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之旅
桑柔的身体恢复得很好,剩下的疗养,回A市也完全可以了。在Z市再待下去,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对于胤禩来讲,更是徒增烦恼而已。
收拾好心情,整理好行囊,他们准备回程。
“禩哥哥,我们去北京看看吧?”
“那怎么行?你才刚刚好,我们以后有多少机会,何必急于一时!”
“不是的,我们还没有结婚旅行。”
“你的身体可以吗?”
“没有关系,我们慢一点儿。”桑柔低低的声音说,“我怕我的有生之年没有多长了,我知道去北京,一直是你的一个梦想。而且,我希望这个梦想是由我来陪伴你共同完成。”
“小柔,你别说了,你的身体恢复的很好。我们今后有太多的事情可以一起去完成。”
“好,那我们就从去北京开始第一个美好的回忆。”
开始杨浩生不同意桑柔的做法,而且杨浩生因为生意太忙儿必须马上回程。最近,因为桑柔的病,已经耽误了太多的生意了。
但是,桑柔的泪水还是打动了他。加上胤禩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所以决定胤禩、桑柔、花影和保姆、护士一起去北京。
一路上,他们走得很慢,胤禩对于桑柔照顾得无微不至。而桑柔也显得及其温柔。这便是两个人的蜜月之旅。
胤禩把对于晴川刻骨铭心的爱藏在心底,他让晴川住进自己的心里,住在那个最温暖的地方,永远也不会出来了。
他对待桑柔也许无可挑剔,然而,那只是一种责任,一种无奈。在很多人的眼睛里,桑柔也不失为一个好姑娘。但是,对于胤祀来讲,主要还是道义上的责任。
内心的伤,需要胤祀自己慢慢治疗。
这就是生活,我们走走停停,离离合合,无论心有多累,生活有多么波折,一切都会过去,明天的太阳总会升起来的。
北京的夏日热得很。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也考验着那些外地来的游人。
现代的北京非常繁华。车水马龙的街道,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与传统的四合院相映成趣。鸟巢、水立方设计新潮,而古代建筑的飞檐碧瓦彰显着曾经古都的豪气与霸道。
“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大前门是北京内城的正南门,清朝时专供皇帝出入的。它是典型的城防建筑,包括城楼、箭楼、瓮城等。历经300年的历史,现在仅存的城楼、箭楼虽然已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但是画栋雕梁,依稀可以看到当年的风采。来到北京,看到古代建筑,更多的勾起了胤祀对大清几十年生活的怀念。
走进故宫,这是胤禩生活了十几年的紫禁城。此时,他身处其中,真是百感交集。看着熟悉的红墙黄瓦、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彩绘,胤禩不禁泪流满面。
皇阿玛,你知道吗?儿子回来了。您在天上有灵,您可知在您的英明统治之后,世界上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儿子是以一个游人的身份在参观紫禁城。曾几何时,胤禩与皇阿玛在紫禁城内处理朝政;曾几何时,兄弟们在在紫禁城内把酒言欢。在这里留下了胤禩多少足迹,留下了他多少汗水,留下了他的多少喜悦与伤悲。
走进故宫,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雄伟壮丽,气势恢宏,依稀带有当日的庄严、和谐。
太和门在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见证着百年历史。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金水河上有5座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这一切均未有太多的变化,只是从陈旧的程度上可以想象到这座紫禁城曾经饱受了怎样的摧残,这里的每一块瓷砖上都记载着百年的血泪史;每一个柱子上都写满了沧桑。
沿着旅游的路线,胤禩和桑柔陆续观看了乾清、交泰、坤宁三宫及东西六宫和御花园,养心殿、雨花阁、慈宁宫等。
一边走,胤祀还一边给桑柔讲那些发生在清朝的真实的故事。尤其是楚乔与胤祀共发生的故事更加令桑柔感兴趣。
那年,大雪纷飞,在御花园里,楚乔带着几个小宫女埋伏在假山后面,趁着胤禩和胤禟、老十从这里路过的时候,突然出击,用雪球打翻了几个阿哥。灌了胤禩满脖子的雪,衣服都湿透了。
“哈哈哈,”桑柔大笑起来,“是吗,你怎么不躲啊,你不是会武功吗?”
“哎,那个时候,女孩子们除了学礼仪,练女红以外,骑马射箭的时间很少,所以,根本没有什么乐趣。所以,那次是故意输给几个格格的,就是为了哄楚乔一笑。”
“哦,怪不得当时我会爱上你,你可真善解人意。”
“呵呵,后来咱们都挨了皇阿玛的训斥。”
“那时候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昨天。”
“可惜,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你的前世,是一个温柔又不失活泼的好姑娘。”
“是吗?那我的今生呢?”
