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钉\"阿娟
阿娟把工牌往打卡机上一贴时,墙上的电子钟刚跳成八点五十九分。她长舒口气,高跟鞋在光洁的地砖上敲出急促的声响,赶在晨会开始前钻进了格子间。
\"阿娟,城西那个物流园的急聘单下来了。\"组长的声音从隔断上方飘过来,带着刚泡好的咖啡香,\"要求不高,能扛包裹、会开叉车就行,但点名要能连夜上岗的。\"
阿娟扒开抽屉找文件夹,指尖扫过贴满便签的日程本——\"给服装厂王总送合同跟进电子厂实习生住宿整理q3招聘数据\"。最底下压着张皱巴巴的招聘启事,是三年前她刚进天岂人力时填的申请表,照片上的自己还留着齐刘海。
\"这单给多少提成?\"她扬声问,顺手把物流园的需求表钉在看板上。表格右上角标着个鲜红的\"急\"字,下面密密麻麻列着岗位:仓储管理员十二名,叉车司机三名,夜班保安两名。
\"基础提成加紧急补贴。\"组长探出头来,镜片后的眼睛弯了弯,\"但客户说上个月招的人跑了一半,让咱们这次把好关。\"
阿娟嗯了声,点开电脑里的\"待激活人才库\"。屏幕上跳出密密麻麻的名字,大多是些在城市边缘打转的求职者:刚毕业的大学生、从工厂离职的工人、想找份兼职的宝妈。她滑动鼠标,停在一个叫\"赵磊\"的名字上——三个月前应聘过超市理货员,因为嫌站立时间太长没去成。
\"喂,是赵师傅吗?\"她拨通电话,指尖在键盘上飞快记录,\"城西物流园招仓储管理员,包住,夜班补贴另算,您有兴趣吗?\"
听筒里传来嘈杂的电流声,夹杂着麻将牌碰撞的脆响。\"夜班啊...\"男人的声音含混不清,\"太累了吧?有没有白班的轻松活?\"
阿娟耐着性子解释:\"白班名额满了,夜班补贴高,而且物流园离您住的地方就三站地。\"她翻到赵磊的简历备注,\"您之前说想找离家近的,这个挺合适。\"
\"再说吧。\"对方嘟囔着挂了电话。阿娟盯着\"通话结束\"的界面愣了两秒,点开下一个联系人。
一上午接了十七个电话,只有五个人愿意过来面试。午休时阿娟啃着面包,翻看物流园的反馈记录。上个月的入职名单上,七个名字被红笔划掉,备注栏里写着\"无故旷工嫌活累与同事起冲突\"。她忽然想起刚入职时,带她的老师傅说过:\"咱们这行,三分靠嘴,七分靠眼。得知道什么样的人能留住。\"
下午的面试在公司楼下的会议室进行。第一个来的是个穿夹克的中年男人,袖口磨得发亮,坐下时椅子发出吱呀的声响。\"我以前在工地扛过钢筋。\"他搓着手,掌心的老茧蹭得桌子沙沙响,\"夜班没问题,只要工资准时发。\"
阿娟抬头打量他:皮鞋上沾着泥点,但指甲缝干干净净;回答问题时眼神直愣愣的,却没躲躲闪闪。她在简历背面画了个小勾,推过去一张登记表:\"明天带身份证过来办入职,今晚可以先去宿舍熟悉环境。\"
男人的眼睛亮了亮,笔尖在表格上顿了顿:\"真...真能今晚就上工?\"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几乎是小跑着出了会议室,夹克下摆扫过门口的饮水机,溅起的水珠在阳光下闪了闪。
最后一个面试者是个年轻姑娘,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说话细声细气:\"我...我想试试夜班保安。\"她递来身份证,照片上的眉眼和本人一样怯生生的,\"我哥在物流园开车,说那里晚上不忙。\"
阿娟有点意外。保安岗一般招男性,但姑娘的简历写着\"退伍军人\",体能测试栏里的成绩比不少男生都好。\"需要巡逻,可能要熬夜。\"她特意提醒。
姑娘攥紧了帆布包的带子,指节泛白:\"我能行。\"声音不大,却挺坚定,\"我弟等着交学费呢。\"
夕阳西沉时,阿娟把筛选好的名单发给物流园hR。手机弹出银行App的推送,上个月的工资到账了。她点开计算器,扣除房租、水电费、给父母的生活费,还剩下两千多。够给侄子买套新绘本,再给自己添双舒服的平底鞋——总穿高跟鞋跑外勤,脚脖子早就磨出了茧子。
