病榻,殿下忙得焦头烂额的,应该没有心思顾及那么多。”
“至于小郡主的名字和称号,也该等陛下身子好些才会着手准备了。”
赖嬷嬷也替小郡主感到委屈,如今名字和封号都没有,太子嫡女见亲王府的女儿待遇都不如。
萧晴云想起永安帝,心里就打怵,陛下不会是被东宫之事气得一病不起吧。
永安帝对她一直都不满,陛下肯定没有楚承时对她如此宽容。
如陛下清醒了要与她算琉心湖之事,那她肯定没有好下场。
萧晴云如此想着,心中祈祷,永安帝就此驾崩吧,反正他也龙体欠安许多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