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室的灯刚亮,沈逸就坐在了主位。屏幕还黑着,他手指已经敲下唤醒指令。上一夜的系统警报还在后台留着记录——【行为一致性风险+8%】。他没删,只是拖进加密文件夹,标上“待溯源”。
林悦进来时正看见他调出“假信号”推演数据。全息投影铺开,0.5秒的信号中断被拉成慢帧,辅助的视野图标在消失与恢复之间跳闪。
“这就是昨天那个粉丝提的?”她问。
沈逸点头。“不是建议,是线索。他看出来了,只是没说全。”
张昊抱着水瓶走进来,一听这话就笑了:“谁啊,还能看穿我们的套路?”
沈逸没答。他切进模拟空间,角色切换成“夜莺”,法杖抬起,长袍下摆随动作微扬。镜头锁定辅助视角,一道技能光波扫过兵线,视野图标瞬间灰了0.5秒——实际并未中断。
“看清楚。”沈逸声音压着,“这不是断,是藏。对手盯着信号,就会以为我们乱了阵型。”
张昊凑近:“那我呢?我该干嘛?”
“等信号恢复的瞬间冲。”沈逸退出模拟,“晚0.2秒,你就撞在对方集火点上。”
“早了呢?”
“更糟。”沈逸调出推演失败案例,“你会把他们吓退,等我们真打,他们已经布好反打阵型。”
林悦盯着投影看了两遍,忽然说:“这动作……得卡帧,差一点都不行。”
“所以今天第一课,练眼。”沈逸打开训练模式,“所有人进‘信号延迟’副本,辅助视野每三分钟随机黑屏一次,持续0.5秒,你们自己判断是不是假的。”
张昊张了张嘴,到底没再问。
中单来得最晚,脸色有点发白。前天模拟战他连崩三局,操作开始缩手缩脚。沈逸扫了一眼他的登录数据,反应延迟比平时高了18毫秒。
训练开始后,问题立刻暴露。张昊第二次就踩了雷——辅助刚“断”视野,他一个大招甩出去,结果对面早有防备,反手控住,团战崩盘。
“不是说等恢复吗!”他吼。
“你根本没等。”沈逸调出回放,“你是在信号消失后0.3秒出手的。”
“可我感觉……就是该上了。”
“感觉会死人。”沈逸关掉画面,“所有人,接下来三十分钟,只看辅助视野状态,不许听语音指挥。”
训练室安静下来。只有键盘敲击声和技能释放的音效。
中单在第三轮团战又失误了。他本该补伤害斩杀残血,却晚了一步,让对方反杀。他手停在键盘上,指节微微发白。
沈逸没说话。他调出中单过去十场的数据流,导入“潜力挖掘预警”模块。系统快速分析,标记出几个异常点:高压环境下,这名队员的决策速度反而提升12%,但失误率也同步上升。
他新建了一个训练场景,命名为“逆风接管”。
“从现在起,你每局开局落后两座外塔,经济差两千,兵线压家。”沈逸说,“你不是辅助,不是输出,你是唯一能翻盘的人。”
中单一愣:“这……不可能打回来。”
“那就输十次。”沈逸看着他,“直到你能赢一次。”
那人咬了咬牙,点头。
训练节奏重新拉起。沈逸退出指挥视角,切换到“碎片收集兑换”界面。过去一周收集的对手信息正在后台运行——直播片段、赛后采访、路人局录像。系统自动拆解成行为碎片,开始归类。
一条数据突然跳出:【“暗影之刃”辅助位更换,新选手ID“守夜人”,近五场胜率83.3%】
他点开对战录像。对方在团战前总有一个习惯动作——在兵线交汇处释放一个无伤害技能,看似清兵,实则技能范围扫过三处草丛。
沈逸放大视角,慢放三遍。每一次,那技能释放后0.8秒,敌方中野就会动。
“不是清兵。”他低声说,“是探视野。”
他立刻将这个动作设为“识别锚点”,写入战术手册,并在系统中标记为高危信号。一旦检测到类似行为,自动提醒全队进入反埋伏状态。
林悦练到第六轮时终于卡准了节奏。她控场技能在视野恢复的瞬间砸下,张昊大招紧随其后,穿透双墙,直接秒掉对方核心。
“成了!”她抬头。
沈逸只回了一句:“再来一遍。这次,对面知道你会这么打。”
张昊翻了个白眼,但还是坐了回去。
下午三点,训练间隙。几个人围在饮水机旁闲聊。
“他们根本破不了‘影袭链’。”张昊灌了口水,“现在谁不知道我们这招?可就是挡不住。”
“因为他们在等我们先出手。”林悦说,“只要我们一动,他们就开始防。”
“那又怎样?”张昊笑,“他们防得住吗?”
沈逸站在角落,没参与对话。他默默调出上一夜林悦转发的那张纸条内容:“夜莺的操作像在算命,每一步都准得离谱。”
他将这句话导入“策略模拟空间”,启动反向推演。系统生成三条路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