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历史 > 杂论对话 > 第116章 儒术反面

第116章 儒术反面(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谶龙 我在天庭做灵官 全网黑的顶流有个千年前的小祖宗 呀!京圈大佬竹马终于回心转意了 异人倾煞 姐妹恋 重生蓦然回首 民国佳人之摇曳生姿 在古代讨生活的这些年 抢鬼子的武器虐鬼子

儒术诘难录

卷首·稷下激辩

丙辰孟冬,诸子聚于稷下学宫。霜风卷地,檐角铜铃作响。忽闻墨者墨离拍案而起:"世人皆道孔孟为万世师表,吾观其术,实乃腐儒空谈!所谓仁义道德,不过虚言惑众,误国误民久矣!"此言一出,满座哗然,法、道、墨、名诸家各执己见,遂展开万言诘难。

一、空言之弊:德治无实之祸

墨离引《墨子·非儒》开篇:"孔某深虑同谋以奉贼,劳思尽知以行邪!"继而怒斥:"观《论语》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纯系痴人说梦!昔宋襄公拘于'仁义',泓水之战不击半渡之敌,终致国破身亡;明崇祯帝日读《四书》,满口忠君爱国,却因国库空虚,无钱剿匪,终吊死于煤山。此非《韩非子》'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时而至'?空谈道德,焉能救国?"

法家申不害抚剑冷笑:"儒家以'克己复礼'治国,恰似以绳缚虎!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以刑赏明法,使秦十年而强;反观鲁国恪守周礼,三桓专权,国势日衰。《商君书》云'仁义不足以治天下',诚不欺我!今观儒生,高谈'大同'而不知实务,恰似《庄子》所讥'明于知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二、误国之证:空谈致乱之鉴

纵横家苏代展开舆图:"诸君试看!西晋以'孝治天下',满朝皆诵《孝经》,却纵容门阀兼并,终酿八王之乱;南宋朱熹理学盛行,士人醉心'存天理,灭人欲',而武备废弛,崖山蹈海。此非《盐铁论》'儒者高谈,不切世务'之铁证?更可笑者,明万历年间,群臣以'仁政'为由阻挠矿税改革,致国库枯竭,外敌乘虚而入,此等腐儒,实乃国之蛀虫!"

兵家吴起掷出竹简:"《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然儒家视兵为凶器。北宋范仲淹'先忧后乐',却难改重文轻武积弊;文天祥精研理学,临难却无破敌之策。反观管仲'作内政而寄军令',范蠡助越灭吴,皆以实务救国。儒家空谈'礼义',致使武备废弛,外敌环伺,此非《荀子》'国弱不禁敌,兵弱不格众'之祸?"

三、害民之实:虚礼苛民之罪

农家许行愤然道:"儒家口口声声'民为贵',实则视民如刍狗!《礼记》载'礼不下庶人',却以繁文缛节苛责百姓。婚丧嫁娶皆有定制,稍有不合,便斥为'非礼'。更以'三纲五常'禁锢人性,女子缠足、守节,男子皓首穷经,此非《韩非子》'重赋敛,多兑道,下怨上矣'?吾观其术,名为爱民,实为害民!"

杂家吕不韦抚须冷笑:"儒家倡'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视商贾为末流。然齐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终成霸业;反观鲁国抑商,民贫国弱。《管子》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儒家本末倒置,空谈道德而轻实务,致使百姓饥寒交迫,此非《孟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之耻?"

四、辩儒之术:虚妄无据之谬

名家公孙龙持笏而辩:"儒家立论,多有逻辑之谬!孔子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却删《诗》《书》,定《礼》《乐》,自相矛盾;孟子言'人性本善',却又需'教以人伦',岂非悖论?更以'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自诩,此等妄言,恰似《庄子》'井蛙不可语于海'!若以其术治国,犹使瞽者引舟,必溺于深渊!"

道家列子仰天长叹:"儒家强行为天地立'道',恰似《道德经》所云'大道废,有仁义'。尧治天下,百姓无知无欲;自儒家倡道德,天下纷争四起。汉初无为而治,民殷国富;武帝独尊儒术,国力日衰。此非《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明证?"

五、定论:务实救国之道

辩论至漏下四刻,星斗横天。杂家吕不韦总结道:"儒术之弊,在于'虚'与'迂'。治国之道,当如《吕氏春秋》'因时变法',取各家所长:法家明法,兵家强兵,农家富国,墨家利民。昔管仲相齐,'俗之所欲,因而予之',此务实之典范也!"

众人齐声应和,遂共拟《黜虚务实十策》,从法治、军事、经济、民生各方面立论。窗外寒鸦惊起,东方既白,这场跨越千年的思想激辩,恰似惊雷破空,警醒世人:治国安邦,当以实务为本,莫被虚言所惑。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回到大宋 暗涌:血绣春刀录 庆熙风云录 不第河山 开局流放:从罪囚营杀到天下之主 封疆悍卒 杂论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