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景与假景(5)
这些,也和凤鸾没有直接的关系。世事,在郭朴重伤后,这样拉开。
“涸田今年又要出来,与邻县邻省都相接,邱大人又要打扯皮官司要钱,邻县那官也是伸手,邻省牵扯到的人就更多,去年桑田欠收,丝绸价应该上涨,屯货不少后,就来了山东的客商,福建的客商,要不是郭夫人有主意,险些弄到没钱赚。”
蔡二爷是个老头子,干瘪黄瘦,说起话来衙门里的事门门儿清,汪氏猜他做过师爷,要么就是老公吏出身。
田五爷是不笑时也笑哈哈的面容,开口更就打哈哈:“哈哈,郭夫人在,我万事放心。汪少夫人,听说可比当年的郭夫人。”
他们说话的功夫,汪氏心定不少,不管出了这个门是往左还是往右,眼前还要大方的应付,她露齿一笑,不拖泥不带水的道:“五爷夸奖,我不敢比母亲。”
章五爷是个愁眉苦脸抽烟袋的人,和田五爷的哈哈成正比,他头也不抬,只抽他的烟袋,愁苦的眼光只像担心没烟抽,他不说话。
“你不必过谦。”郭夫人气度安详,眉宇间自有多年浸润的气度:“叔伯们要见你,问问你这几份涸田能不能买?去年咱们被外地客商冲击少赚钱,今年是丰年,明年你看如何?”
汪氏张嘴就能回答,她对汪家的丝织铺子了如指掌,郭夫人这么快就动手让她吐出来,汪氏可还不想这么早说。汪家的生意是汪家的,汪氏不再是汪家的人,郭家要听得拿点儿什么出来。
几双眼睛或严峻或犀利或带笑意,汪氏面不红气不喘,也没有在郭夫人话后停顿多久,就道:“田是百年基业,只要价格合适有闲钱就买回来。外地客商去年有,今年指不定又想赚一笔,就看谁的消息快又准。今年大雪想来是丰年,明年冬天要还这样,一定也丰收。”
她等于没说,郭夫人反而满意地一笑,和黄三爷交换一个眼色。黄三爷极力推荐汪氏,说她能干,要郭夫人娶回家来,一则解开和汪家的一些生意上冤仇;二者可以拿下汪家的一些生意地盘。
不肯现在就说,也许这里人多汪氏不熟悉,也许汪氏还不安心。郭夫人修长的手指轻敲几下椅子扶手,朴哥的印章都给了她,她还不满足?
和周氏闹?这算什么,根本不必放心上!家宅里一点小事也放心里,汪氏还能管这么大的生意。
“绣娘只怕不够?”忧愁万种的章五爷放下烟袋,张嘴就是烟味儿扑鼻,黄三爷继续品玉壁,蔡二爷不眨眼睛,田四爷没有皱眉,却用衣袖蒙住鼻子。
汪氏一丝不错的记在心里,哪里来的这几个怪物,除了黄三爷听都没听过,也正是这没听过的人,大模大样坐在郭夫人面前,才让汪氏心里惊。
世外高人?
没有人说话,各自还是自己的事,汪氏就知道要自己回答,依着她只想皮笑肉不笑,可是不行,这是郭家不是汪家,汪氏再来一次圆滑:“老的绣娘都是铺子里不放手,可以寻自己的绣娘,年青些的许以银子,多些不妨。”
“申二姐,施七嫂,这两个人要弄来!”章五爷眼睛怪翻着说出话,把汪氏逼得无路可走。申二姐和施七嫂现在汪家,不过契约今年到期,她们要还乡,汪家不肯放,汪氏回娘家的时候,还帮着汪家出过留人的主意。
汪氏到此,人老实许多。郭家有哪些绣娘几时到期,汪家知道;汪家的事郭家也知道。章四爷愁肠百结的面上,眸子尖得如针如锥,不给汪氏一点儿余地,汪氏心一横,索性道:“她们有了年纪,快四十岁还是一个人,依我说给她们寻个亲事安家落户,就能安心。”
这个主意,汪氏在汪家说过,此时被逼无奈,换个地方再说一次。女人大多明白女人,郭夫人眼睛一亮:“这个主意不错!”