“乖巧可爱。”
“再讲一讲嘛。”
“好。那是一年夏天,就大约是在这个地方。皇阿玛选秀女。紫禁城里突然就多了许多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我们这些阿哥都偷着去看,据说胤礽还偷偷地去搭讪了两个姑娘呢。那时,你的年龄正好与秀女相仿。殿试的那天,太后和德妃坐在上面,小太监端着花名册念名字。一次过来八个,你呢,就混在人群里,结果一起走过来九个。太后眼睛花了,就说‘就那个穿紫色宫装的那个,端庄典雅,留吧。’结果你‘噗嗤’地一声笑出声来。太后说,‘哎呀,本以为是个稳重的姑娘,能当大任的,可惜了了。’几句话末了,你说‘楚乔拜见太后,祝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楚乔这是怕太后您憋闷的慌,故意逗您玩的。”
“啊,原来是楚乔那丫头啊。快过来,给奶奶看看。”
你蹦跳着就过去了。结果后来被皇阿玛责罚说“不知道自重,堂堂大清格格,如何能假扮一个秀女?自降身价。哼,罚抄写50遍的《女经》。”
结果,你有足足十天的时间都用来抄写了。
然后,皇阿玛还说:“楚乔这孩子生性顽皮。我还以为多练练字会好,可惜都是不认识的鬼符。她也不是那块料啊。”
从此以后,便不再多管你。你更自由了。其实,你并不是不会写好看。而是怕写得吐血。
胤禩指着宫殿,领着桑柔慢慢走。每到一处,就讲一个故事,走到火场的时候,胤禩居然掉下了眼泪。
胤禩如数家珍,讲得比导游还要好。桑柔听得投入,便不再觉得累了。
桑柔在胤禩的指点下,拼命地想象当年的样子。那时候的紫禁城内应该是秩序井然,无数的宫女太监奔走于各个宫殿之间,却听不到一点嘈杂的声音。而现在游人们在导游扩音器的引领下领略故宫的神采,简直可以用熙熙攘攘来形容游人如织的景象。原来的那种庄严肃穆荡然无存。
除了胤禩之外,也许很少有人能真正感受到紫禁城本身的魅力,不过是隔岸观火的感受一种热闹的繁华罢了。紫禁城内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彰显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就是这样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使多少好男儿为此而抛头颅,洒热血。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物是人已非。
他们又去了“承德避暑山庄”。
酷热的暑期气候令人窒息,可是,一踏入避暑山庄,就立刻觉得神清气爽,真是天然的空调。现在的山庄与当年不太一样。今天的山庄修建的更加完整。这个避暑山庄是从康熙那时开始修建,到弘历的时候才完成,因此当时的影子只是依稀可辨。
那时,康熙每年都会到山庄避暑,胤禩有几次随行。
今天的承德避暑山庄的建筑布局大体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大部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
华美的山庄中争奇斗艳的姹紫嫣红掩映着雕栏画栋,繁复非常。园中一湖,水中的倒影与湖畔绿柳,柳下白石,相互映衬使得这园子恍若世外仙境。
回到现代,胤禩只是觉得北京还是有一些大清的气息的。然而,有些地方过于伤感。
比如颐和园。那样美丽的园子,始建于乾隆年间。历经十五年完工。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却依旧保留着幽禁光绪的小屋子玉澜堂。一代帝王,却被自己的母亲囚禁在那里,苦捱岁月。是何等的悲哀,也许他是历史是最可怜的皇帝。这间简陋的小屋子和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奢华的长廊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慈禧太后真是个狠心肠的女人。颐和园简直是一所最豪华的监狱。
不知道如果当初不是老四做在那个位子上,而是老十四掌控了天下,后世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会不会把历史改写得更有趣。
在北京各地走了走,唤起了胤禩的许多回忆。
在后世也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郭沫若的故居曾经是和珅的养马场,那么大的面积,可见在雍正这个廉洁的皇帝之后,弘历仍然助长了贪官的气焰。
又去了一趟昔日的廉亲王府。廉亲王府在台基场东北,早在雍正年间就被改建为“昭忠祠”。可见,雍正恨胤禩之深。现在的昭忠祠西邻“经版库”,即为原廉亲王府。
真是很可笑。胤禩在清朝居然什么痕迹都没有留下,甚至可以说他现在已经无家可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