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九目光凝重地看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线索杂乱如麻,但却隐隐勾勒出一个可怕的轮廓。
一个名为“窃道者”的、可能无处不在的恐怖威胁。
一个名为“琅琊山”的、神秘而强大的、刚刚浮出水面的势力。
以及一个似乎贯穿始终、与自己息息相关、却迷雾重重的“归园”真正传承。
文墟的毁灭,恐怕只是这场巨大风暴揭开的序幕。
“殿下,”陈九看向明凰公主,
“洛京和仙门方面,可有异动?尤其是对文墟之事。”
明凰公主神色凝重:“据可靠消息,景帝对文墟异象极为震惊,已秘密派出数波人手前往探查,领队的似乎是宫内深居简出的几位老供奉,实力深不可测。仙门残余的几个大宗派也蠢蠢欲动,但似乎......并非主导,反而更像是在观望,甚至......有些忌惮。”
忌惮?
仙门即便如今势微,但瘦死骆驼比马大,能让他们忌惮的......
陈九心念电转,忽然想到一种可能:“他们忌惮的,恐怕不是文墟本身,而是毁灭文墟的力量,或者......是可能出现在那里的琅琊山!”
这个推测让众人后背发凉。
如果连仙门都要忌惮,那这“琅琊山”的实力,将恐怖到何种程度?
“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陈九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决断的光芒,“无论窃道者还是琅琊山,都是远超我们当前认知的敌人。我们必须尽快提升实力,弄清归园真正的秘密,这或许是关键!”
他看向蓝姑:“蓝姑,你亲自负责,动用尘网一切资源,不惜一切代价,查!查琅琊,查窃道者,更要查与这个标志相关的一切信息!哪怕是最荒诞不经的传说野史,也不要放过!”
“是!”蓝姑领命,眼神锐利。
“李将军,城防和军备不能松懈,新兵训练加速,结合破法晶石的特点,研发新式战阵和武器,我们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末将明白!”
“竹影,盯死所有进入江南地界的陌生面孔,尤其是修为高深或行为诡异者,文墟被毁,下一个目标,难说不会是姑苏,或者其他地方。”
“属下立刻去办!”
“殿下,洛京和仙门那边的动向,还需您多多费心,尤其是景帝,他一定知道些什么!”
明凰公主郑重点头:“放心,本宫知晓轻重。”
众人领命而去,议事厅内只剩下陈九一人。
他再次拿起那枚玄铁令牌和那块来自文墟的金属板,并排放在一起。
两个一模一样的“幼苗破石”标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一段被漫长岁月尘埃所掩埋的惊人秘密。
“园非一园......道非一道......星火散落,终有归期......真正的园丁......”
陈九喃喃自语,老头子那玩世不恭却又深藏疲惫的脸庞仿佛就在眼前。
“老头子......你到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一个摊子啊......”
他感到肩头的担子从未如此沉重过。
但与此同时,一股前所未有的决心也在心底燃烧。
无论敌人是谁,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必须走下去。
为了姑苏,为了那些死去和活着的人,也为了揭开这一切背后的真相,找到那条或许存在的......归家之路,或者守护之路。
他闭上眼睛,心神沉入丹田,沟通镇世鼎,感受着那厚重磅礴的力量,也感受着怀中源心之钥的微弱共鸣。
力量,他需要更强大的力量!
不仅仅是修为的境界,更是对法则的理解,对这个世界本质的认知。
接下来的几天,姑苏这座古城,仿佛一架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开始全力运转。
尘网的力量被调动到极致,无数信息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又被快速分析整理。
城防军日夜操练,一种结合了破法晶石微弱力场的新型战阵正在艰难地摸索成型。
陈九则大部分时间沉浸在静室之中。
他面前摆放着三样东西:镇世鼎、源心之钥、以及那三枚破法晶石。
他尝试着同时引动这三者,试图找到它们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
过程极其艰难,且危险重重。
破法晶石的力量狂暴而排他,镇世鼎厚重而镇压,源心之钥则更像一个调和器与钥匙。
无数次失败,无数次被晶石的破灭意念冲击得神魂震荡,甚至险些再次引动其狂暴力量。
但陈九没有放弃。
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力量精准的掌控,他渐渐摸索到一丝门道。
他发现,当以源心之钥为桥梁,用镇世鼎的玄黄之气缓缓包裹、疏导破法晶石的力量时,竟能极其缓慢地从中剥离出那些残缺的上古信息,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安抚和掌控。
虽然所能调动的破法之力依旧微乎其微,且范围有限,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这意味着,他或许真的能掌控这件大杀器,而非仅仅被动地引动其无差别攻击。
同时,在对破法规则的理解加深过程中,他对于混沌剑意、对于自身力量的感悟也在飞速提升。那种破灭万法、直指本源的意蕴,与混沌剑意的某些特质隐隐相合。
他的剑意,变得更加凝练,更加......危险。
这一日,陈九正在静修,门外传来蓝姑的声音。
“主子,有重大发现。”
陈九睁开眼,精光内敛:“进。”
蓝姑推门而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压抑着激动。她手中捧着几份薄薄的、看似年代久远的卷宗。
“我们翻遍了尘网最古老的秘档,甚至动用了一些......非常规手段,终于找到了一点关于‘琅琊’的蛛丝马迹。”
她将卷宗铺开,上面是些模糊不清的拓片和艰涩的古文。
“这些并非直接记载,而是从一些极其古老的、关于神话传说和地理杂闻的残篇中拼接出的线索。”
“综合来看,琅琊这个名称,在远比上古更久远的‘洪荒’末期时代,似乎曾被提及。它并非指某一座具体的山,而更像是一个......代称,或者说是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