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埠贵转过头,似笑非笑道:“怎么,傻柱,我还不能送人许大茂一盆花了?”
“是啊,傻柱,邻里邻的,互相帮衬有什么奇怪。”许大茂有些得意凑在花旁闻了闻,“我许大茂为人处世就是比你强,二大爷现在送我盆花怎么了。”
“呦呵,铁公鸡也有拔毛的时候,真是千年难遇。”何雨柱揶揄道:“怎么着,二大爷,见者有份,要不您也送我一盆?”
许大茂不屑道:“傻柱,你也真说得出口。”
“我以前送二大爷土特产,现在二大爷送我盆花,这叫礼尚往来。”
“你说说,你给人二大爷家送什么了,张口就让送你花?”
“你这闲得五脊六兽的,还狗掀门帘子,充什么大牲口。”
“也不看看你那样,有这闲工夫,你怎么不去抢幡儿。”
“许大茂,你他么找死!”何雨柱大怒,手朝两人一指,“还送花?我看你们俩就是投机倒把。”
“可不敢胡说,傻柱,邻里间送点东西怎么就成了投机倒把了。”阎埠贵丝毫不慌,慢悠悠道:“邻里间赠送一些东西,只能说明处的好,就像你以前给贾家带菜一样,谁又说过你投机倒把了?”
许大茂嘴一歪,骄傲的拍着胸口,“就是,你以为谁都给你傻柱似的,忘恩负义。”
“我许大茂人品有目共睹,愿意送我东西的人,多了去了。”
投机倒把,五六十年代最大的口袋罪,曾经过多次修改。
按照文件上精神,大概可以归纳为囤积拒售、买空卖空、哄抬物价,扰乱计划经济的商业行为,都属于投机倒把。
其实按照规定,钓到的鱼,打到的麻雀都是计划外物资,是可以大大方方拿出去买卖的。
只不过凡事就怕较真,计划经济的范畴太大,很多政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根本无法完全按照规定执行。
比如木桶里的一条鱼,你说他是集体起塘后的计划物资,他说是自己钓的计划外物资,实在让人难以分辨。
最后干脆一刀切,形成了‘未经国家许可的私人商业活动,均视为投机倒把。’的规定。
僵硬的规定,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物资定量,每人每户得到的基本都差不多,但各个家里的实际情况却不一样,总会有一些自己用不上的东西或者特别急需的物资。
于是,出现了一个极富年代特色的词语被创造出来。
调剂。
家里有人生病了,想多买点精粮补充营养;快结婚了,先给新娘子做件新衣裳,等等等等,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需求,将那些暂时用不上的东西,跟别人交换自己急需的东西。
这个词更类似以物易物,一般被查到,也不会把其当做投机倒把对待。
阎埠贵跟许大茂底气就足在这,投机倒把总要有金钱交易吧,他们也不是当面给钱,而且刚刚讨价还价声音并不大,还特地选择一个角落。
何况就算那些街坊真听到,除非有什么深仇大恨或者疯了,不然根本不会举报。
谁家都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现在举报是爽快了,以后还怎么跟街坊们相处,真遇上事了,谁还敢帮忙调剂?
唾沫星子都能把人给淹了。
更形象点形容阎埠贵跟许大茂的现在的行为,可以当做‘投之以茉莉,报之以钞票,匪报也~’
何雨柱自然清楚这个道理,其他不说,他手里的食材,也类似这种操作得来的,说投机倒把,单纯是看许大茂不顺眼,想给他添添堵而已。
看他们俩有恃无恐的样子,何雨柱憋着气,冷哼一声,臭着脸一言不发的离开。
难得占着上风的许大茂,也不着急把花搬回去,屁颠颠跟在何雨柱身后,调侃道:“少见啊,傻柱,皮鞋都穿起来了,今儿个是有什么喜事?”
“跟你有什么关系,滚蛋。”
“瞧,急了还,我这不是关心你么,邻里邻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是应该的么。”
“老子用的着你来关心?管好你自儿个吧。”
“我很好啊,你不是看着了,二大爷都送我花了,傻柱,这就叫惠及有因,知道么。”
两人肩并肩踏进中院,彼此间满是毫不示弱的争锋相对。
何雨柱打架自是没的说,打俩许大茂都没问题,嘴皮子方面可差人太远了,没几句话的功夫,言语就变得粗鲁起来。
“成,你想知道,爷爷就告诉你。”站在自家门前,何雨柱嘚瑟道:“孙贼,你柱爷今天相看,晚点你过来,让你奶奶给你包个红包。”
“就你,还有相看的?”许大茂猥琐一笑,“傻柱,别说哥们没提醒你啊,就你这条件,要么找个乡下的,要么就找个寡妇拉倒。”
“将就将就能过就行了,清白人家,谁他么看的上你啊。”
“嘿,许大茂,你他么什么意思。”何雨柱不爽的瞪了他一眼,“爷们现在是八级炊事员,一个月三十五块五的工资,配谁配不上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