\"阿娟,发什么呆呢?\"组长抱着文件夹经过,\"明天跟我去趟电子厂,他们想招几个质检,点名要细心的。\"
\"好嘞。\"阿娟笑着应道,把手机塞回抽屉。窗外的天渐渐暗下来,写字楼的灯一盏盏亮起,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她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不算漂亮,也不算机灵,但那双眼睛里的光,和三年前刚入职时没什么两样。
桌上的绿萝又抽出片新叶,是上周从物流园顺回来的。当时赵磊正扛着纸箱经过,见她对着墙角的杂草出神,二话不说挖了株最好的给她:\"阿娟专员,这草好养活,像咱这样的人。\"
阿娟轻轻碰了碰新叶,指尖传来湿润的凉意。或许她永远成不了公司里最拔尖的那一个,就像这株绿萝,长不成参天大树。但只要认真对待每一份需求,把合适的人送到合适的岗位,做一颗结实的螺丝钉,也挺好的。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物流园hR发来的消息:\"赵师傅已经到岗了,说你们专员很靠谱。\"阿娟笑了笑,点开对话框,回了个\"加油\"的表情。
明天还要去电子厂,得早点起。她收拾好东西,关掉电脑,格子间的灯暗下去,像一颗暂时歇脚的星星,等着明天再亮起来。
挣明白钱的人
凌晨三点的闹钟像根钢针,刺破阿娟混沌的睡意。她摸黑套上外套,手机屏幕在黑暗里亮得刺眼——物流园hR的消息赫然显示:\"赵师傅和女保安吵架了,你赶紧过来看看。\"
冷风卷着细雨扑在脸上,阿娟把电动车骑得飞快。途经24小时便利店时,暖黄的灯光里映出个熟悉的身影,是上周从电子厂离职的李姐,正蹲在垃圾桶旁啃冷馒头。\"又换工作了?\"阿娟刹住车,递过去瓶热牛奶。
李姐搓着冻红的手苦笑:\"质检岗太熬人,眼都看花了。\"她咬了口馒头,碎屑掉在起球的毛衣上,\"中介介绍的活都这样,听着挺好,干起来全是坑。\"
阿娟没接话。雨刷器在头盔面罩上左右摇摆,刮出两道模糊的水痕。她想起三年前刚入职时,跟着老师傅跑外勤,对方总说:\"咱们挣的不是牵线搭桥的钱,是兜底担责的钱。\"当时她只当是句场面话,直到上个月处理服装厂的劳资纠纷,才明白这话的分量。
物流园的门卫室亮着灯,赵师傅蹲在门槛上抽旱烟,女保安小郑红着眼圈站在一旁,制服第二颗纽扣松松垮垮地挂着。\"她凭什么查我包?\"赵师傅把烟蒂摁在鞋底,\"我在仓库干了十几年,还能偷东西?\"
\"这是规定!\"小郑攥着金属探测器,声音发颤,\"夜班巡逻必须检查进出人员。\"
阿娟看着两人之间的铁皮柜,上面贴着的《员工手册》被雨水泡得发皱,\"物品检查制度\"那页尤其模糊。她忽然想起签合同时,物流园hR拍着胸脯说\"都是走个过场\",当时自己竟没坚持把细则附在补充协议里。
\"赵师傅,小郑是按规矩办事。\"她蹲下身帮老人捡起草帽,\"但制度得提前说清楚,是我们工作没做到位。\"转头又对小郑道,\"检查时注意方式,别伤了和气。\"
调解到天亮,阿娟才拖着一身疲惫回到公司。刚坐下就被组长叫进办公室,桌上摊着电子厂的投诉信,字迹龙飞凤舞:\"推荐的质检员连色差都分不清,导致整批货返工!\"
\"这是你筛选的人。\"组长把信推过来,咖啡渍在纸角晕成个褐色的圈,\"客户说要扣尾款,你自己去摆平。\"
阿娟捏着信纸的手指泛白。那个质检员是她从人才库里挑的,简历写着\"三年服装质检经验\",面试时对答如流,谁知连最基本的色卡都认不全。她忽然想起对方递简历时,眼神总往窗外瞟,当时竟没多想。
