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军营地中,石云天带领着自己精心组建的队伍,犹如一股清流,与那些顽固派军官带领的队伍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石云天的队伍,自防弹背心成功制作并试用后,士气正盛。
这张防弹背心的图纸可是他一支笔,一根蜡,一个夜晚,才创造出的一个奇迹。
其实,他还有另外一张“烂尾工程”,之前就在谋划,因一些原因才在这晚一同封顶。
队员们穿着防弹背心,仿佛有了更坚实的依靠,训练时更加积极主动。
他们不再像其他队伍那样敷衍了事,而是认真对待每一次体能训练、格斗练习和战术演练。
石云天深知,只有不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才能在未来的战斗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战友,为抗日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然而,营地中那些顽固派军官却对石云天等人嗤之以鼻。
在他们眼里,石云天这群年轻人就是“毛都没长齐的娃娃”,根本不懂什么训练,更没有什么实战经验。
他们依旧秉持着“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认为打仗嘛,不过是碰碰运气,何必那么认真训练。
这些军官带着的队伍,训练时懒散拖沓,士兵们一个个无精打采,仿佛只是来营地混日子的。
“哼,石云天那小子,带着一群小毛孩,还整天折腾什么训练,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一位顽固派军官坐在营帐里,翘着二郎腿,满脸不屑地对身边的同僚说道。
“就是,他们那些所谓的训练,能有什么用?打仗靠的是真本事,可不是他们那点花拳绣腿。”同僚也随声附和道。
石云天对这些顽固派军官的看法并不在意,他知道,要想改变他们的想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他要从这些队伍的士兵下手,让士兵们自己清楚认知到训练的重要性。
石云天决定,对这些士兵照收不拒,无论是谁,只要愿意来学习训练,他都欢迎。
这一天,石云天带着队员们来到训练场,开始了日常的训练。
他们整齐的队列、规范的动作,吸引了众多其他队伍士兵的目光。
“看,那就是石云天他们,训练得好认真啊。”一个士兵小声地对身边的同伴说道。
“是啊,他们看起来好有精神,哪像我们,每天都像没睡醒一样。”同伴也感叹道。
石云天注意到了这些士兵的目光,他知道,这是一个让其他队伍士兵了解训练重要性的好机会。
他走到这些士兵面前,微笑着说:“几位,你们也想来一起训练吗?我们这里欢迎所有愿意提升自己的人。”
那些士兵们面面相觑,有些犹豫。
他们平时习惯了懒散的训练方式,突然要加入石云天的严格训练,心里有些没底。
“我们……我们能行吗?我们平时训练都没怎么认真过。”一个士兵小声地问道。
石云天鼓励地说:“当然行!只要你们有决心,肯努力,就没有学不会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你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石云天的鼓励下,一些士兵鼓起了勇气,决定加入石云天的训练队伍。
他们跟着石云天和队员们一起,开始了严格的体能训练。
跑步、俯卧撑、仰卧起坐,每一项训练都让这些习惯了懒散的士兵感到吃力。
“哎呀,这也太累了,我跑不动了。”一个士兵跑了几步就停下来,气喘吁吁地说道。
石云天走到他身边,耐心地说:“别着急,刚开始都这样,只要你坚持下去,慢慢就会适应的,跑步不仅能锻炼你的体力,还能让你在战场上跑得更快,躲避敌人的子弹。”
那个士兵听了石云天的话,咬了咬牙,又继续跑了起来。
在格斗训练中,石云天亲自示范,教士兵们如何躲避敌人的攻击,如何进行有效的反击。
士兵们认真学习,虽然一开始动作很不熟练,但经过反复的练习,逐渐掌握了一些技巧。
“看,就是这样,当你遇到敌人的攻击时,要先躲避,然后找准时机进行反击。”石云天一边示范,一边对士兵们说道。
士兵们按照石云天的指导,认真地练习着。
他们从最初的笨拙,逐渐变得熟练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加入石云天训练队伍的士兵们,逐渐感受到了训练带来的变化。
他们的体力越来越好,格斗技巧也越来越熟练,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前我觉得训练没什么用,现在才发现,训练真的能让我们变得更强。”一个士兵感慨地说。
“是啊,跟着石云天训练,我感觉自己充满了力量,以后打仗我再也不害怕了。”另一个士兵也说道。
这些士兵的变化,引起了其他队伍士兵的关注。
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主动加入到石云天的训练队伍中。
他们不再满足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懒散生活,而是渴望通过训练提升自己,为抗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