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青山看了看标价,比普通喇叭裤贵了近一倍。
“这价格,在县城能卖出去吗?”
“哎呀,老板,”
老板娘嗔怪地看他一眼。
“好东西不怕价高!你知道这绣花多费工吗?这珠片都是手工缝的!穿出去保证独一无二!”
林素素思考片刻,果断决定。
“每种款式给我来五条。但如果好卖,下次来老板娘得给我优惠。”
老板娘顿时眉开眼笑。
“没问题!我给你名片,下次来直接找我,保证最低价!”
就这样,一家接一家地看,比较质量、价格和款式,他们陆续进了多种服装。
主流款式的喇叭裤、新颖的衬衫、几件连衣裙,甚至还有一些童装。
林素素想着可以给孩子们穿,也可以试试水。
夕阳西下时,两人已经疲惫不堪,但心里充满成就感。所有的预算都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货物,打包成几个大包裹。
“得找地方托运了。”
安青山看着一堆货物,既兴奋又发愁。
按照昨天打听的信息,他们找到市场附近的托运处。
工作人员清点货物,计算运费,开出一张托运单。
“明天上午能发车,大概五天到你们县城。”
工作人员说道,递过去一张托运单。
“凭这个单子取货。”
安青山小心收好托运单。
走出托运处,两人相视一笑,都松了口气。
最大的任务完成了,此刻才感到浑身酸痛,肚子也饿得咕咕叫。
“走,吃点好的去!”
林素素难得大方一次。
“庆祝庆祝!”
他们在市场附近找了家看起来干净的小餐馆,点了几个炒菜和两碗米饭。
等菜时,林素素拿出小本子,开始核算今天的支出和预期收益。
算着算着,她的眼睛越来越亮。
“青山,你猜这批货全部卖出,能赚多少?”
安青山凑过去看本子上的数字,顿时睁大了眼睛。
“这么多?够再进两次货了!”
林素素点点头,眼中闪着兴奋的光。
“这只是开始。我发现海市的商机太多了,关键是找准门路,敢尝试新东西。”
菜上来了,香气扑鼻。
两人吃得格外香甜,不仅因为饿了,更因为心里踏实而愉悦。
吃完饭,天已经黑透。
回旅馆的路上,他们路过一家书店,橱窗里陈列着各种图书和杂志。
林素素突然停下脚步,盯着橱窗里的一本《时装》杂志出神。
“怎么了?”
安青山问。
“青山,你看那本杂志,”
林素素指着一本香港版的《时装》。
“上面肯定有最新的服装款式。要是我们能定期买这种杂志,就能提前知道会流行什么,进货时就有方向了!”
安青山点头。
“有道理!那咱们买几本回去?”
说去就去。
但不巧。
书店已经关门了,他们决定明天再来。
回到旅馆,老板娘正在前台算账,看到他们大包小包地回来,会心一笑。
“进货去了?收获不小啊!”
林素素笑着点头。
“多谢大姐昨天的提醒,帮大忙了。”
老板娘得意地扬扬眉。
“我说的没错吧?海市机会多,但陷阱也多。你们还算精明的,没上当。”
聊了几句林素素安青山这才回了房间。
回到房间,两人瘫倒在床上,虽然疲惫,却兴奋得睡不着。
“素素,我今天一直在想,”
安青山侧身看着妻子。
“咱们是不是太保守了?应该多带点钱,多进点货。”
林素素却摇摇头。
“第一次来,稳妥为主。等这批货卖出,知道什么好卖什么不好卖,下次来就有经验了。”
她顿了顿,眼中闪着光彩。
“而且我发现,进货不是最难的,卖货才是关键。得了解家里那边的人喜欢什么、能接受什么价格。不是海市流行什么,咱们那儿就一定能卖好。”
安青山佩服地看着媳妇儿。
“你说得对。那咱们明天再去逛逛,多看看,多问问,长见识。”
第二天,他们没有再去批发市场,而是在海市的商业区闲逛,观察各种店铺的装修、陈列和经营方式。
林素素特别留意服装店的橱窗陈列和店员如何推销产品,看得津津有味。
在一家精品服装店前,她驻足良久,观察店员如何向顾客推荐搭配,如何介绍面料和做工。
“看来的确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好货不仅料子好,做工细,销售方式也不一样。咱们回去卖货时也得学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