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李存回来了?!
…
各国使臣告辞离开了以后,李存下令将在定南路这里的缴获统统装船,另外分一部分船去安南城(原升龙城)将李存在安南路的缴获也统统装船。
李存又下令:各处的羽林军尽快与安南军和定南军做交接,准备凯旋。
——定南军是李存在平定了占城之后,用占城的农奴和奴隶跟三分之一的安南军组建的一支新军,主要是用来守卫定南路的。
将该交代的事情全都交代下去了以后,李存将田壮找来,直截了当的问田壮:“这批宝船可用多久?”
田壮如实答道:“平底宝船可用三至五年,大都督御用座船至少可用十年。”
“?”
见李存露出了疑惑的神情,田壮主动答道:“大都督御用座船所用乃烘干之材,不会比阴干之材差太多。”
李存恍然大悟。
不过想想也正常,李存御用的座船,田壮哪敢偷工减料?
至于那些平底宝船为什么没有使用烘干的木材,李存不用问也能猜到,肯定是因为,使用烘干技术造这些平底宝船的造价,要高于甚至是要远远高于使用干燥程度不够或者干质量稍次的木材来造平底宝船。
李存估计,造一艘自己御用座船所使用的木材,可能都够造十艘宝船了。
李存心说:“幸亏两座宝岛上现在拥有大量的造船木材,否则,这么浪费,我肯定会心疼的。”
……
被辽军打败了以后,童贯和走了一个来月才到雄州的蔡攸准备率军回去的。
可就在这个当口,北辽的汉人宰相李处温突然给他的好友赵良嗣写了封密信,让赵良嗣告诉童贯,耶律淳病重,可能命不久矣,他准备到时候率兵起事将燕京城献给大宋王朝。
赵良嗣还叫马植的时候,就与李处温是至交好友,两人见耶律延禧昏庸至极,全都感觉辽国没有希望了,因此两人曾经想一起南下来投奔大宋王朝。
赵良嗣和李处温还曾在燕京北极庙拈香为盟,约定一同促成宋金联盟灭掉辽国。
如今,李处温深得耶律淳的器重,耶律淳不仅让李处温做了北辽的宰相,还给了李处温一笔钱,让李处温招募一支军队。
——耶律淳还亲笔给李处温写下了一份手札(即委任状),授予李处温番汉马步军都元帅之职。
另外,李处温的密信当中还跟童贯等人说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燕京中真的有大量的人想要投赵宋王朝。
只不过,目前掌握兵权的耶律大石、萧干等将领是坚决的主战派,他们手握重兵,杀气腾腾,要求决战到底,都抱着必死的信念,因此,燕京的臣意和民意被他们给绑架了,这才使得没有人去投大宋王朝。
李处温还详细介绍了一下辽国的军队数量及部署情况。
李处温在密信上指出,上次大败宋军了以后,辽军自身也有很大的伤亡,目前只剩三万多人马,其中还有六千是驻守在涿州的常胜军。
李处温提醒童贯等人,常胜军的前身是由辽东的汉人和渤海人难民组成的怨军,在辽国马上就要灭亡的情况下,大宋王朝只要策略得当,肯定能招降常胜军。
至于辽国的这三万多人马,在战胜了宋军以后,绝大部分都被耶律淳给布置到了居庸关和北面防御金人入侵了,他们这里现在非常空虚,除了驻守在涿州的常胜军以外,大概只有牛栏监军萧赫鲁所率领的一两千人马。
李处温的密信解开了童贯等人的所有疑问,让童贯等人知道了,他们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机并没有找错,他们只不过是缺少一些运气罢了。
而且,李处温的密信跟马扩带回来的消息能够完全对应得上。
童贯也好,蔡攸也罢,甚至就连赵良嗣等宣抚司的其他人,全都不愿意这么灰熘熘的回去。
要知道,他们这些人要是真这么灰熘熘的回去了,那他们不仅会失势,还有可能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关键,辽国眼看着就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实在是太可惜了。
所以,由童贯和蔡攸所率领的北伐大军,并没有撤回去,而是继续留在雄州观察燕京的局势。
童贯等人对李处温他们那些心向赵宋王朝的燕人抱有很大的希望。
李处温不是马上就能有一支自己的军队了吗?
耶律淳不是马上就要死了吗?
北辽现在不仅面对他们大宋王朝的巨大压力,还面对金人的巨大压力,另外身在夹山的耶律延禧也声称要亲率大军来攻打燕京。
如此艰难的境地,北辽是不可能撑得住的。
童贯等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人全都认为,他们一定要沉住气,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事肯定会发生转机的!
