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笑着翻开桌上的技术期刊,一篇关于残疾人假肢的文章映入眼帘:
“肌电控制!你看这篇文章,现在的一些高端假肢,已经能用肌电传感器捕捉肌肉信号,再转化为动作,要是结合脑机接口呢?”
裴三齐凑过去看,眼睛瞬间亮了:
“肌电控制+脑机接口……现有的脑机接口只能操控简单的假肢,比如开合手指,因为普通人的精神力不足以精准传输复杂指令,而且肌电信号太弱容易产生误判… …但我们是修士,精神力比普通人强十倍不止,说不定能突破这个瓶颈!”
他拿起笔在纸上画示意图:
“机甲可以在驾驶舱内装肌电传感器,贴合修士的肌肉,捕捉动作信号;再配合脑机接口头盔,用精神力辅助校准指令——比如修士想抬机甲的手臂,肌电传感器捕捉到肩部肌肉的收缩信号,脑机接口再用精神力确认动作精度,两者结合既能解决体感反馈的问题,又能避免延迟。”
玄真立刻补充:
“而且只要用你和徐行研发的被动防御系统符文,就可以很轻松的改装成一套对应的压力传感器… …驾驶舱里的修士身上穿一件对应的反馈服,就能感知到机甲的受力情况!这样操控者就知道机甲哪里被攻击、抓握的力度够不够了!”
两人越说越兴奋,玄真立刻打开电脑搜索最新的脑机接口技术资料:
“现在最先进的脑机接口只能识别十几个神经元信号… …但我有这个把握,修士… …至少王铁柱他们,可以支撑机甲的复杂动作。咱们可以先做个原型机,用肌电传感器连接简单的机械臂,再戴脑机接口头盔测试,说不定真能成!”
裴三齐看着桌上的宇速机器人,又看了看电脑屏幕上的脑机接口图纸,少年时幻想机甲的画面再次浮现:
“这才是机甲该有的控制方式——不是操控机器,而是让机甲成为身体的延伸。就按这个方向做,先找研究所要肌电传感器和脑机接口原型,咱们尽快启动测试!”
隔日。
从目录上各个子系统开发公司发来的包装盒堆了半间屋子。
三齐踩着晨光拆开箱子。
把肌电传感器、脑机接口原型和那一大堆工业用的、医疗用的机械臂一一摆开。
他的指尖在传感器的凝胶贴片上按了按:
“特调部的效率可是够快的,这肌电传感器还是保密开发的原型机,灵敏度比上一款的高了起码三倍,这就给人弄来了。”
玄真已经穿好了贴身的传感背心,正往肩颈、手臂的肌肉群上贴传感器。
凝胶贴片贴上皮肤时带着微凉的触感。
三齐蹲在一旁帮忙接线,把传感器的数据线连到脑机头盔的信号转换器上,又将其嵌进转换器的接口:
“调试好了,等会儿你精神力一放,就能同步校准信号。”
一切准备就绪,玄真戴上脑机头盔。
眼前的显示屏立刻亮起,实时显示着肌电信号的波动曲线。
他深吸一口气,集中精神,缓缓抬起右臂——屏幕上的曲线瞬间出现尖锐峰值,旁边连接的机械臂同步抬起。
关节转动时,反馈服的肩甲处传来轻微的压力感,正好对应机械臂的受力。
“有反馈了!”
三齐盯着数据屏,声音都拔高了些:
“你试试握拳,再松开!”
玄真依言动作,机械臂的爪子精准合拢,反馈服的指尖处传来紧绷的触感;
松开时,触感随之消散。
他又尝试更复杂的动作,手臂画圈的同时转动手腕,机械臂完美复刻动作,数据曲线几乎没有延迟,控制器的指示灯稳定地亮着绿光。
“这个子系统的可行性验证通过!”
三齐指着屏幕:
“肌电信号和精神力校准的误差不到1毫秒,完全可以满足战斗需求,反馈服的压力感应也比较精准,可以尝试链接宇速机器人进行全身测试了。”
玄真摘下头盔,眼里却满是笑意:
“比预想的顺利,修士的精神力果然能放大肌电信号… …接下来,就看全身测试时现有的硬件能不能扛住了。”
嗯,两人极有默契的选择在这台宇速机器人上进行测试。
毕竟它代表着现有机器人领域子系统整合的最高水准。
宇速这台G1机器人高不过一米二。
机甲的核心控制逻辑与它是相通的。
如果连G1都能通过测试,把控制方案跑通了。
换做机甲,只要把传感器换成更大功率的,把机械关节换成能扛住机甲重量的型号。
到时候无非就是等比放大,在机甲里面掏出一个驾驶舱而已!
… …
玄真指着G1机器人的髋关节,指尖在关节处的齿轮纹路划过:
“你看它这关节扭矩,撑死了带动自身三十公斤的重量,机甲要扛着钛合金护甲和武器,关节扭矩得翻十倍,但原理都是电机驱动加减速器。咱们现在用肌电+脑机接口能让它精准抬臂,等放大后,无非是给指令里的‘力度参数’乘以系数,本质上没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