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沈素心便带着户部调拨的两名书吏,准时出现在了内承运库的门口。
内承运库,坐落在紫禁城深处,守卫之森严,比皇上的寝宫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公公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模样,热情地将沈素心迎了进去。
“沈大人,您要的账册,咱家都给您备好了!一本都不少!”
他领着沈素心,走进了一间巨大的石室。
石室内,一排排巨大的黄花梨木书架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数不清的账册,从封面到纸张,全都崭新如一,墨迹清晰,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就。
王公公拍着胸脯,一脸自豪地说道:“沈大人,您随便查!我们内承一向规矩严明,账目清晰,保管您查不出半点差错!”
沈素心没有说话,只是随手抽出一本,翻看了几页。
她身后的两名户部老书吏,更是当场就惊呆了。
他们跟账本打了一辈子交道,还从未见过如此“干净”的账!
每一笔收入,都有来源。每一笔支出,都有去向。数字精准,条目清晰,互相之间引证勾稽,完美得就像一件艺术品!
这哪里是账本?这分明是教科书!
“怎么样?沈大人?”王公公脸上的笑容,愈发得意。
沈素心缓缓合上账册,点了点头,“很好。”
“但是……”她话锋一转,“账目,做得太干净了,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王公公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
沈素心没理他,直接下令道:“把所有账册,全部搬到金库里去!我要一本一本,慢慢核对!”
此言一出,王公公和一众太监的脸上,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但王公公很快便恢复了镇定,抚掌笑道:“好!沈大人果然认真负责!来人,按沈大人的吩咐办!”
“为了防止外人打扰大人查案,也为了……保护大人的安全,”王公公笑得像一尊弥勒佛,“在大人查完之前,任何人,不得出入金库!”
“哐当——!”
一声巨响,金库那扇由精钢打造、厚达半尺的巨大闸门,缓缓落下。
将沈素心和那两名书吏,连同那堆积如山的“完美”假账,彻底锁死在了这座密不透风的黄金囚笼之中!
“公公,这……”一名小太监不解地问道。
王公公看着紧闭的闸门,发出一阵阴冷的笑声。
“那姓沈的不是能算吗?好啊!就让她算!这三千七百本假账,环环相扣,就算是神仙来了,也别想查出问题!本公公倒要看看,她怎么出来!”
他就是要用这种方法,把沈素心活活逼疯,累死!
金库内,那两名户部书吏看着眼前堆积如山、却又无懈可击的账本,脸上写满了绝望。
“沈……沈大人,这可怎么办啊!我们被困死在这里了!”
“是啊!这些账,根本查不出问题的!”
然而,沈素心却异常平静。
她甚至都没有再去碰那些账本,只是走到墙边,静静地看着墙上的一副《舆地全图》。
“两位大人,”她忽然开口,“你们说,一个地方,有没有可能,南门在下雨,北门却在出太阳?”
两名书吏一愣,下意识地答道:“当然不可能!除非是……”
“除非是,记录天气的人,在说谎。”沈素心替他们说完了后半句。
她猛地回头,那双眸子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账本的数字可以伪造,但人心,却无法伪造!一个人说谎,会有一个漏洞。一千个人一起说谎,那就会有一千个无法弥补的漏洞!”
说完,她快步走到账堆前,根本不看里面的数字,而是飞快地翻阅着每一本账册末尾的“附注”!
那里,记录着每一天记账时的天气、人事、杂闻。
一炷香后。
她猛地从两本相隔甚远的账册中,各抽出了一页!
“找到了!”
她将两页纸并排放在桌上,冷笑道:“嘉靖三十四年,六月初三。内库南门采买记录,附注:‘天降大雨,道路泥泞’。”
“同日,北门器物核销记录,附注:‘天气晴好,日头毒辣’!”
“两位大人,你们说,这到底是天在说谎,还是……人在说谎?!”
两名书吏看着那两条截然相反的记录,瞬间恍然大悟,惊得目瞪口呆!
谁能想到,查账,还能这么查?!
就在这时,“哐当”一声,金库大门被打开了。
王公公带着一群太监,满脸嘲讽地走了进来,准备欣赏沈素心的绝望。
“沈大人,查得怎么样了?可有什么发现啊?”
沈素心头也不抬,只是将那两页纸,轻轻推到了他面前。
“王公公,我倒是想请教您一下,这六月初三的京城,到底是哪位龙王爷,在南城布雨,北城晒盐呢?”
王公公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
他看着那两条记录,额头上,瞬间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沈素心竟然会从这种匪夷所思的角度,一眼就看穿了所有假账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