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候,胡建国和胡锦之分别赶了回来,来参加欢迎宋志的宴会。
胡建国身材中等偏瘦,因长期军旅生涯,脊背挺直,步伐稳健。
面部轮廓分明,眼角有细密的皱纹,眼神锐利而深邃,透露出历经战事的沉稳。
头发已有些许灰白,梳理得一丝不苟,向后梳成三七分。
常着笔挺的灰色将校呢制服,肩章上两枚银星熠熠生辉,腰间没有系着武装带,脚下也没穿黑色马靴,只是一双普通皮鞋,整体显得干练而威严。
举手投足间带着军人的果决与克制,说话时声音低沉有力,偶尔会陷入沉思,眉头微蹙,显露出对战场局势或部队管理的忧虑。
面对随身下属时,神情严肃,要求严格;但在与宋志交谈时,又偶尔露出温和的笑容,展现出复杂的人情世故。
?据胡锦之说,他的父亲作息非常规律。
清晨必会晨练,保持体魄。办公室或住所的桌上,常摆着军事地图、文件和一盏油灯,墙壁上可能挂着“精忠报国”之类的字画。
闲暇时,喜欢品茶或研读兵书,偶尔也会提笔写下几句诗词,抒发胸中抱负。
?因身处抗战时期,他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内心既有对民族危亡的忧愤,又有对胜利的坚定信念。
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的形象,是那个时代无数蓝党党军官的缩影,既有传统军人的风骨,又带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沧桑与担当。
相对于父亲,经历了金陵事件,胡锦之不仅成熟起来,而且低调了起来。
身上只穿着着此时流行于雾都的国父服,左胸口上憋着一枚蓝党党徽,整个人低调而庄重。
胡锦之回来后,就询问爷爷奶奶等人,接待宋志情况,活跃着大家初次见面的气氛,看出他在胡家老宅的地位。
胡父刚回来,胡锦之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热情的介绍了双方以后,再也不发一言,只是作陪在旁边。
中午的宴席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之所以说大杂烩,是因为午宴上,充斥着江浙菜和燕京菜,甚至还有两道滇省菜。
这胡家是江浙人,自然以江浙菜为主玩,但是今天主要是邀请宋志这个北方人,就添加了几道燕京菜。
因为热河号称清王朝陪都,自然菜系上划到了燕京菜系上,因此上了六道燕京特色菜。
而滇省菜考虑到了宋志全家现在定居滇省,也许也喜欢滇省菜,因此又添置了两道滇省菜,再加上八道江浙菜,这十六道菜,在缺吃少穿的雾都,确实体现了胡家的诚意。
宋志是一个杂食动物,吃什么都可以,宴席上本就是家宴,胡老爷子非要宋志坐到主宾位置上,被宋志委婉拒绝。
宋志只是坐在儿子的身边 ,边吃边关注着儿子吃饭。
看到儿子爱吃江浙菜中的扣肉和清越汤鸡,自己就陪着吃,还时不时的给儿子夹菜。
儿子也由开始的拘谨,慢慢的变成了享受,并且主动要求要求宋志帮助够不到的菜,宋志也耐心的夹给他,没有一丝不满。
这可引起了胡家上下和叶婉莹的肯定,大家也纷纷询问宋志的口味,并且为他夹菜。
看着满满的菜碟子,宋志表示感谢以后,每次都询问儿子的意见,儿子要吃就夹给儿子,儿子不吃的自己都消灭掉。
这也带来胡老夫人赞赏的目光,胡老夫人为体现自己的热情,特意让儿媳安排的宴席,宋志的喜欢就是最大的褒奖。
午宴后的消食过程中,胡老爷子特意安排宋志与儿子单独散步。
“你是我父亲吗?”儿子像一个小大人似的,憋屈了半天,终于问了出来。
而且问完以后,迅速低了头,显得很纠结。
宋志看着只有五岁的儿子,心里很是愧疚,没有父亲陪伴的儿子,心理该是多么忐忑啊!
“是的,一飞,我是你的父亲。”宋志看着低着头的儿子,眼神从没有过的温柔。
儿子似乎放下了千斤重担,高兴的抬起头来,脸上有着兴奋的红润,高兴的说道:“我也有父亲了,我要告诉小伙伴们!”
宋志内心中有一股酸意涌来,感觉到自己的歉意,一点也压抑不住。
“一飞,对不起!父亲并不知道你的存在,直到前些日子你的妈妈告诉我,我才知道你,真是对不起!”
“没关系,我有父亲就行,这样别人就不能说,我是没父亲的孩子了。”
宋志心里五味杂陈,看着孩子的眼里,有着痛苦的感触。
“我能叫你爸爸吗?”儿子有些渴望的抬起头来,再一次直视着宋志的眼睛。
宋志转过头去,掩饰着眼角的湿润,又抬头看着雾蒙蒙的天空,强忍着颤抖的声音,说道:“当然,我可以叫你一飞吗?”
听到肯定的答案,兴奋的跳了起来,高喊到:“爸爸!爸爸!爸爸!”
刚擦掉眼泪的宋志,也不管眼角再次流出的眼泪,蹲下身子,抱住儿子小小的身子,说道:“哎!哎!哎!” 不断应对着儿子的呼唤。
儿子看到父亲眼角的泪,用手轻轻的擦掉,有些惶恐的看着父亲说道:“爸爸!怎么了?是因为我吗?”
宋志深深得抱着儿子的小身子,哽咽着说道:“没什么,这是爸爸见到一飞,高兴而流泪。”
松了一口气的儿子,主动抱住宋志的脖子,亲昵的说道:“爸爸!你见到我了,不应该高兴吗?”
“爸爸这就是见到一飞高兴的流泪。”
“爸爸可以一直陪在我身边啊!”
“爸爸能叫妈妈多陪陪我吗?”
“爸爸能多陪陪我吗?”
“爸爸,听说倭寇没人性,你见过吗?”
“爸爸,你知道汽车吗?”
“爸爸,你......”
父子两人就在儿子的各种询问声音中,慢慢的走在狭小的院落中,清脆的童音传递着孩童欢快的情绪。
别墅二层的窗户旁 胡家老两口、胡建国夫妻和胡锦之都站在窗边,看着楼下的父子的身影,隐现在一片绿色之中,而叶婉莹肃穆的站在最前面,目光盯在那对高低的身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