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他如此失态。在749局,虽然经常与各种超自然现象打交道,但真正的道门秘法、修炼功法,对于他们这些“外勤人员”来说,依旧是神秘莫测、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那是龙虎山、少林寺那些传承千年的大派视若珍宝、绝不轻传的核心秘密!他们最多也就是配备一些制式的灵能武器和由高人开光加持的符箓,其原理和使用方法对他们而言近乎黑箱。
现在,李炫这位明显身负正宗玄门传承、手段通天的顾问,竟然主动提出要传授他们这些东西?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不,是天上掉下来一整套军火库加修炼秘籍!
“李顾问,这...这合适吗?”王队长声音都有些发颤,激动中带着巨大的惊喜和一丝不安,“这些不都是...玄门不传之秘吗?我们...我们这群糙汉子,能学吗?”他生怕李炫只是一时兴起,或者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严苛规矩。
李炫看着王队长和周围队员们那既渴望又不敢相信的眼神,笑了笑,语气平和却肯定:“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眼下大敌当前,多一分力量就多一分胜算,多一条活路。我教的不是什么核心秘传,而是一些经过验证、相对安全、旨在强身健体、凝神静气、以及初步感应和运用‘气’的基础法门,再配合一些实用的防身小术。目的不是把你们变成道士,而是让你们在面对邪祟时,不至于完全被动,甚至能配合武器发挥出更强的作用。”
他顿了顿,看向远方昆仑的方向,眼神深邃:“更何况,守护华夏,涤荡妖氛,本就是道门份内之事。你们冲杀在第一线,传授你们这些,合乎天道人情。”
听到这话,王队长胸口一股热流涌上,激动得重重一拍大腿:“好!太好了!李顾问,我...我代表全体兄弟,谢谢您!”他这话说得无比郑重,甚至用上了敬语“您”。他知道,这简简单单一句话,对他们这些人意味着什么——这可能是战场上保命的关键,甚至是打开一扇全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他猛地转身,面向所有或呆滞或期待的队员,深吸一口气,用他那粗犷而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如同发布重大战前动员令一般吼道:
“全体都有!立正!”
唰!所有队员条件反射般站得笔直,目光灼灼地看向王队长。
王队长目光扫过每一张激动而又带着困惑的脸庞,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却异常洪亮:“刚接到李顾问指示!接下来行程,李顾问将亲自传授我们道门正宗的筑基功法和实用术法!”
消息确认的瞬间,短暂的死寂之后——
“嗷呜——!!!”
“吼!!!”
整个临时休整点瞬间爆发出各种怪叫和欢呼!山猫直接学着狼嚎了一嗓子,赵猛兴奋地捶打着身旁的车门(被王队长一脚踹开),几个年轻队员更是激动地抱在一起又跳又叫。什么纪律、什么隐蔽,此刻全被抛到了脑后!
他们可是749局的特勤队员啊!常年游走在科学和玄学的边缘,亲眼见过、甚至亲手对抗过那些无法用常理解释的存在!他们对那种超越凡俗的力量,有着最深切的好奇和最原始的向往!如今,机会竟然真的降临了!不再是依靠外部的武器和符箓,而是自身也能掌握那种神奇的力量!这如何能不让他们欣喜若狂?!
“安静!都给老子安静点!”王队长虽然自己也激动得不行,但还是努力维持秩序,只是嘴角咧开的笑容怎么也收不住,“瞧你们那点出息!别嚎了!别把狼真招来!都给我听好了!这是天大的机缘!也是李顾问对我们信任!谁要是敢不用心学,敢偷奸耍滑,老子第一个饶不了他!听到没有?!”
“听到!!!”震天的回应声几乎要掀翻荒野的天空,每个人的眼中都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力量的追求,以及对李炫无尽的感激。
兴奋过后,便是沉静的学习。
李炫没有选择什么花哨复杂的招式,而是从最根本、也是最枯燥的开始。
他选择了一处背风且地势相对平缓的坡地,让所有人面朝东方刚刚升起的朝阳。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日之计在于晨,旭日东升,紫气东来,是一天中阳气最生发、最纯净的时刻,最适合筑基养气。”李炫的声音平和而清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首先传授的是最基础的站桩——并非什么复杂的拳架,而是道门中最常见的“混元桩”。
“双脚与肩同宽,脚尖微微内扣,似抓非抓地皮...膝盖微屈,似坐非坐高凳...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头顶悬,仿佛有一根线轻轻拉着你的百会穴...舌抵上腭,双目微闭或半睁,凝神内视...”
