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早在千年前,这片黄河口独有的植物,就已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其中唐代大诗人李欣与白居易的吟咏,更是将柽柳的美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读来便能想见其风姿。
李欣向来对自然景致有着细腻的感知,当他邂逅柽柳时,便忍不住津津乐道,在诗中写下 “爱君双柽一树奇,千叶齐生万叶垂” 的佳句。
这 “奇” 字,正是李欣对柽柳最直观的赞叹。
试想千年前,李欣或许也如我此刻一般,站在两棵相依的柽柳前,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两棵柽柳枝干相依,枝叶繁茂得超乎想象,“千叶齐生” 四字,将柽柳枝叶蓬勃生长的姿态描绘得淋漓尽致 —— 无数片嫩绿的叶子从枝干上同时冒出,密密麻麻地覆盖住枝头,没有丝毫空隙;
而 “万叶垂” 则勾勒出叶片的柔美,长长的叶片顺着枝干向下垂落,风一吹,便如绿色的流苏般轻轻摇曳,灵动又飘逸。
再往后读,“攒青蓄翠阴满屋,紫穗红英曾断目” 更是将柽柳的色彩与意境推向极致。
“攒青蓄翠” 四字,像是在眼前铺开了一幅浓绿的画卷 —— 柽柳的绿不是单调的浅绿,而是汇聚了深浅不一的青色与翠色,叶片层层叠叠,将绿意积攒起来,形成浓密的树荫。
若将这样的柽柳栽在屋前,那树荫便能将整间屋子笼罩,夏日里坐在屋内,便能享受这份清凉,何等惬意。
而 “紫穗红英” 则为这幅绿画卷添上了亮眼的色彩:
紫色的花穗与红色的花苞点缀在绿叶间,不似牡丹那般艳丽夺目,却有着独特的雅致,让人看一眼便难以移开目光,“曾断目” 三字,足见李欣当年为这紫穗红英所倾倒的模样,仿佛连目光都被这景致牢牢吸引,舍不得离开。
相较于李欣对柽柳形态与色彩的细致描摹,白居易对柽柳的赞美则更侧重于其品性,他在诗中开篇便称柽柳 “有木名水怪,远望青童童”,先给柽柳起了个别致的名号 “水怪”,暗合其常生长于湿地、水边的特性。
而 “青童童” 三字,又勾勒出柽柳远望时的模样 —— 一片青葱翠绿,像一群身着绿衣的孩童整齐站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瞬间让柽柳多了几分可爱。
接着,白居易细致描绘柽柳的外形:“根株非劲梃,柯叶多蒙茏”,坦诚柽柳的根茎并非那般刚劲挺拔,枝叶却格外繁茂浓密,蒙茏的绿意透着蓬勃的生命力;
“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 则将柽柳与松柏作比,它的色彩如柏树般苍翠欲滴,树皮却如松树般布满鳞片状的纹路,粗糙却坚韧,这一对比,既突出了柽柳的独特,又暗示了它与松柏相似的品性。
于是便有了 “为同松柏类,得到嘉树中” 的赞叹 —— 正因为柽柳有着与松柏相近的坚韧,才得以跻身 “嘉树” 之列,被人们珍视。
而 “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
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 四句,更是将柽柳的坚韧刻画得入木三分。
白居易看到柽柳的枝条虽柔弱,不足以承受大雪的重量,长得稍高些又常受狂风侵扰,可即便如此,它在雪中被压弯后仍能重新挺立,在风中被吹得东倒西歪后仍能恢复原状。
这份 “压还举”“西复东” 的倔强,不正是柽柳面对困境时的真实写照吗?
最后,白居易写道 “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
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既肯定了柽柳的柔美不输杨柳,又点出它虽叶落早于梧桐,却有着最可贵的品质 —— 树干中心无蛀虫,内里干净坚韧。这份纯粹与坚韧,正是白居易喜爱柽柳的缘由,也让读者对柽柳多了几分敬佩。
千年后的今天,当我站在黄河口的柽柳林前,重读李欣与白居易的诗句,才真正读懂了诗中的深意。
那些文字不再是纸上的符号,而是化作了眼前这一棵棵柽柳的模样 —— 有千叶齐生的奇美,有彩翠紫穗的艳丽,更有雪压不弯、风吹不倒的坚韧。
两位诗人用笔墨为柽柳写下了不朽的赞歌,也让这份属于黄河口的独特之美,跨越千年,依旧动人。
寒冬的余韵还未完全消散,春姑娘已迈着轻盈的脚步悄然降临黄河口湿地。
她像一位温柔的使者,用轻柔的声音在柽柳林上空轻声呼唤。仿佛听到了这亲切的召唤,整片柽柳林都苏醒过来,争相脱去了严冬强加给她们的灰褐外衣 —— 那是冬日里为抵御寒冷而披上的暗沉铠甲,如今已完成使命,被春风轻轻拂去。
原本光秃秃的树干上,不知何时抽出了鲜红柔软的枝条,像无数条细密的红绸带,从枝干顶端垂落下来。
走近细看,那红色并非浓烈的大红,而是带着几分娇嫩的浅红,透着勃勃生机。
更令人惊喜的是,纤细修长的枝条上,缀满了粉嫩碧绿的芽苞,它们米粒般大小,紧紧贴在枝条上,像是一个个沉睡的小精灵,正等待着合适的时机绽放。
有的芽苞已经微微裂开一道小口,露出里面更浅的绿色,仿佛下一秒就要抽出嫩绿的叶片;
有的则依旧紧紧闭合,积蓄着力量,准备在某个温暖的清晨,给人们一个意外的惊喜。
微风吹来,带着春日特有的暖意,拂过整片柽柳林。
鲜红的枝条儿随风摇曳,姿态轻盈又柔美。
它们时而向一侧倾斜,像是在向春天鞠躬致意;
时而又轻轻摆动,宛如少女飘动的裙袂,在微风中划出优美的弧线;
仔细看去,枝条舞动的模样,又像少女婀娜的舞姿,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灵动与活力。
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红色的枝条与粉嫩的芽苞上,为它们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让这片柽柳林更显明媚动人。
此时的我,正站在高高的了望塔上,将这春日美景尽收眼底。
清晨时分,他看着一轮红日从长河尽头缓缓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黄河水面上,将原本浑黄的河水染成了金色,像是一条铺满黄金的大道,向着远方延伸。
那一刻,他心中豪情万丈,仿佛自己也随着这朝阳与长河,拥有了无限的力量,想要向着更远的目标前进。
当目光转向黄河入海处,看到 “黄龙” 扑向大海的壮阔景象 —— 浑黄的黄河水与碧蓝的海水激烈碰撞,却又和谐交融,形成泾渭分明的界线。
我的心境渐渐平静下来,过往生活中的烦恼与不顺,在这大自然的磅礴力量面前,都显得如此渺小。
我忽然觉得,人生就像这黄河,会经历汹涌与平静,会遇到阻碍与坦途,但只要像黄河一样,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进,终能抵达属于自己的 “大海”。
此刻的他,宠辱不惊,内心满是坦然与从容。
再将视线移向远方的蓝天碧野,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像般柔软;
地面上,绿色的湿地与黄色的黄河交织,远处的柽柳林泛着淡淡的红,构成了一幅色彩丰富的画卷。清新的空气带着水汽与青草的芬芳,透过了望塔的栏杆飘进来,吸入肺中,让人浑身舒畅。
我深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心旷神怡,所有的疲惫都被这美好的景致驱散,心中只剩下对眼前美景的赞叹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