童贯他们赌对了。
不长时间过后,面对赵宋王朝在辽国南部边境陈兵百万,金国在西边奉圣州和北边北安州已经集结大军,耶律延禧又派人到处嚷嚷他要亲率五万精锐骑兵来攻打燕京的巨大压力,本就身体不太好的北辽皇帝耶律淳,在当了不到三个月皇帝后,一命呜呼。
在临死前,耶律淳颁下遗诏:迎立耶律延禧的。
詹度在奏章中说,自从耶律淳死了以后,大量的燕地民众越境来到大宋王朝。
这些逃到大宋王朝的燕民说,现在辽国无主,只靠萧普贤女一个女人苦撑,金国即将出兵攻打燕京,现在燕京城中人心惶惶,很多人都愿意大宋王朝快点收复燕京。
詹度觉得现在是再次出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机会。
赵佶又动心了。
上次的失败,让赵佶很不甘心,明明只差一点点,他就可以完成赵宋王朝历任皇帝都完成不了的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雄伟壮举,成为千古一帝了。
可偏偏就差那么一点点,让赵佶与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巨大的成就失之交臂。
现如今,燕京的情况更糟糕了,而且燕京城中真的有很多像李处温、李奭父子这样希望赵宋王朝收复燕京还他们一个安稳生活环境的人。
关键,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调查,赵宋王朝已经基本确定了燕京现在真的就是这些情况。
赵佶觉得,这他要是再不去收复燕云十六州,也未免太过窝囊了。
可与此同时,赵佶又实在是有些不敢相信一次、一次又一次让他失望的宋军的战斗力——赵佶是真怕宋军会再给他点“惊喜”。
总而言之,赵佶现在是既想趁此机会把燕京收复了,然后再以燕京为基础把燕云十六州及平滦营三州全都给收复了,又担心偷鸡不成再失把米。
想来想去,赵佶派人去找王黼过来,看看王黼这个宰相怎么说?
此时,王黼正在相国寺大雄宝殿中烧香拜佛,保佑收复燕云十六州顺利,让他可以坐稳这个宰相之位。
相国寺是坐落于东京汴梁城中一繁华之地的皇家寺院,规模宏大,殿宇磅礴,有和尚近千,是当代最大的一座寺院。
相国寺每月的初一、十五和逢八都会对外开放。
那时候,相国寺就变成了一个大市场,百姓从四面八方涌来,烧香拜佛的,摆摊做买卖的,闲逛看杂耍的,形形色色,应有尽有,极为热闹。
今天并不是开放日。
不过没关系,王黼这个宰相要想进来,谁敢拦着?
这就是权力的好处。
烧完香,王黼闲庭信步一般在相国寺中闲逛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王黼便来到了大殿连廊。
这里悬挂着一些名人墨宝。
王黼轻车熟路的来到了一首诗前:
万物生乎天地间,荣枯造化皆大观。四时气运无穷尽,天下文章意在先。
这是蔡京留下的。
蔡京的字写得极好,笔法姿媚,字势豪健。
蔡京的诗做得也非常有意境。
但这些全都不是王黼所在意的。
王黼所在意的是,蔡京的落款——司空开府仪同三司中太乙宫使尚书左仆射太尉太师领三省鲁国公蔡京。
——落款越长,说明资历越老职位越高功劳越大。
王黼这一生最佩服的人就是蔡京,最敬畏的人也是蔡京,同样的,最想打败的人还是蔡京。
可要是循规蹈矩,王黼觉得,他可能穷其一生也看不到蔡京的车尾灯。
好在,被王黼碰到了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个天赐良机。
宋神宗当年留下遗嘱:收复燕云十六州者王。
王黼觉得,这个王爵,就是为自己准备的。
君不见,燕京已经奄奄一息了吗?
王黼觉得,只要有一个契机,他一定能说服同样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的赵佶。
就在这时,下人找来,说赵佶急着见他。
王黼不敢怠慢,火速赶往皇宫,面见赵佶。
当王黼听赵佶说,赵佶想要再派兵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他立即表示赞成,然后帮赵佶仔仔细细的分析了一遍形势,并言之凿凿的说,大宋王朝再派兵去收复燕云十六州,肯定能一举收复成功。
赵佶觉得王黼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下定决心,再次派兵去收复燕云十六州。
不过,现在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派谁担任都统制好呢?
可还没等赵佶和王黼商量出来合适的人选,扬州知州蔡翛突然急报:李存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