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收了七天,陆陆续续的晒干进仓了。
生产队接下来还要收玉米,掰玉米是女同志干的,搬运是男同志干的,而脱粒、连老人和孩子都能干。
因为有玉米手摇脱粒机,非常的省时省力,村民和社员都配合的非常好。
于是玉米也是五天的样子就全部进仓了,而其中没有下过一滴雨,简直稀罕的不行。
“可是我们河里的水却涨了...”有些眼尖的村民还是看出了村里的变化。
“上游流下来的吧?”
“啊?怎么会这样?那雨还会下到我们黄洋大队吗?不会以后都没有雨了吧?”
“这样不下雨等庄稼需要灌溉的时候怎么办?”
社员们讨论纷纷,之前有多庆幸不下雨,现在就有多害怕。
只有知道真相的顾砚青老神在在一点也不担忧,因为他亲眼看到,媳妇可以悄无声息的把即将下过来的雨凝成巨大的水流,直接放到河里。
只要媳妇不再凝聚雨滴,那么大雨该下的时候自然就会下了。
果然第二天傍晚的时候,大雨如期而至,淋湿了黄洋大队这片土地。
村民们高兴坏了,纷纷躲在屋里欢庆,可看那雨势凶猛的样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下来。
如果影响到明天的分粮怎么办呢?
是的,今天生产队刚去交公粮,剩下的明天就可以分给社员了。
可大队长一从公社回来,就冒雨来到顾家,还带着一脸的喜气,“叔,山哥,阿砚呢?还有小娇,把小两口叫出来一下。”
大队长穿着斗笠,来到廊下就脱下,把草鞋往雨里一扔让雨水冲洗干净,还把脚洗净,这才走进顾家。
顾老爷子正跟大儿子煮茶,这是他放牛的时候摘回来自己炒制的茶叶,香浓的很。
只是父子俩已经很久没像今天这般有闲情逸致接雨煮茶了,桌上还摆着家里用鸡蛋和白面自己做出来的糕点。
大队长来的正是时候,顾老爷子对他招手,立刻给他倒茶,“坐下说,尝尝我的手艺。”
顾爸爸见大队长是来找顾砚青跟宋时娇的,立刻让顾慈青去后院找人。
彼时,宋时娇跟顾砚青正在讨论纺织工厂的事情,机器上次已经拉回了一批,还有一批等天气好的时候再去五金厂拉回来。
厂地要找好,还是顾家的偏院,不过只有一个小院的话还装不下一个工厂的规模。
所以其他部门、比如成品仓和也办公室要放到其他小院,反正隔着也不远,管理起来不算难。
宋时娇和顾砚青去看过场地,现在回来画图,看看要怎么布置,还有剑麻和苎麻也可以安排人去采摘了。
秋末冬出,山上的麻也差不多都长老,可以收割采摘了。
两人正提起大队长,就见顾慈青从门口走了进来。
昏暗的灯光在雨夜里显得特别柔和,年轻的夫妻在屋里低头靠近的讨论问题。
屋外的雨声滴答,屋里的笑声也显得非常的温馨。
顾慈青再有勇气结婚,其实就是从宋时娇和顾砚青身上看到了希望,夫妻之间原来也可以这般美好与幸福。
明明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甚至是大哥大嫂的夫妻关系都不错,偏偏她把所有的视线都放到三姐和姐夫身上。
再加上当时的身体不行,顾慈青才绝了结婚的念头。
后来看到宋时娇后又突然醒悟,小哥跟小嫂其实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不是吗?
宋时娇还没嫁进来时,黄洋大队便传出她不好的谣言,但顾砚青还是排除万难把人娶进门。
进门后的事也不少,一大半的村民都不看好小两口,王家人还处处欺负与使绊子。
面对顾家一屋老的老病的病,但宋时娇还是没有退缩,她总是那么优雅,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
遇到麻烦就解决,把生活过得越来越好,如今的顾家大变了模样,全家人的身体都健康了。
嗯,除了瘸子大哥外,不过宋时娇已经在筹备药物,也让顾大哥适当的锻炼与修养,等身体素质达标后就会动手术。
最重要的是宋时娇跟顾砚青的感情,她的小哥简直被调教的太好了,结婚至今就没见他对小嫂子脸红生气过。
说起来以前这家伙的脾气可差了,谁知婚后直接变成小绵羊。
顾慈青从外院走来远远看到这一幕,同时让她信心满满,她相信自己也可以把日常过得好,还有一个温顺疼人的丈夫....
“哥、嫂子,大队长来了,找你们呢。”
顾砚青立刻扶着宋时娇站起来,“我猜他一定是说关于粮食的事。”他心里显然是有底的。
“什么粮食?”大队长可是一字不提,顾慈青可想不出来。
“我的稻谷和玉米颗粒比市面上的还要大而饱满,我想公社应该会拿来当种子,拿其它粮食跟我们交换吧。”
“啊!那我们岂不是吃亏了?”他们明明就拥有更好的粮食,凭什么要跟别人交换。
那种质量差的,口感和味道可都不太好,自然肚子饿时候没有的挑剔,但他们总有选择的权利吧?
特别是顾家,今年绝对是工分最高的那个,毕竟宋时娇为村里开起了作坊,让家家户户变得有钱。
顾砚青笑着摇头,他可一点也不紧张,“那你看大队长来时,是高兴的还是为难的?”
“高兴的跟捡了钱一样。”顾慈青也是一点就通,这就说明大队长来顾家是送好消息的,一定不让他们为难。
“走吧,去看看就知道了。”
果然,等三人来到前院的时候,大队长立刻把喜事告诉了他们。
“公社的意思,可以用多一倍的数量跟我们换良种,主要今年你俩的工分最多,所以我过来问问。
这事可能交易?我反正更喜欢数量多的,人肚子饿的时候啊,哪里考虑粮食味道的事情。”
大队长只想让黄洋大队所有社员都不会饿,自然粮食的数量多多益善。
“我觉得可行,而且还可以少收公社的粮食。”宋时娇第一个说出看法。
大队长一惊,这年头粮食最贵重吧?很多时候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呢,宋时娇为什么说少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