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历史 > 不第河山 > 第441章 诗社疑云

第441章 诗社疑云(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光环系统助我在西幻成就神明! 穿进侯府当后妈后每天都想和离 娘娘又娇又媚,一路宫斗上位 快穿,我在影视世界出没 阴阳双和功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小福宝被抛弃,首长抢着当她爸 美人如馔 快穿女配逆袭,禁欲大佬宠妻上瘾 大周第一婿

皇佑二年的春日来得格外迟缓,已是二月末,汴河两岸的垂柳才勉强抽出些许嫩芽,在料峭寒风中微微颤动。崇文院大火案已过去数月,朝廷明面上的调查因缺乏直接证据而渐渐沉寂,但暗流从未止息。

陈砚秋坐在国子监的斋舍内,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面前摊开的《周礼疏义》。窗外的读书声隐隐传来,一切都显得平静而正常。然而他知道,这平静之下是怎样汹涌的暗流。

一个月前,在赵明烛的暗中安排下,陈砚秋因“在崇文院救火有功”,被特擢为国子监书库编修。这个不起眼的从八品职位,却让他有了查阅监内典籍、接触往来官员的便利。

更重要的是,三天前,他收到了一封意外的请柬。

“兰台旧友社诚邀陈编修莅临退思园,共赏春梅,品茗赋诗。”

落款是“社友吕文谦谨启”。陈砚秋记得这个名字——吕文谦,前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多年,却在士林中声望颇隆。在赵明烛提供的可疑官员关系网中,这个名字被标记为“待察”。

“退思园是吕公在城西的私家园林,素以奇石梅花闻名。”前夜秘密会面时,墨娘子将搜集到的情报娓娓道来,“这兰台旧友社表面是个诗社,实则成员多为致仕或在职的中层官员,每隔月余便在退思园或别的成员园中聚会。入社需两位社友引荐,且需通过简单的‘品诗’测试。”

赵明烛手指轻叩桌案:“我们怀疑这诗社是那个组织的掩护。陈兄才学足以应付,正好借此打入其中。但务必谨慎,这些人都是老狐狸。”

此刻,陈砚秋收起请柬,整了整身上的青色官袍。袍子是新的,却特意让老仆浆洗过数次,使之略显旧意,符合一个刚刚跻身官场、家境贫寒的年轻官员身份。

退思园位于汴京西郊,马车行了近一个时辰才到。园门并不张扬,只悬一块榆木匾额,上书“退思”二字,笔法苍劲有力。早有仆役在门前等候,验过请柬后,引陈砚秋入园。

园内别有洞天。曲径通幽,怪石嶙峋,早梅虽已凋谢,但绿萼梅正当花期,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转过一片竹林,眼前豁然开朗——一方开阔的水池边,已有十余人散坐其间,或品茗闲谈,或执笔沉吟。

主位上的老者见陈砚秋到来,含笑起身:“这位便是近日名动京城的陈编修吧?老朽吕文谦,蒙诸位社友不弃,忝为社首。”

陈砚秋连忙行礼:“晚辈陈砚秋,蒙吕公相邀,荣幸之至。”

吕文谦年约六旬,须发皆白,面色红润,一身素色道袍更显仙风道骨。他引陈砚秋与众人相见,多是四五十岁的文人官员,有几个名字陈砚秋在赵明烛提供的名单上见过。

“陈编修在崇文院火海中勇救典籍之事,令人敬佩。”一位面容清癯的中年文士微笑道,“某乃太常博士周延清。”

陈砚秋心中一动——周延清,皇佑元年科举的覆核官之一,与几起试卷调包案有牵连嫌疑。

“周博士过奖,份内之事。”陈砚秋谦逊道,目光不经意扫过周延清腰间佩戴的一枚白玉佩。玉佩雕工精细,纹样似是云纹,但细看之下,那云纹的卷曲方式与薛冰蟾破译的令牌星象符号有几分神似。

又引见数人,多是各部中下层官员,也有两位致仕的地方知州。陈砚秋暗暗记下每个人的相貌特征和可能关联。

最后一位是年轻些的官员,约莫三十出头,面色略显苍白,眼神却锐利:“监察御史李纲,字伯纪。”

陈砚秋心中警铃微作——李纲,赵明烛特别提醒需要留意的人物。虽只是正八品御史,却弹劾过数位高官,且与韩似道有过数次公开争执。但在关系网图中,他的座师与吕文谦是同年进士。

众人重新落座,仆役奉上新茶。吕文谦笑道:“今日既以诗会友,便按老规矩,以‘春寒’为题,作七律一首,限一炷香时间。”

香炉内插上一支细香,青烟袅袅。众人或闭目沉思,或提笔蘸墨。陈砚秋注意到,虽然说是限时,但大多数人似乎都胸有成竹,很快便落笔纸上。

陈砚秋略作思索,也提笔写下一首:

春深犹自怯轻寒,柳眼初开雾里看。

冰澌溶泄汴河水,雪尽梅残玉砌栏。

风暖终须吹冻土,阳回岂久蔽重峦?

莫道今年花事晚,青帝已遣使君观。

诗中暗含对时局的隐喻,既不过于激愤,也不流于阿谀,符合一个有心进取却又不愿明显站队的年轻官员身份。

香烬之时,众人停笔。吕文谦令仆役收上诗稿,一一诵读品评。轮到陈砚秋时,老学士眼中闪过一丝异色:“陈编修此诗,托物言志,颇有深意啊。尤其是‘风暖终须吹冻土,阳回岂久蔽重峦’一联,气象不凡。”

周延清接话道:“确是好诗。不过‘青帝已遣使君观’一句,似有希冀上位者察识之意,稍显直白了。”

这话表面是评诗,实则是试探陈砚秋的心态。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川流不逝:我在古代修水利 红楼大官人 大唐开局找李世民退婚 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 杂论对话 坏人笔记 再逼我娶公主当宰辅,我可造反了 世威大帝 暗涌:血绣春刀录 回到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