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青阳区政府办公室的百叶窗,在林昭的桌面投下细碎的金斑。
他揉了揉发涩的眼睛,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还亮着,屏幕上"绿色金融投资机构名录"的文档停在第12页——昨晚系统推送的"商业资本对接"模块里,这家叫"云杉资本"的机构标注着"新能源+旧城改造双赛道适配度92%"。
"小林,早啊。"赵主任抱着搪瓷杯推门进来,杯口飘出的茉莉花茶香混着油墨味,"昨晚那报告我又看了三遍。"他把文件往林昭桌上一放,封皮上"关于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参与旧城改造的建议"几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张局长今早刚给我打过电话,说下午三点让你带着方案去他办公室。"
林昭手指在桌沿轻轻叩了两下。
系统光屏在视网膜上闪过一行字:"赵正华(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当前信任度87%,建议强化专业形象。"他起身时特意整理了下皱巴巴的衬衫领口——这是沈清欢上周悄悄塞在他抽屉里的,说是"见领导总得像回事"。
"主任,我在方案里加了风险共担模型。"他翻开报告第二部分,激光笔光点落在"政府引导基金占比30%"的条目上,"云杉资本那边我今早联系过,他们对'政策试点'四个字很敏感,特别问了咱们区的执行权限。"
赵主任的茶杯顿在半空。
这个在官场浸淫二十年的老科员最清楚"权限"二字的分量——上回开发区烂尾项目就是卡在市发改委的审批章上。
他推了推花镜,镜片后的目光突然锐利起来:"你怎么说的?"
"我说青阳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林昭的声音轻,却像根细钢丝绷着,"系统...不,我查过近三年的政策文件,省厅去年发过28号文,明确支持二级行政区在民生项目中探索市场化路径。"
赵主任突然笑了,茶盖磕在杯沿发出清脆的响:"你小子,倒真把政策当菜谱翻了。"他拍了拍林昭肩膀,转身时白衬衫后背沾着没拍掉的粉笔灰——那是今早他去给新入职的公务员讲公文写作留下的。
办公室的座机在这时炸响。
林昭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陆明鸢特有的甜腻尾音:"林科员,明远集团研发中心新到了台德国进口的光谱分析仪,听说你对新能源产业成本核算挺感兴趣?"
林昭望着窗外被风掀起的银杏叶。
系统光屏弹出陆明鸢的人性图谱:"核心诉求:明远集团在旧城改造中获取优质地块;性格弱点:骄傲于商业敏锐度,厌恶被敷衍。"他捏着话筒的指节微微发紧:"陆小姐这是要考我?"
"考你倒不至于。"电话那头传来翻文件的沙沙声,"只是听说云杉资本的人下午要跟区里谈,他们的投资经理我在达沃斯论坛见过——"尾音突然放软,像猫爪挠过心尖,"林科员就不好奇,他们更看重政府背书,还是企业兜底?"
林昭盯着桌上陆明鸢留的名片。
背面"3号地块容积率可谈"的铅笔字被他用橡皮轻轻擦过,只余淡淡痕迹——像极了政商博弈里那些不能摆上台面的默契。"下午三点我有会。"他说,"晚上七点,老地方咖啡厅?"
挂了电话,系统提示音在耳蜗里轻响:"检测到陆明鸢情绪值波动+15%,当前好感度62%。"林昭扯了扯领带,突然觉得办公室的暖气太足。
下午的局长办公室飘着陈年老茶的霉味。
张局长的保温杯搁在《云州市年度经济白皮书》上,杯底压着半页"旧城改造资金缺口"的批注。
林昭把方案推过去时,注意到局长右手小指戴着枚翡翠戒指——和上周被双规的城建局王副局长那枚,雕工一模一样。
"风险共担?"张局长翻到第三页,浓眉皱成个疙瘩,"要是社会资本中途撤资,群众堵政府大门的事你负责?"
"所以我建议设立专项引导基金。"林昭点开随身携带的U盘,投影仪在墙上投出柱状图,"政府出30%,社会资本70%,但收益分配时政府只拿15%。
资本图利,咱们图稳。"他顿了顿,又补了句,"系统...云杉资本的人说,这种模式在江浙试点过,纠纷率比纯政府主导低40%。"
张局长的手指在桌面敲出断续的节奏。
窗外传来麻雀的叽喳声,林昭听见自己心跳如鼓。
系统突然弹出"危机预警":"目标人物(张局长)血压升高12%,建议切换数据维度。"他迅速翻到附录页,指着"群众满意度预测模型"说:"如果改造提前半年完成,根据区统计局的抽样调查,居民对区政府的满意度能提升23%——这对年底的绩效考核..."
"够了。"张局长突然合上文件,林昭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但下一秒,局长把文件递给秘书:"拿去印二十份,明天上午开常委会。"他抬眼时,翡翠戒指在阳光下泛着幽绿的光,"小林,你这个方案...有点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