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市河东菜场的晨光里,嘈杂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新鲜的蔬菜码得整整齐齐,水产摊位前的水花溅起细碎的凉意,乍一看和普通菜场没什么不同,可周志高刚走进去没多久,就听到一阵尖锐的争吵声。
“你凭什么偷我家的葱?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再偷我就报警!”一个穿着围裙的商贩正拽着一个中年妇女的胳膊,脸上满是怒气。
中年妇女头发凌乱,身上的衣服沾着污渍,手里还攥着几根没付钱的小葱,嘴里不停辩解:“谁偷了?这是我刚才买菜时老板送的,你少冤枉人!”
周围的摊主和顾客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又是慧大娘,这周都第三次偷东西了。”
“上次偷了张老板的鸡蛋,这次又偷葱,真是没救了。”
“她老公早就跟她离婚了,三个孩子也不管她,也挺可怜的。”
周志高和老郑挤到人群前,老郑悄悄拉住一个摊主:“大哥,这慧大娘是怎么回事啊?怎么总偷东西?”
摊主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这慧大娘啊,为人特别奇葩。”
“跟她老公结婚后,只要婆家来人,她就躲出去,连饭都不做。”
“后来生了三个孩子,结果没一个是她老公的,她老公知道后气疯了,直接把她赶出家门,两人也离了婚。”
“现在她一个人过,又好吃懒做,不愿意上班,就靠在菜场小偷小摸过日子,我们都跟她打过好几次交道了。”
周志高皱起眉头,看着还在和商贩争吵的慧大娘,心里满是复杂。
这时,慧大娘突然挣脱商贩的手,想要往外跑,却被旁边的顾客拦住。
“你还想跑?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商贩追上来,就要报警。
“别报警。”周志高走上前,拦住商贩,“大哥,先别激动。”
“她偷东西确实不对,但报警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看她精神状态不太好,或许需要专业的照顾。”
商贩愣了一下,打量着周志高:“你是谁啊?管这闲事干嘛?”
“我是来日市调研的,想帮老百姓解决点实际问题。”周志高没有亮明身份,只是轻声说,“这慧大娘要是总这么偷东西,迟早会出大事。”
“不如我们联系精神病院,让他们来看看,要是真有精神问题,也好让她得到治疗和照顾。”
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这个主意好,总比让她在菜场偷东西强。”
“是啊,她也挺可怜的,要是能得到照顾,就不会再偷东西了。”
周志高掏出手机,拨通了日市精神病院的电话,简单说明了情况,让他们派医生过来。
挂断电话后,他走到慧大娘面前,轻声问道:“慧大娘,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等下医生来了,让他们给你看看,好不好?”
慧大娘警惕地看着周志高,嘴里嘟囔着:“我没病,不用看医生,你们都是坏人,想害我。”
“我老公简直不是人啊,不就是三个孩子不是他的种,但他们叫爸爸的是我老公啊!”
“三个孩子也不认我,肯定是那不是人的老公教的!”
周志高没有跟她争执,只是耐心地陪着她,和周围的人聊天,等着医生到来。
半小时后,精神病院的医生赶到,给慧大娘做了初步检查,发现她确实有精神分裂的症状,需要住院治疗。
“我们会好好照顾她的,你们放心。”医生说完,带着慧大娘上了车。
看着车子远去,周志高松了口气。老郑小声说:“周部长,您这处理方式还挺贴心的,既解决了菜场的问题,也让慧大娘得到了照顾。”
周志高摇摇头:“这只是暂时的。要想真正帮她,还得联系她的家人,看看能不能让家人多关心她。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是弄清楚河东和河西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矛盾。”
两人离开菜场,沿着河东的主干道往前走,看到路边的宣传栏上贴着“河东文明示范区”的标语,可路过的居民提到河西时,语气里满是不屑。
“河西啊,那地方又脏又乱,全是没素质的人,我们才不去呢。”
“就是,几十年前他们就不是好东西,现在也一样,跟他们住一个区,我们都觉得丢人。”
周志高心里的疑惑越来越深,他决定找个老居民问问情况。
在一个社区公园里,他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下棋,便走上前,递过一支烟:“大爷,您好,我们是来日市旅游的,想问问这河东和河西为什么好像不太对付啊?”
老人接过烟,叹了口气:“这事说来话长,得从几十年前说起。”
“那时候河西起了大火,把整个村子都烧了,河西的乡亲们没地方去,就来河东避难。”
“我们河东人也挺热情的,把房子让给他们住,给他们送吃的喝的,可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出了事。”
老人的眼神里满是回忆,语气也变得沉重:“有几个河西来的年轻人,晚上喝了酒,竟然在村里杀人放火,还奸污了两个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