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分,林昭案头的咖啡已经凉透。
他盯着手机屏幕上省纪委发来的确认短信——"已启动涉案企业调查程序",指节在桌沿轻轻叩了三下。
系统在视网膜上投射出的红色倒计时刚刚归零,与他昨夜根据"危机预警"调整的行动时间分毫不差。
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主任推门进来时,衬衫下摆还塞得歪歪扭扭:"小林,市纪委的车已经进区政府大院了。"老人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亮得惊人,"我刚才在电梯里碰到张律师,她说听证会九点准时开始。"
林昭起身整理领带,指尖在喉结处顿了顿。
父亲遗留的钢笔别在衬衫口袋里,笔帽上的划痕在晨光里泛着暗哑的光——那是他高中时偷偷拿去刻"清"字留下的。"赵主任,麻烦您把昨天整理的物资需求清单再核对一遍。"他从抽屉里取出密封好的文件袋,"等会儿听证会需要数据支撑,我让小沈半小时前送过去了。"
"知道。"赵主任接过文件袋时,指腹擦过袋口的骑缝章,"你小子,连章都盖了三重。"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刚才路过茶水间,听见小王说李会计在你办公室等。"
林昭脚步微顿。
李会计?
那个总把碎发别在耳后的中年女人,昨天散会时还攥着财务报表发抖,此刻却坐在他的皮椅上,膝盖上压着个褪色的帆布包。
见他进来,她猛地站起来,帆布包"啪"地掉在地上,露出半本硬壳笔记本。
"林...林科员。"她弯腰捡本子时,发梢扫过他的裤脚,"我...我昨晚翻出了这个。"笔记本封皮沾着咖啡渍,内页边缘泛着黄,"这是19年疫情初期的备用账本,李主任让我记两笔账,说'上面有交代'。"
林昭蹲下身,指尖掠过某页右下角的铅笔印——是李会计特有的记账符号,每个数字末尾都点个小圆点。"为什么现在拿出来?"他没接本子,目光锁着她发红的眼尾。
"我女儿要考公务员了。"李会计喉结动了动,"政审表上要填直系亲属无犯罪记录。"她把本子推过去,指甲盖因为用力泛着青白,"里面夹着李主任的批注,是他亲笔写的'虚增30%采购量'。"
走廊突然响起尖锐的警笛声。
李会计浑身一颤,抓起帆布包就要走,又回头补了句:"我...我把扫描件发你邮箱了,原本子你们留着。"门关上时,她的高跟鞋声像是敲在绷紧的琴弦上,一下比一下急。
林昭打开笔记本,第三页果然掉出张便签,墨迹晕开成模糊的"明杰"二字。
他摸出手机拍了照,刚要加密发送,系统提示音在耳边响起——【检测到关键证据,建议同步至纪检组专用邮箱】。
他快速操作完,抬头正看见顾轻语抱着相机冲进来,发梢还沾着晨露。
"头版定了!"她把相机往桌上一放,屏幕里是排版好的报纸样稿,标题《防疫物资去哪儿了?
》用加粗黑体标出,"我找数据部做了对比图,2020年采购量是实际需求量的1.8倍,今年更夸张。"她忽然压低声音,"刚才在楼下碰到省纪委的人,他们问我有没有拍到李主任收礼的照片。"
林昭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半秒。
顾轻语的相机从不拍无准备之仗,他早该想到,那个暗访黑网吧时能藏微型摄像头在发簪里的姑娘,怎么会漏掉关键画面。"下午三点,把照片刻成光盘送赵主任办公室。"他说,"记得用防拷贝的盒子。"
"明白。"顾轻语抓起相机要走,又转身从包里掏出个保温桶,"沈姐熬了南瓜粥,说你昨晚又没睡。"她晃了晃保温桶,"热的,喝完再去听证会。"
九点钟的听证会现场,张律师的高跟鞋声在礼堂里格外清晰。
她站在投影仪前,白色西装裤线挺得像把刀:"下面展示第三组证据——云兴贸易2022年11月15日的银行流水。"屏幕上跳出转账记录,"这笔58万的预付款,与青阳区物资采购中心同日划出的款项完全吻合。"
"反对!"主辩席上的企业律师拍桌,"这只是时间巧合!"
"那我们请证人。"张律师推了推金丝眼镜,目光扫过旁听席,"陈总,麻烦你说说,这笔钱对应的采购合同,为什么没有验收单?"
陈总从第二排站起来。
林昭注意到他左手小指在抖——那是昨晚签投资协议时被陆明鸢按在合同上留下的红印泥,此刻还没擦干净。"合同...是李主任让我们签的。"陈总声音发颤,"他说'走个流程',物资根本没进仓库。"
旁听席炸开一片议论声。
主审官敲了敲法槌,正要说话,右侧突然传来尖锐的女声:"我有补充!"
林昭转头,看见个穿藏蓝西装的女人站起,是明远集团的法务总监。"我们调取了明远物流的运输记录。"她点开U盘,"2022年11月至2023年3月,青阳区申报的12批防疫物资,实际只有4批进入区级仓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