\"我去处理。\"她转身时碰倒了门后的拖把,金属杆在地面撞出闷响。走廊里,实习生小张正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手里的话术本上标满了荧光笔痕迹——那是公司新搞的\"金牌顾问培训手册\",教的全是如何把薪资说高、把工作强度说低的技巧。
\"阿娟姐,你看我这表情自然吗?\"小张凑过来,假睫毛上还沾着根纤维,\"王主管说这样能提高签约率。\"
阿娟看着她眼里的热切,忽然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样子。为了冲业绩,把流水线的工作吹成\"技术岗\",结果求职者干了三天就跑,客户的投诉电话打到爆。\"签约率不是看笑得甜不甜。\"她把对方手里的话术本合上,\"是看你能不能说清楚,这份工作到底适合谁。\"
去电子厂的路上,阿娟绕到劳务市场。穿蓝布衫的大叔举着\"木工\"纸牌,戴眼镜的姑娘抱着简历在招工牌前徘徊,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焦灼。她在角落找到那个犯错的质检员,对方正蹲在台阶上啃包子,面前摆着个破行李箱。
\"为什么要撒谎?\"阿娟递过去瓶水。
男人的喉结动了动:\"我女儿要交学费。\"他把啃剩的包子皮塞进嘴里,\"中介都说你们这儿薪资高,我想着先干着,慢慢学...\"
\"慢慢学?\"阿娟把返工的账单拍在他面前,\"这批货损失三万,你赔得起吗?\"她忽然提高了声音,\"我们挣的是匹配的钱!不是骗来骗去的钱!\"
男人的脸瞬间涨红,抓起行李箱就走,塑料轮子在地面拖出刺耳的声响。阿娟望着他的背影,忽然想起上周发工资时,看到工资条上\"风险保障金\"那栏的数字——那是公司从每个专员的提成里扣的,用来赔付因信息不实造成的损失。
回到公司时,夕阳正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漏进来,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组长把一份新合同推过来:\"物流园说还要加两个人,这次点名要你跟进。\"她顿了顿,指腹在合同的补充条款上敲了敲,\"他们加了条'纠纷调解责任',说信得过你的处理方式。\"
阿娟翻开合同,发现\"岗位风险告知书\"被单独列成了附件,从工作时长到潜在工伤风险,写得清清楚楚。她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老师傅带着她去处理工地的工伤纠纷,对方家属把唾沫啐在他脸上,他抹了把脸继续谈赔偿方案。\"咱们挣的每一分钱,都得能摊在太阳底下。\"当时他这样说。
加班整理资料时,手机弹出银行的到账提醒。风险保障金那栏的数字少了些,但基础工资后面多了笔\"客户满意度奖金\"。阿娟点开计算器,扣除房租水电,剩下的钱够给母亲买台新洗衣机,还能多存点女儿的教育基金。
走廊里传来小张的声音,她正在给求职者打电话:\"这个岗位需要上夜班,而且要搬重物,您确定能接受吗?\"语气没有了之前的刻意讨好,却多了份踏实。阿娟笑了笑,把刚打印好的《岗位风险清单》钉在看板上,旁边还贴着张纸条:\"先问能不能,再问想不想。\"
窗外的霓虹灯次第亮起,物流园的方向隐约传来货车鸣笛。阿娟望着玻璃上自己的倒影,眼角的细纹比刚入职时深了些,但眼神里的东西更清楚了。她知道自己成不了那些巧舌如簧的\"金牌顾问\",卷不过那些把简历吹得天花乱坠的同行,但她守着这份明白——知道自己挣的是哪份钱,比知道怎么多挣钱,重要得多。
锁办公室门时,阿娟瞥见桌角的绿萝。上次从物流园带回来的那株,现在抽出了好几根新藤,叶片上的水珠在月光下闪闪发亮。就像她自己,不算枝繁叶茂,却把根扎得稳稳的,在这片土壤里,挣着踏实钱,过着明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