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九,邛州临县有地龙翻身之相……动自溪北始,循江二十里,方圆千丈余,及出县则无感,县内暂未有伤亡……”
“邛州地龙翻身……”
公主府书房,姬明昭翻看着自宫中最新送过来的一批奏章,两眉不自觉的便揪拧成了一团疙瘩、
她记着,这好像不是她这三个月以来第一回看到蜀地递上来的折子说当地有“地龙翻身”了——她这少说也看过了足有七回八回。
地龙翻身……地动。
虽说蜀地确乎是自古以来便多有地动,当地百姓甚至都已习惯了这时不时就要自大地纵深之处传来的一次震动……但今年这地动,是不是也忒频繁了点?
这后面……会不会演变成大的、致灾性的地动或山崩啊?
少女迟疑着愈渐紧锁了眉心,少顷转头看向书桌边侍候着她笔墨的圆脸姑娘:“追月,你去把架子上第二列第四排,左数第六本簿子取来给我。”
“是。”追月敛眉,言讫利落地翻来了姬大公主所需的那一部折页。
——姬明昭打从三个月以前,第一次自御书房带回来那一批写满了“散碎琐事”的折子时起,便一直有意识地将各地呈递上来的奏章依照地域与内容细细分了类,并极力从其中提取了一些她觉着或是来日许有用处、或是另有隐忧的消息,又将它们一一编纂成了部只有她自己能看懂的折页册子。
——她记得,有关地动的东西好像是记录在……
啊……找到了……三月初七,锦城地动;三月廿一,邛州动。
四月初二、初四邛州,四月十一邛州,四月十八锦城……五月初六又是邛州。
没两下便翻到了她想要的消息的少女垂了眼,目光中止不住多上了些许凝重。
——如她先前所记着的那样,光是今年自三月至六月十九之间,蜀地便已报上来了多达十余次的“地龙翻身”,且大部分集中在了邛州与锦城一带。
只是每次的持续时间都不长,最严重的,不过震榻了三两座年久失修的土屋——尚未有一次成灾,自然也就没能引起朝廷的关注。
但朝廷没关注,并不代表着这就是不值得人去关注的。
尤其是在这等频次的地动,即便是被放在多震的蜀地,也是十分稀罕了的前提下。
——这种事,总归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姬大公主思索着给那邛州知州批了个“慎防地动”,复沉吟着再度看向追月:“追月,上回青婵来信,说她如今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了来着?她那新开的铺子,是不是离着蜀地挺近?”
“呃……好像也不算很近吧,殿下,属下记得她那新铺子说是开在建昌一带,离着九江倒是不远。”险些被人问愣了的追月懵懂挠头,“不过那边跟着蜀地有大江连着,天气合适的话,走水路应该是比陆路快些。”
“至说生意……青婵上次来信,说她已经把您给她消耗用的那些本钱都赚回来了,咱们如今已开始正式有了盈余——除了头前开的那三家铺子,她这已然在挑选第四、五家铺子的位置,琢磨着培养新伙计了。”
“说来,殿下,这死妮子还真有点那个做生意、搞营生的天赋,这钱赚得,可比田庄那边来得快多了。”提起青婵的生意,追月面上不由晃过一线轻微的艳羡,“——殿下殿下,您先前是怎么看出来她还有这本事的?”
“我是依她的性子推的……毕竟你们几个也算是我一手教养大的,什么人什么脾性,能成多大的事,我心里也还是略微有些数的。”撂下墨笔的姬大公主稍显疲惫地一揉眉心,“她那既已有了盈余,又确定能有入蜀的水路就好。”
“这样,追月,你等下代我给青婵去一封信——叫她把手头准备新铺子的事,暂且放缓一些,先帮我筹备一批要紧物什。”
“好,属下这就动笔——”得了任务的追月答得干脆,一面从兜里翻出她随身带着的纸笔,“您都要青婵帮您筹备些什么?”
“粮食,搭帐篷用的油布。”姬明昭不假思索,“尤其粮食,这东西只要建仓,保存得当少说也能放个三年五年,不怕买多。”
“另外再购置一批能治疗跌打损伤和防治时疫的药材,准备些结实透气的素麻布,榆皮,白矾,再弄几口大铁锅。”
“除了这些,也可以让她再看着自行囤一点粮种,这个量不必大,未必能用上。”
“粮食,油布,药材,麻布榆皮,白矾和铁锅……”追月嘟囔着在纸上速记了两行,写完不禁好奇万般地扬了眉梢,“不过……这些东西,好像都是行军要用的呀。”
“殿下,咱们是从现在起,就要开始筹备着往后行军要用的东西了吗?”
“——大鄢有仗要打?”
“大鄢早晚都要有仗得打的。”姬明昭眸色清浅,“只是我让你们去准备东西,为的不一定就是行军。”
——她是想要防患于未然。
邛州今岁开春以来冒出的小震太多了,她怕那地龙哪日会突然给他们来个大的……且她又不够信任朝廷的这些官员。
朝中,固然有愿意为民请命的好官。
地方,也固然有爱民如子的“父母官”。
但更多人只是寻常的,能干些实事、却也要趁机为自己多求些好处的普通官员罢了。
加上无论何时,这世上也总有些胆大包天的蠹虫……
她不信他们,更不信若真发生地动,朝廷拔下来的钱粮能在第一时间、分毫不少,丝缕不差地被送到灾|||区。
——那些官员们或许不在意差出来的这一时半刻,但百姓们却是半点都耽误不得。
……她还是自己提早准备着一手好了,这种东西,用不上,留着日后充当行军打仗用的口粮倒也不觉浪费;万一用上了,那救的就是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
只是囤的时候得注意一些,不能拿公主府的名义,还是得用着青婵那边商户的名号。
说到这个……她是不是还可以考虑下悄悄说动,或是收服一批商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