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姝能在村里停留的时间不多,冯伯还在休息,她就先把要用的人手安排好。
村里统共三十一户人家,一百二十三口人。沈云姝先让田叔把大家都聚到了屋子前。
像小枣子这样八岁以下的孩童有十个左右,他们太小了,能帮着捡捡柴火就行了,其他任务暂时承担不了,就不考虑了。
剩下的分成男女两拨。豆腐作坊是村里重要收入来源,不能停,沈云姝问阿金需要多少人手。
“......姑娘不用顾虑咱们,大不了少睡一会,早点起来干,咱们都做熟了,天亮就能干完。不耽误牛的事。就是外头跑的人手没法省,我和秋娘得跑城里,周大他们跑外村。”
“好,豆腐该怎么卖还得怎么卖,这个就照以前的安排来。”沈云姝道。
阿金点头,招呼了秋娘和几个年轻后生站到了旁边。
沈云姝又和田叔说了几句,田叔喊了一连串名字,他们也站到了一边。李大爷也在其中。
他的腿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还不能使大力气,撑着拐杖能自己行走。
这些是平时干地里活计的,人数最多,有三十多人,男女都有,都是壮劳力。一要种旧田,二来开垦新田,还有那么多菜地果树,要保证沈云姝那里的用度,平日要精心打理,人手少不了。
另外,李大爷同几个妇人以及几个十二三岁的孩子则是负责照顾村里鸡鸭猪羊的。
田婶那头也喊了几个妇人出来。一整个村子每天的两顿饭食做起来也不轻松,五个年纪稍大的妇人再带几个孩子打下手,差不多能忙活过来。
还再除去几个田叔的学徒,剩的的几十人里就可以安排专门养牛的人手。
首先是饲料问题,二十几头牛全靠买饲料成本太高,不如自己种。荒地也可以利用起来,如今又恰逢土地开冻,正是撒种好时机。
这事不难,田叔喊了三户人家十口,带着猪草的份先种五十亩。牛爱吃的具体牧草种类什么之后再听听冯伯的意见。
阿金说豆腐作坊每天产出的豆渣有上百斤,也可以添在饲料里。豆渣富含蛋白质,倒是个好主意,也省的村里人天天吃豆渣饭。沈云姝自然没意见。
饲料的问题就暂时这样安排。
接着就是牛舍。要想牛不生病,牛舍就要保持干净。沈云姝不懂养牛,但想来这是不会错的,田叔也喊了一对夫妻每天专门清理牛舍。
接着就是平时牛的照顾。
冯伯会在村里待上几个月,在这期间要尽可能多地跟他学习养牛的知识还有挤奶的技巧。恰好村里有几个家里曾经养过牛的,沈云姝就挑了五个人出来,年纪有大有小,再搭几个半大孩子帮着放牛,就差不多妥当了。
剩下的人中,沈云姝让田婶挑了两个手脚干净麻利的妇人跟着她学加工黄油。
另外再安排几个人负责每日来回城里送东西。这样一来,村里就得专门配一辆骡车,而牛奶加工也得弄个作坊。
娘说的没错,花钱的地方一个又一个地冒出来,她们今年只怕也存不下钱。
还有这些牛,都是魏骁掏的腰包。沈云姝给他打了分期还款的欠条,虽然前者不以为意,但她肯定要说到做到的。
还有些剩下的人,田叔想着沈老爹的话,组了两队负责村子的巡逻。
鸡鸭要防黄鼠狼,猪牛羊则要防着贼。今天这一出太打眼,保不齐有人动歪脑筋。
事情分配好,再问过大家都没有意见后,明日起就照这个安排。
这头结束,冯老伯恰好歇好,从屋里出来。沈云姝把牛舍那边的人手安排告诉了他。冯伯对这效率显然很满意,让她放心,自己一定会好好教的。
冯伯说牛最爱吃苜蓿和孚草,但这两样东西一亩地没多少,最好再种些甘蔗草玉米草,产量高,牛也爱吃。
这几种草在汴城随处可见,显然能种,而且生命力强。种一棵能长一片。
田叔立刻带着人准备到处搜罗挖些回来,这两天抓紧时间种上,沈云姝和挑出来的人跟着冯伯去了牛舍。
牛舍里时刻有人在,这会牛都还在吃草。根据冯伯说的,这些大家伙每天都要吃五六十斤的鲜草,十斤干草。如果加些豆渣,草可以相应少吃点,但无论如何都算得上大胃王。
虽然沈云姝提前买了一墙角几千斤的饲料,但用不了多久就能吃完。
沈云姝觉得她可能得让沈老爹给她找找稳定的饲料货源了。否则,这些牛能把村子都吃秃噜皮了。
冯伯带着她们再次检查了每天牛的状态,然后取来一个木桶,开始向他们演示挤奶的手法。
这东西动作不难,只是一来要克服心理障碍,二来动作力道要恰当,不然母牛吃痛,万一来个一脚可吃不消。
沈云姝挑出来的五人不论老少都听得仔细,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些东西在外头是没有人会教你的,学到了就是门手艺。
大致演示完毕,冯伯还让每个人尝试一下,但大家都有些犹豫,怕自己动作生疏,弄伤了母牛。脸嫩的则是有些不好意思。恰好挤牛奶这事,沈云姝之前参加培训课程也尝试过,其实挺简单的,因此她自告奋勇第一个上去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