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宋志再次踏入这座抗战中心,战时的陪都,已经进入了四月。
1940年春的雾都,笼罩在浓雾与硝烟交织的阴霾中。
嘉陵江畔的吊脚楼群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青石板路上泥泞未干,挑夫们弓着背将米袋从码头运往市区,扁担吱呀声混着江轮汽笛刺破雾气。
朝天门码头挤满了逃难者,裹着蓝布衫的妇孺坐在包袱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对岸的山影。
较场口茶馆里,穿长衫的商贾压低声音谈论战况,铜壶嘴喷出的白雾很快消散在潮湿空气中。
防空洞口张贴的\"精神堡垒\"海报被雨水浸得发皱,报童在宪兵哨卡前兜售《大公报》,头版\"枣宜会战\"的铅字沾着茶渍。
南山一棵松的了望塔上,望远镜里可见江北机场跑道上停着修补后的米式霍克战机,地勤人员正往弹舱装载新到的苏制炸弹。
入夜后,空袭警报突然撕裂山城。探照灯柱在云层中扫射,高射炮火映亮储奇门码头堆积的桐油木箱。
防空洞里,穿阴丹士林旗袍的女学生紧紧攥着《论持久战》油印本,隔壁婴儿的啼哭被老人用川剧唱腔哼的摇篮曲覆盖。
子夜时分,燃烧弹的火光将下半城照得通红,观音岩防空洞外,挑水工用竹竿挑起湿棉被扑打蔓延的火星,水桶撞击声与远处嘉陵江的涛声混成一片。
次日清晨,雾散处露出被轰炸的十八梯废墟,戴斗笠的僧侣正在残垣间捡拾《金刚经》残页,而民生公司轮船的汽笛声又在江面响起,载着新一批西迁的工厂机器和师生,溯江而上驶向陪都的心脏。
1940年春的雾都,正处于全面抗战的关键时期。
作为华夏的战时陪都,雾都在这一时期承受着倭寇持续不断的空袭压力。
从1938年2月18日至1943年8月23日的雾都大轰炸期间,倭寇共出动飞机9513架次,实施轰炸218次,投弹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此时正值这一黑暗时期,雾都市民生活在空袭的阴影下,城市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大量市民颠沛流离。
抗战爆发后,重庆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
1937年:约47万人
1938年:增至53万人
1945年:突破100万大关
1940年春,这种人口增长趋势仍在持续,主要来源于?华夏蓝党政府各部门及附属机构陆续迁至雾都,与?企事业单位转移?。
华夏东部沿海地区的工厂、银行、报社等为躲避战火迁至雾都,同时受战争影响,大量平民从沦陷区逃往雾都避难。
而雾都还承担着重要的战时人员培训任务。如?中央训练团?,每期培训约1000名党政军骨干,培训期一个月,结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还有?华夏政府军事人员的调动?,作为战时指挥中心,雾都频繁进行军事人员调配和部署。
这时候的华夏蓝党政府正积极筹备将雾都正式确立为陪都(最终于1940年9月6日明令公布)。
开展了?\"一元献机\"运动?,蓝党政府发起全民捐款购买战机的爱国运动,重庆雾都各界积极响应。
?政府加强防空体系,组织空袭救济等工作。
而因为蓝党在1939年1月五届五中全会后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对红党采取\"溶红、防红、限红\"政策。
红党驻雾都代表周副主席等继续开展统战工作,但两党摩擦不断。
尽管面临严峻形势,雾都市民展现出顽强的抗战精神。
?在倭寇频繁空袭下,不屈不挠的坚持正常生活和工作,并自发组织救援和互助网络,还积极参与各种抗战支援活动,爱国热情不断高涨。
雾都市临时参议会作为民意代表机构,多次发表宣言表明雾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0年\"八一九、八二〇\"大轰炸后,参议会发表通电称:\"倭寇军阀,恃其暴力...但我雾都市民,绝不因此而气馁\"。
作为战时陪都,正处于全面抗战最艰难的阶段之一。
城市面临倭寇持续空袭威胁,同时接纳了大量内迁机构和难民,人口急剧增长。
政治氛围上,蓝党政府积极组织抗战,但两党关系紧张;雾都市民则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展现出惊人的韧性和爱国热情,形成了\"愈炸愈强\"的特殊战时文化。
这一时期雾都的政治氛围和其他方面情况,充分反映了华夏民族在抗战中的团结与不屈精神。
回到雾都的宋志,首先拜访了刘府。
前世的川蜀刘主任,因胃病早在开战初期就去世了,但因宋志提出的中外合作治疗方案,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周期。
刘主任对于川蜀的影响力,甚至说对西南区域的影响力,就是海主席也不如,因此刘主任的存在,在西南势力参与抗战的积极性上,与前世相比更为积极主动。
但是这个世界针对胃溃疡等特效药奥美拉挫等,还没有研制,此时的刘主任仍然,再次陷入了病患之中。
脸色更为蜡黄的刘主任,见到了风尘仆仆的宋志。
拥有系统中医疗圣手技能的宋志,再次给予刘主任的身体进行了检查。
号脉的结果?就是胃火炽盛、胃气败绝?,主要表现为长期呕吐腹泻导致胃气耗竭,出现神疲乏力、脉微欲绝,预后极差?。上面口苦灼痛、牙龈溃烂、便秘尿赤,已经引发消化道出血或者穿孔?。
宋志的心情非常沉重,尽管自己提前预防,刘主任身为川蜀第一人,有着此时华夏最好的治疗条件。
但是这一切,只延长了这位有着坚强抗战精神的川蜀第一人性命两年多,还是自己前世未从事医药行业,缺乏治疗手段。
自穿越以来,刘主任是宋志最佩服的华夏人,不缺吃喝,在华夏西南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刘主任,抛弃一切,全身心抗战 ,这比海主席更坚决、更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