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把钢笔帽扣回笔杆时,金属碰撞声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格外清脆。
系统界面的蓝光映得他眼底发亮,流程图上“绕过财政厅备案”“省政协内部特批”几个关键词像烧红的铁钉钉在视网膜上。
他屈指敲了敲屏幕,周正平的名字被红框圈着,像个靶心。
“擅长权术,惯于幕后操控,与王副区长是大学同窗。”系统“人性图谱”的标注在脑海里滚动。
林昭摸出手机,屏幕亮起时,苏绾的微信头像跳出来——她刚发了张咖啡杯的照片,杯壁凝着水珠,配文:“三点,蓝山咖啡,靠窗第二桌。”
他把流程图截图发给苏绾,附加一条语音:“按计划,合规咨询的由头,重点套行程和往来记录。”发送键按下的瞬间,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卷起,扑在玻璃上沙沙作响。
咖啡厅的冷气开得很足。
苏绾把真丝衬衫的袖口往上卷了卷,露出腕间细银链,那是她谈判时的习惯动作——既显得随意,又藏着点不经意的精致。
她望着玻璃门映出的倒影,栗色卷发在肩后垂成温柔的弧度,直到穿藏青西装的男人推门进来,镜片后的目光在她脸上多停了两秒。
“陈秘书。”苏绾起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对方递来的手,“久仰。”她的香水是橙花混着雪松,清淡却有侵略性,正合“律所合伙人”的气场。
陈秘书坐下时,公文包放在腿上,脊背绷得笔直。
苏绾把伪造的项目书推过去,封皮是厚实的羊皮纸,烫金的“新能源技术研发专项基金申请”在灯光下泛着暖光:“我们有位客户想申请省政协的扶持基金,听说最近审批收紧?”
陈秘书的手指在项目书上顿了顿,抬头时镜片后的目光多了丝探究。
苏绾适时笑了笑,指尖绕起一缕发尾:“您别误会,我们就是想提前理清楚流程——毕竟客户是明远集团的合作伙伴。”
“明远?”陈秘书的喉结动了动,低头翻项目书的速度明显加快。
苏绾盯着他的虎口,那里有圈淡青的印子,像是总按计算器留下的。
“最近确实紧。”他合上书,推回桌面时指节敲了敲“技术研发”四个字,“委员亲自把关,材料得更细。”
苏绾的心跳快了半拍,面上却只露出恍然大悟的模样:“那我们得把专利清单再补全。”她从包里摸出录音笔,“您看,能留个联系方式吗?有问题方便请教。”
陈秘书的手机突然震动,他低头看了眼消息,指尖在桌下快速敲了两下——这是系统“人性图谱”里标注的“警惕时的习惯性动作”。
苏绾立刻收回录音笔,轻笑一声:“瞧我,太急了。”她抽出张名片,背面用细笔写了个“晚八点,云顶茶社”,“您要方便,晚上喝杯茶?我让司机送您。”
陈秘书把名片收进西装内袋时,苏绾注意到他袖口露出半枚翡翠袖扣——和周正平上周出席慈善晚会时戴的那对,纹路一模一样。
青阳区政府顶楼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沈清欢的笔记本上割出一道道金线。
她整理区长办公桌上的文件时,指尖突然顿住——“廉政试点成果汇报提纲”的第三页,“试点项目资金使用规范”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旁边批注着“突出自查成果,弱化外部审计”。
她的呼吸轻得像片羽毛。
上个月跟着区长去社区调研时,那位因拆迁款被挪用而住院的老人拉着她的手说“闺女,帮我看看账”的画面突然涌上来。
沈清欢摸出手机,镜头对准提纲时,指腹在快门键上停了三秒——这是她和林昭约定的“紧急信号”。
照片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刚响,走廊传来脚步声。
她迅速合上文件夹,转身时撞翻了桌上的茶杯,褐色茶渍在“资金使用规范”那页晕开,像朵畸形的花。
“小沈?”区长推开门,目光扫过她泛红的耳尖,又落在水渍上,“收拾完去打印室拿份新文件。”
沈清欢弯腰擦桌子时,瞥见提纲最底下压着张便签,字迹是王副区长的:“周老说,汇报要‘漂亮’。”她把便签塞进袖管,指尖掐得泛白。
顾轻语的电脑屏幕映得她眼底发青。
银行流水的数据在Excel表里滚动,她把“清风文化”和“明远控股”的转账记录筛了又筛,终于在凌晨两点十七分的条目上停住——5800元,附言“资料费”;凌晨三点零五分,3200元,附言“快递费”。
“这他妈的是摩斯密码吧?”她抓起手机拨给林昭,指甲在桌沿敲出急雨般的声响,“频率太规律了,小额、深夜、附言全是鬼扯的名目。”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林昭的声音带着点低笑:“他们在传递信号。”
“什么信号?”
“我们逼近核心的信号。”林昭的声音突然沉下来,“轻语,把这些记录按时间顺序标红,明天带到汇报会。”
顾轻语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时间戳,突然想起上周在拆迁现场,林昭蹲在废墟里捡出半本记账本的样子——当时他说:“最脏的秘密,往往藏在最破的纸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