他一边说,一边缓慢而标准地做出示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要领,都讲解得极其细致,并伴随着简单的医理或气理解释,让这些习惯了物理规则的战士们能够理解其作用。
“这看似简单,实则是要调整你们的身体姿态,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容器’,能够更有效地承接和运转天地间的能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气’。”
接着,他传授了与之配套的呼吸法门——《天罡正法》简化而来的“吐纳术”。重点在于深、长、细、匀,意念随着呼吸引导,想象吸入天地清气,呼出体内浊气。
“不要刻意追求什么‘气感’,更不要强行引导!意念要轻,要自然,就像风吹过水面,留下痕迹,但不强求。你们的首要任务是熟悉这种呼吸节奏,让身体记住它,尤其是在紧张和运动状态下,也能下意识地保持这种呼吸,这能极大增强你们的耐力和精神集中力。”
队员们学得异常认真,甚至可以说是虔诚。他们严格按照李炫的指示调整姿势,努力模仿着那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的呼吸方式。起初很是别扭,要么身体僵硬,要么呼吸混乱,但没有人抱怨,没有人放弃,都在默默体会和调整。
王队长也站在队伍最前面,一丝不苟地跟着练习,额头上很快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发现这看似静止的站桩,比跑个五公里还要累人,主要是心累,需要时刻关注身体的细微调整和呼吸的节奏。
李炫行走在队伍中,不时出声指点。
“山猫,肩膀太紧了,放松,不是让你绷着劲。”
“赵猛,意念别那么重,轻一点,自然一点。”
“小陈,呼吸再深长一些,用腹部,不是胸腔。”
他的手指偶尔会在某个队员的某个穴位或关节上轻轻一点,注入一丝微不可察的《天罡正法》灵力,帮助对方更直观地感受“气”的运行和正确的发力状态。被点到的队员往往身体一震,脸上露出豁然开朗的惊喜表情。
站桩和吐纳是每日的必修课,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进行。而在白天的行车途中或休息间隙,李炫则开始传授一些更“实用”的小术法。
他首先教的是“净心符”的绘制和激发。
“这不是什么高深符箓,但关键时刻很有用。能一定程度上清心明目,抵御低级的迷惑心智类的邪术或怨气干扰。”李炫用特制的朱砂和黄符纸做示范。
他没有要求队员们立刻理解所有符文含义,而是将其拆解成几个简单的笔画,让他们先机械地记忆和练习。
“注意,画符之时,心要静,意要专,呼吸要配合笔画的起落转折。每一笔都要灌注你们的‘意念’,哪怕你们现在还没有练出真正的‘气’,但专注的意念本身就有力量。”他强调了“诚心正意”的重要性。
然后,他教了配合符箓使用的简单“激发诀”,一个简单的手印配合一个短促的音节(类似于“吒”或“临”的变音)。
“绘制好的符箓,平时贴身收藏。感觉心神不宁、或者周围环境明显不对劲时,以此诀激发,将其贴于额头或心口,能起到一定的防护和镇定效果。”
队员们如获至宝,纷纷拿出笔记本和笔(甚至有人用匕首在随身携带的水壶上刻划),拼命记忆练习。他们发现,仅仅是全神贯注地绘制那简单的符文,本身就能让心情变得异常平静,仿佛真的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笔尖流淌。
接着,李炫又传授了一个更简单直接、无需外物辅助的“驱邪手印”——金光印的简化版。
“此印至阳刚正,对阴邪秽气有天然的排斥作用。遇到感觉阴冷、被什么东西靠近或纠缠时,结此印于胸前,心中默念或低喝‘破’,同时观想自身爆发金光。即便没有真正练出法力,你们军人自带的煞气和血气,结合这手印和意念,也能惊退一些不成气候的游魂秽物。”
他仔细分解了手指的结印顺序和姿势要点,并让队员们互相纠正。
一时间,车队休整时,经常能看到一群精悍的队员,要么一动不动地站着桩,要么盘膝而坐练习呼吸,要么就对着符纸或自己的手掌比划念念有词,场面既严肃又带着几分奇特的趣味。
几天下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队员们虽然还没有练出什么“内力”或“法力”,但精神面貌却发生了显着变化。长途行车的疲惫感减轻了,眼神更加清亮有神,注意力更容易集中。甚至在夜间值守时,那种对黑暗本能的心悸也减弱了许多。
他们开始更加敏锐地感知到周围环境能量的细微变化——比如靠近某些荒废古墓时的阴冷,或者途经某些地脉节点时的异常流动感。这种感知不再是模糊的恐惧,而是变成了可以大致判断和预警的信息。
团队之间的默契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因为他们现在共享着一种超越常规军事技能的秘密语言和力量体系。
王队长感受最为深刻。他发现自己多年训练和战斗留下的一些暗伤旧痛,在练习站桩和呼吸后,竟然有了缓解的迹象,身体仿佛焕发了新的活力。他对李炫的感激和敬佩,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而随着车队越来越接近昆仑山脉,周围的能量场也变得越来越奇异和复杂。天空时常呈现出一种诡异的色彩,磁场波动剧烈,指南针时不时失灵。远处那巍峨连绵、终年积雪的山体,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头沉睡的太古巨兽,散发着令人敬畏又不安的气息。
那枚被铅盒封印的“开元通宝”法钱,几乎时刻保持着一种低频的震颤,如同心脏的搏动。
李炫知道,最后的考验即将来临。但他看着身边这群已然脱胎换骨、眼中既有军人的坚毅又初具修行者沉静的队员们,心中充满了信心。
他们不再是一群只凭勇气和装备去对抗未知的凡人,而是一支初步掌握了超凡力量、信念无比坚定的特殊战队。
车队如同几粒微尘,滚入愈发蛮荒的天地。公路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颠簸的碎石路和车辙压出的土道。窗外不再是戈壁的苍黄,而是逐渐被一种冰冷的、带着原始力量的青灰色所取代。空气变得稀薄而清冽,每一次呼吸都带着冰针般的刺痛,却也异常纯净,仿佛能洗涤肺腑中的一切浊气。
地平线上,那片巨大的、连绵不绝的阴影开始变得清晰,不再是远眺时的模糊轮廓。
昆仑山。
它并非一座孤立的山峰,而是一整条巨大无匹、横亘天地之间的山脉体系。它不像南方山峦那般秀美葱郁,而是以一种近乎粗暴的、亘古不变的雄浑姿态,碾压着所有人的视野。山体是铁灰色的基岩,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皑皑白雪,雪线之下,是裸露的、被风刀霜剑切割得嶙峋陡峭的岩壁,呈现出一种冷硬的、拒绝生命的灰黑与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