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局长有协助调查义务,但是更多的责任是军情部门—军统局。
正当小陈局长在看戴局长的笑话时候,戴局长通过常校长,将宋志拽进旋涡,宋志完不成任务,也会连累中统,小陈局长的笑容充满了苦涩。
但小陈局长请出宋志,也需要付出代价。自己刚要求宋志救出自己的下属,同意放假,这又要求宋志再次出山。
即使身为老牌政客,自己也不好意思要求宋志立即前往办事。但这是常校长的命令,他只能无奈的前来拜访胡老爷子。
小陈局长面对宋志,也没有那么多的小心思了,直接把自己前来的原因,如实相告宋志。
宋志尽管想及时回返春城,安抚奶奶与父母,但是常校长有事,自己也不能不管不顾,必竟在华夏自己还有很多牵涉。
既然无法脱身,干脆躺平享受,因此很痛快的答应了小陈局长,只不过提了提春城沪上。
小陈局长当然知道宋志的意思,也主动提出了及时补充沪上的费用和照顾春城。
其实宋志从内心之中,只要多陪陪儿子,都可以考虑,更何况处理完此次事件,完全可以再安排回返春城事项。
再者说了,雾都民众承受着倭寇的大轰炸,自己完全可以凭着穿越者的福利,帮助雾都民众,打击倭寇潜伏的倭寇。
倭寇还是了解一些雾都大轰炸的情况的,比如“独臂大盗”案?,?1941年8月引导日机轰炸蒋介石?与1941年“六·五”隧道惨案?等。
为此,宋志既然答应了小陈局长,就拉上了准备返回金陵的胡锦之,前去与戴局长沟通。
军统因为抗战的爆发,受到了常校长的重视,经费拨付也很痛快,最关键的是戴局长个人能力很强,在他的带动下,军统势力发展很快。
军统在雾都有多处办公机构。如?来龙巷庆德里?,这是军事委员会办公厅特检处设于此地,办公地点为一栋三层小楼,编制约100余人。该机构原属军委会办公厅,后被戴局长纳入军统体系?。
?黄桷垭刘家花园?是刚成立的蓝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军技室”)设于此,地址位于南山黄桷垭,此处为密码破译核心机构,整合了军统、中统及交通部下属的无线电管理机构?。
?曾家岩区域?位于中山四路85号,既是戴局长的居所,也是其办公及接待重要人员的地点?。
?渝中区上曾家岩19号的雾都市警察局实际由军统直接管辖,与周公馆仅一墙之隔?。
当然,还有神仙洞公馆、歌乐山松林坡等都是军统活动场所。
多网络、多分散的布局,也有利于军统建立多层次间谍网络,充分发挥其功能。
而宋志此次前来的是?罗家湾?的军统总部。
核心区域位于中山二路、下罗家湾、枣子岚垭围合处,这一部分分布着总部办公和住宿。
宋志的到来,受到戴局长的热烈欢迎。此时的戴局长与宋志上次相见,今非昔比。
上次还是寄人篱下,经费人员捉襟见肘,这一次,军统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如果还有不足,就是自身发展过快,极度缺乏人才。
面对倭寇大轰炸,既无良策也无人员,更没有效果,这对于致力于发展成世界一流间谍机构的戴局长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戴局长作为黄埔六期生,能迅速独自掌管一片势力,主要依靠的就是常校长的信任与支持,内心之中非常清楚自己在常校长心中的份量,来自于能为常校长解决问题。
雾都大轰炸之中军统的表现,已经引起常校长的不满,惯于见风使舵的戴局长自然不能自己背锅,更何况宋志却有着神话传奇一说。
戴局长亲自接待、亲自安排人员,并将罗家湾一座二层小楼,作为此次清查小组的办公地。
戴局长安排的对接人是闻人凤,军统四大金刚之一陈恭,成为具体协办人员。中统联络人是庞博,而具体协办人员就是胡锦之。
闻人凤时任军统局主任秘书兼甲室主任,实际成为戴局长麾下二号人物,掌握情报处理核心权力。
甲室负责情报汇总与分析,闻人凤借此深度介入军统决策层?。
实际上闻人凤是因弟弟闻万里介绍加入军统,凭借着戴局长同乡和同学的身份,取得了戴局长基本信任。
在戴局长人员内部禁止结婚的严令下,闻人凤于1940年迎娶军统女特务向影心,成为首位破例者。
因向影心与戴局长特殊关系,也解决了戴局长的一个问题,闻人凤全面获取戴局长的信任。
宋志也知道此人在军统内部被称为“笑面虎”,表面谦恭谨慎,实则工于心计。
擅长隐忍与权谋,通过赌博技巧“忍、等、狠”的处世哲学巩固地位?。同年积极推动军统组织扩张,为日后接任局长奠定基础?。
宋志还清楚戴局长对于闻人风的评价具有两面性。?公开推崇?与私下质疑交集。
1932年戴局长向常校长引荐闻文人凤时,称其\"心思如发,行事周密,可抵十个师\",并强调其情报处理能力对军统的价值。
这一评价成为闻人凤仕途的关键背书。早期戴笠还曾对其说表示\"你比我坐得住,心思密,将来比我有出息\",表面认可其谨慎特质。
但戴局长私下多次在内部评价闻人凤具有\"菩萨心肠\",认为其性格软弱\"不是大丈夫,不能成大器\"。
这种看法与闻人凤\"笑面虎\"的外在形象形成反差,暗示戴局长对其真实能力存疑,后期逐渐安排边缘化?。
至于被称为辣手书生的陈恭,是军统四大金刚(辣手书生、追命太岁、百变魔徒、笑面阎罗)
军统四大金刚所指的这四位,是军统的核心特工,长期从事情报与暗杀活动,是戴局长直属的重要行动骨干?。
从中可见,戴局长也不是让宋志来背锅,还是希望尽快剿灭倭寇间谍小组,减少大轰炸引起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