“哼,几十岁不成家的,脾气古怪难寻人!”又是章五爷说话,汪氏心想你才是个怪物,不把自己逼到墙角他都不罢休。
汪氏叹气,把回娘家说的主意尽情吐露:“花上几个钱,给她们买个中意的俊后生吧。”章五爷这就不说话,黄三爷笑呵呵开了口:“少夫人,这主意你在汪家说过的吧?”他又不把玩玉壁,改抚手上的白玉扳指,笑眸中全是不信任,淡淡地道:“我听说汪家在给她们寻男人。”
这真是不让人有活路,汪氏挺一挺身子,大声道:“是我过年回家出的主意,长辈们拉着我商议,我不能不说。”
“你什么时候嫁过来的?”干瘪黄瘦蔡二爷又上来,汪氏心想今天好似车轮战,也大约明白是为自己在汪家出主意的缘故,她心中不服,出主意怎么了?难道我不还是汪家的女儿。
她似笑非笑,恭敬少了五分,摆出谈生意的势头:“丝绸铺子过年前我没有管,对家里的事情不清楚。回家去祖母问我,我就随便说一说。”
“你没有管的铺子,你就不上心?”蔡二爷迎头痛击汪氏,话砸得她面色发白,气得看别人,黄三爷还在玩扳指,田四爷又满面笑容,章五爷又愁眉不展,这今天是怎么个意思?她对郭夫人露出求救的神色。
郭夫人微微地笑:“二爷早想见你,他今天才得闲。”汪氏又是一个无路可逃,只能面对蔡二爷迎战:“我没有管,不敢乱上心。”
“你没有管,也应该知道家家织铺求绣娘!”蔡二爷把汪氏一顿好训:“没来就闻你的名,你不管这铺子就诸事不想,你还是你!你不管玉器铺子,难道街上不买玉,你不管当铺,难道。”
被骂得头发蒙的汪氏打起精神,自己肯定不当当,这老头子难道说自己当当不成?
蔡二爷话锋一转道:“难道你就不看看?”汪氏大为叹服,这个干瘦老头!
她低头只能认错:“是是,是我想得不周到。”蔡二爷又是一转话锋,语重心长地道:“这偌大的铺子交给你,你只能看一、两件事看不全,怎么让我们放心!”
到这个时候,郭夫人出来为汪氏婉转几句,她笑得如沐春风:“她还小,过得几年累练,自然干练。”
汪氏暗暗叫苦,郭家和汪家的生意行当差不多,她来前是想到有对手戏,就没有想到几个人逼上来,不和汪家划清界限就不行。
接下来的话,也不让她听,郭夫人打发她走:“去忙自己的吧。”汪氏自觉得灰头灰脸出来,饶是她能排解的人,也手托下巴沉思着才缓过来气。
两家争绣娘争机子都不是新鲜事,是汪氏夹在中间,迟早有一天难做人。心腹丫头七巧换第三次热茶,才见汪氏重有笑容。七巧尖着脑袋来问:“又是什么?”
凤鸾眼中看的汪氏和人人和气,其实汪氏和丫头们自己知道,没有那么和气。郭夫人面前,不能怠慢一分;生意上的人,不能轻视一分;小小的一个伙计,汪氏都不敢放松,汪氏和凤鸾相比,凤鸾更如意!
郭家和黄三爷相中汪氏有主见,有主见的人大多不肯居于人下。汪氏抚一把乌漆漆的头发,让七巧过来耳语:“去把说的那铺子租下来,两个人就看铺子,无事少开门,有事去招呼!”
汪家也好,当自己是出嫁的女儿,事实也是,能利用就用一下;郭家呢,汪氏笑得鄙夷,没怎么让人安心就想使人?
这是能干的人会有的通病,要人办事,可没有这么简单!
汪氏早就想有自己的生意,只为自己一个人挣钱。窗外几点绿意,在未融完的白雪中露一点头。
这春芽发得太早,来上倒春寒肯定要冻死。而此时的汪氏反思再反思,这是自己的大好机会,把自己的生意安下来。
半个月后,凤鸾的铺子由周忠看着开业,汪氏的铺子是两个伙计开业。都没有放鞭炮,只和左右邻居散了糖和瓜子,把门一关,在里面等生意。
家大业大的人家总有散屑碎渣出来,凤鸾和汪氏,打的是一样的主意。汪氏是想拦截郭家的零星生意,郭家不愿意做的小生意,出发点是为自己。
而凤鸾,为的是争一口气。不仅为钱,还有她要证明自己比汪氏能干!不服气不服输,是成功必备条件,凤鸾,把汪氏当成假想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