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花夜言情网快捷键下载到桌面,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花夜言情网 > 豪门 > 公子,请喝茶 > 第499章 汴河焚书

第499章 汴河焚书(1 / 1)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好书推荐: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高启强成吕布,娶了孟钰很合理吧 【末世】她是最强精神操控师 魔术师却加载魔法师系统 悠悠依我心 权力争锋 制霸NBA:从落选秀到超级巨星 枕中二十一克 鳞悬传 深海进化:从鲨鱼到群鲨之父!

一场惊心动魄的宫门对峙,以一种谁也未曾预料到的方式,落下了帷幕。

皇帝吐血昏迷,一大批蔡京高俅的余党被连根拔起,整个汴京的权力中枢,在短短一个时辰内,天翻地覆。

周邦彦,这个名字,如同一颗惊雷,瞬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他被皇帝亲口下令,带入了那座决定无数人命运的深宫之中。

而此刻,在启祥殿内。

那场决定大宋国运的博弈,才刚刚进入真正的核心。

李师师拒绝了那顶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凤冠。

她的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病榻上赵佶的心上。

“若为民,我李师师,愿为一兵一卒,马前驱驰,万死不辞。”

“若为君,这顶凤冠,不要也罢!”

赵佶看着眼前这个眉眼间像极了她母亲,但风骨却更加决绝刚烈的女儿,浑浊的眼中,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他明白了。

二十年的亏欠,不是一顶凤冠,一个虚名,就能弥补的。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了周彦被带入宫中的消息。

以及,那份足以颠覆乾坤的 “金辽密约”。

当那份血色诏书与金辽密约,两份同样触目惊心的文件,被并排摆在御案之上时。

整个启祥殿,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一份,是帝王的托孤与罪己。

一份,是臣子的背叛与卖国。

何其讽刺!

赵佶在陈公公的搀扶下,挣扎着从病榻上坐起。

他看着周彦,这个自己曾经亲手抄家的忠臣之后,又看了看自己的女儿。

他知道,这天下,终究是要交到这些年轻人的手上了。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下达了一道又一道,足以震动天下的命令。

“传朕旨意!”

“拟诏!”

他的声音,不再虚弱,反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清醒与决断。

“其一,朕为奸臣所蒙蔽,纵容‘花石纲’、‘括田令’等苛政,以致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罪在朕躬。自今日起,尽废此二法,凡被侵占之田土,一律归还原主,应奉局所掠之财物,尽数查抄,还之于民!”

“其二,朕愧对天下百姓,愧对列祖列宗。特于汴河之畔,设‘登闻鼓’。凡有冤屈者,无论身份贵贱,皆可鸣鼓申冤,上达天听!朕要这大宋,重开言路,再无壅塞!”

“其三……”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了李师师的身上,眼神中充满了慈爱与愧疚。

“前贤妃林氏,性情贤淑,含冤而死。其女林昭雪,流落民间,即樊楼李师师。今查明旧案,沉冤得雪。朕意,册封林昭雪为‘护国长公主’,享亲王俸禄,入主禁苑,以弥补朕二十年之过……”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道天雷,在殿内炸响。

废苛政,开言路,甚至要册封一位流落民间的公主!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罪己,这是要将整个大宋,来一次彻底的刮骨疗毒!

然而,还没等众人从震惊中反应过来。

李师师,却再一次,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

她缓缓上前,对着赵佶,盈盈一拜。

“陛下隆恩,民女心领。然,‘护国’二字,不在封号,在民心。‘公主’之名,于昭雪而言,太过沉重。”

“民女,还是更喜欢樊楼的茶歌。”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又坚定。

“陛下若真想弥补,便请将应奉局、括田所所有害民之账册,尽数交予民女。”

赵佶看着她,许久,许久。

最终,他长叹一声,点了点头。

“准。”

一日后。

汴河岸边,人山人海。

无数的百姓,自发地聚集在这里。

他们看着那个白衣胜雪的女子,在河岸边,点起了一座巨大的篝火。

成百上千本记录着累累罪恶的账册,被一本本地,扔进了熊熊的烈火之中。

每一本账册的燃烧,都仿佛烧掉了一道压在百姓心头的枷锁。

纸灰,被风卷起,漫天飞舞。

黑色的灰烬,飘飘扬扬地,落入那奔流不息的汴河之中。

宛如一场迟到了二十年的、盛大而又悲壮的葬礼。

也宛如当年,那满河为忠魂祈福的,莲花灯。

不知是谁,第一个跪了下来。

紧接着,成千上万的百姓,黑压压地,跪满了一地。

他们对着那个女子,对着那场大火,无声地,叩首。

这一刻,李师师,在民间的声望,达到了顶峰。

她虽无公主之名,却已行公主之事。

半个月后。

汴京城最繁华的州桥之畔,那座曾经象征着奢靡与风月的樊楼,在沉寂了许久之后,重新挂上了灯笼。

只是,这一次,楼上悬挂的,不再是 “樊楼” 二字。

而是一块由周邦彦亲笔题写的、崭新的匾额 ——“护民茶肆”。

字迹苍劲有力,入木三分。

匾额两侧,还有一副同样由他手书的对联。

上联是:一曲琵琶惊胡骑。

下联是:半盏清茶暖民心。

横批,则是三个简简单单,却意蕴深长的字:汴河长流。

这里,不再是只为权贵服务的销金窟。

而变成了一个向所有百姓开放的、真正的 “茶肆”。

茶肆里,有说书先生,讲的是拱圣营忠勇报国的故事。

有歌女,唱的是李师师新谱的、鼓励农桑的《清平茶歌》。

茶水的价格,更是便宜到连最底层的脚夫都能喝上一碗解渴。

更重要的是,茶肆的二楼,专门开辟出了一块地方,为那些准备去敲 “登闻鼓” 的百姓,提供免费的纸笔,帮他们书写状纸。

一时间,护民茶肆,竟成了整个汴京城,民心所向之地。

李师师,也真正从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 “仙子”,变成了一个为民奔走的 “侠女”。

她遣散了樊楼大部分的歌姬,只留下了几个无家可归的孤女,和一群在战乱中失去亲人的孩童,收他们为徒,教他们点茶、唱曲、识字。

她不再穿那些华丽的绫罗绸缎,换上了一身素雅的布衣。

褪去了所有的铅华,却更显得风姿卓绝,光彩照人。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新书推荐: 娇软娘子勾勾手,冷情郎君掐腰宠 弹幕剧透,婉拒男模抱紧老公大腿 快穿:大佬脑子里只有自家乖乖 上方出马仙 嫡女会读心?改嫁皇叔渣男悔断肠 八十岁老太勇闯娇宠虐文 被困全息游戏后 祁同伟:那一晚,钟小艾被暴哭 快穿之炮灰得偿所愿 万人迷娇又媚,勾得儿郎们心尖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