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和谋士们紧锣密鼓地收集着礼部侍郎王大人和工部尚书赵大人与朱雄英勾结的证据。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一些书信往来以及相关证人。
“王爷,您看,这是我们找到的王大人与朱雄英往来的书信,信中提及了一些针对您和皇后娘娘的阴谋。还有这些证人,也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勾结。”谋士兴奋地将证据呈给朱棣。
朱棣看着书信,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好啊,这两个家伙,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有了这些证据,看他们还如何狡辩。立刻进宫,面见父皇。”
与此同时,孙贵妃这边也有了重大突破。她的人找到了王大人与朱雄英勾结的关键证人,此人曾亲眼目睹王大人参与朱雄英策划的阴谋。
“娘娘,我们找到了关键证人,他愿意指证王大人与朱雄英勾结。这下,王大人和那些与朱雄英勾结的大臣们插翅难逃了。”孙贵妃高兴地向李萱汇报。
李萱微微点头:“很好。不过,此事还需谨慎。等朱棣王爷将证据呈给陛下后,我们再一同行动,确保将这些人一网打尽,彻底根除隐患。”
而在朝堂上,礼部侍郎王大人和工部尚书赵大人似乎察觉到了危险正在逼近。
“赵大人,最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会不会是我们与朱雄英的事被发现了?”王大人忧心忡忡地说道。
赵大人微微皱眉:“我也有这种感觉。看来我们得小心行事了。若是真被发现,我们都将性命不保。”
“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我们先下手为强?”王大人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赵大人思索片刻后说:“不可轻举妄动。我们还不确定他们是否掌握了确凿证据。现在贸然行动,只会暴露我们自己。先按兵不动,看看形势再说。”
另一边,朱雄英的谋士按照他的吩咐,开始秘密联络北方边境对朝廷不满的势力。然而,这些势力大多对朱雄英持怀疑态度。
“就凭一个被废的皇太孙,能给我们什么好处?万一事情败露,我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一个势力首领不屑地说道。
谋士赶忙说道:“首领,朱雄英殿下虽然被废,但他在朝中还有一些人脉,且承诺给各位丰厚的报酬。只要我们一起制造混乱,等局势大乱,各位就能从中获利。”
势力首领犹豫了一下:“容我考虑考虑。你先回去吧,等我想好了再给你答复。”
不知朱棣能否成功在朝堂上揭露王大人和赵大人的罪行,李萱又将如何配合朱棣彻底解决朝堂隐患,而朱雄英能否成功拉拢北方边境势力,给朝廷带来更大的危机。大明王朝在这朝堂后宫风云变、危机四伏待转机的时刻,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来临。
朱棣怀揣着证据,大步流星地走进皇宫,求见朱元璋。见到朱元璋后,他恭敬地行礼,然后严肃地说道:“父皇,儿臣已查明,礼部侍郎王大人和工部尚书赵大人与被废的朱雄英勾结,意图陷害儿臣和皇后娘娘。这是他们往来的书信以及相关证人,铁证如山,请父皇定夺。”
朱元璋接过书信,仔细查看,脸色越来越阴沉。“这些大臣,竟敢结党营私,与被废之人勾结,妄图扰乱朝堂,实在是罪不可赦。”
朱棣低头说道:“父皇,此等奸臣若不铲除,朝堂难安。还望父皇严惩,以正朝纲。”
朱元璋微微点头:“朕知道了。朱棣,你做得很好。立刻传王大人和赵大人进宫。”
不多时,王大人和赵大人被传唤进宫。他们看到朱棣和朱元璋阴沉的脸色,心中暗叫不好。
“陛下,不知传臣等进宫所为何事?”王大人强装镇定地问道。
朱元璋将书信扔到他们面前:“你们自己看看,这是什么?你们与朱雄英勾结,意图陷害燕王和皇后,该当何罪?”
王大人和赵大人看到书信,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扑通一声跪下:“陛下,臣等……臣等一时糊涂,求陛下恕罪。”
朱元璋怒视着他们:“哼,一时糊涂?你们身为朝廷重臣,不思为国效力,却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他们革职查办,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王大人和赵大人被拖下去,心中懊悔不已。朱棣看着他们被带走,心中松了一口气。但他知道,朝堂上的争斗或许还未完全结束。
而在后宫,李萱虽然得知了朝堂上的进展,但她仍不敢放松警惕。因为她感觉到后宫中还有一股暗流在涌动。
“孙贵妃,本宫总觉得后宫还有人在蠢蠢欲动。你让情报网再仔细查查,看看是否还有朱雄英的残余势力在谋划着什么。”李萱对孙贵妃说道。
孙贵妃点头:“是,娘娘。臣妾这几日也觉得有些异样,似乎有一股势力在暗中观察我们的一举一动。臣妾这就去加大调查力度。”
孙贵妃离开后,李萱在宫中来回踱步,心中思索着:“到底还有哪些人在背后搞鬼呢?朱雄英被废,王大人和赵大人也被抓,按道理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大的威胁了才对。”
与此同时,朱雄英得知王大人和赵大人被抓,心中又气又急。
“这个朱棣,竟然又坏了本王的好事。谋士,我们联络北方边境势力的事进展如何了?”朱雄英焦急地问道。
谋士无奈地说:“殿下,那些势力大多持观望态度,不太愿意轻易与我们合作。毕竟他们担心事情败露会惹来杀身之祸。”
朱雄英咬咬牙:“这些胆小鬼。不行,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你再去想办法,多给他们一些好处,一定要说服他们与我们合作。”
谋士点头:“是,殿下。只是……此事难度较大,恐怕需要一些时间。”
不知李萱能否查出后宫中蠢蠢欲动的势力,朱雄英又能否成功拉拢北方边境势力,给朝廷带来新的危机,而朱元璋又会如何进一步整顿朝堂,防止类似的结党营私事件再次发生。大明王朝在这朝堂对决风云起、后宫暗涌待平息的时刻,局势依旧紧张,各方势力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暗中较劲,一场更加激烈的风暴似乎即将席卷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