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仙,又在看这些凡人传记呢?”一名路过的仙官笑着打趣道,“这些故事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些机缘巧合罢了。若无天定仙缘,凡人f福薄缘浅,挣扎万年,也不过是黄土一抔。”
被称作“姜仙”的白发仙人,从书卷中抬起头,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拂面,让人心生好感。
“赵仙官此言差矣。”他轻声说道,声音温润如玉,“在我看来,仙缘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是他们在绝望中不曾放弃的意志,是在逆境里百折不挠的勇气。这,才是他们能最终叩开天门的真正原因。”
赵仙官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嘟囔着“歪理”,便自顾自地走开了。
姜仙也不在意,重新将目光投向了手中的兽皮卷,眼神专注而虔诚,仿佛捧着的不是一卷书,而是一段值得尊敬的生命。
陆长青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对这位姜仙的好奇,愈发浓厚了。
一个似乎很推崇“人定胜天”的仙人?
在这等级森严,讲究跟脚出身的天庭,这可算是个异类。
他没有再继续窥探,而是转身投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典籍之中。
他隐隐有种感觉,自己或许会和这位有趣的白发仙人,产生一些交集。
而此刻,他不知道的是,在他转身的瞬间,那名叫做姜仙的白发仙人,看似专注的目光,不经意地朝着他刚才所在的方向,轻轻瞥了一眼。
那双灿若星辰的眸子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与警惕。
......
时间在天界,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当陆长青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时,他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弹指一挥间,人间,已是百年沧海桑田。
对于天庭的众仙而言,不过是打了个盹的功夫。
这百年里,陆长青在道经阁的生活,平静而充实。
他与那位颇有些神秘的姜仙,保持着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也结识了几位常来藏经阁的“书友”。
其中一位,便是掌管着南天门外一片小星域的星官,道号“星德”。
这位星德老仙,是个不折不扣的话痨。
他须发皆白,身形微胖,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到藏经阁来,一边翻阅着古老的星图,一边向陆长青抱怨。
“青玄道友啊,你是不知道,我那片星域的香火,一年不如一年了!”星德老仙捻着他那几根稀疏的胡子,唉声叹气,“下界的凡人,如今只知佛祖菩萨,哪里还记得我们这些天庭正神?再这么下去,我这星官之位,怕是连维持神光都难了!”
另一位常客,则是一位名为“云华”的仙子。
她是百花园的司花女仙,身姿婀娜,容颜秀美,总是穿着一身翠绿的罗裙,身上带着淡淡的花香。
但她的眉宇间,却总萦绕着一抹淡淡的忧愁。
“青玄仙官,你博览群书,可知有何法子,能净化被幽冥之气侵染的仙植?”
云华仙子捧着一卷《草木菁华录》,轻声向陆长青请教。
她所掌管的百花园,许多珍稀的仙草灵根,都因为此方天地被污染的缘故,渐渐失去了灵性,甚至开始枯萎。
从星德老仙的抱怨中,陆长青得知了天庭内部的派系斗争与资源窘迫。
从云华仙子的忧愁里,他感受到了这个世界正在从根源上缓慢地走向腐朽与死亡。
而他自己,则在这百年间,收获巨大。
他几乎读遍了藏经阁九成以上的典籍,将佛、道、妖、魔、巫……各家的修行理念与神通法门,尽数熔于一炉。
从太古神魔的炼体之术,到上古妖庭的星辰秘法,从玄门正宗的雷法丹道,到旁门左道的咒术蛊毒……
他的《武经》,也因此诞生了数种惊天动地的神通。
其一,为“万相归吾”。
此神通脱胎于《八九玄功》与佛门法相,却又截然不同。它不假外求,而是以自身气血为源,以武道意志为引,模拟万物法理,可千变万化,可身化天地。
一念起,他可以是怒目金刚,拳镇山河;一念动,他亦可化身三足金乌,焚天煮海。
万千法相,皆为我用,皆为武道之延伸。
其二,为“意斩天涯”。
此乃精神层面的无上杀伐之术。
融合了斩仙飞刀的“意”,与佛门“慧剑”的“理”。
将自身武道意志高度凝聚,化作无形之刃,无视空间距离,无视肉身防御,直接斩向敌人的元神与真灵。
一念所至,远在天涯,亦可斩之。
其三,为“烘炉万道”。
这是一种霸道绝伦的炼化神通。
以自身为天地烘炉,以武道真意为神火,可强行炼化吸收一切异种能量。
无论是佛门功德金光,还是幽冥诡异死气,亦或是九天神雷,都可投入这武道烘炉之中,炼去其“形”,取其“质”,化作最纯粹的本源能量,滋养己身。
这三门武道神通,任何一门传出去,都足以在三界掀起腥风血雨。
然而,陆长青的脸上,却没有太多喜悦。
因为,那最后一步,始终无法迈出。
堪比圣人的武道境界,他依旧创造不出来。
他曾数次闭关,甚至开启道韵领悟,沉浸在最深层次的推演之中。
可每一次,当他试图构建出超越准圣的“圣境”框架时,总会感到一种源自大道的排斥与隔阂。
仿佛有一道无形的、不可逾越的天堑,横亘在他的面前。
“是了,我非圣人,焉知圣人?”
他最终只能无奈地得出这个结论。
圣人,已经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生命形态,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道”。
自己没有达到那个层次,便无法用自己的逻辑去推演、去创造那个层次的“法”。
就像井底之蛙,无论如何想象,也无法真正理解天空的广阔。
此事,只得暂时搁置。
“看来,还是得去找个真正的‘圣人’请教一下。”
陆长青心中有了决断。
如今圣人隐匿,女娲、三清的真身,皆不可寻。
他想找通天教主请教,根本是痴人说梦。
思来想去,三界之内,唯一可能给他指点迷津的圣人,似乎只剩下了一位——太上老君。
这位圣人,乃是太清圣人道德天尊的一具善尸化身,常驻天庭兜率宫,专职炼丹。
在天庭仙神们的闲聊中,都说太上老君是出了名的“性格好”,只要不去打扰他炼丹,平日里求些丹药,他也是愿意给的。
“性格好?”陆长青对此持保留意见。
这个诡异的世界,任何看似正常的事情,背后都可能藏着不为人知的恐怖。
但陆长青并不畏惧。
以太上圣人那清静无为的性格,其化身想必也不会真的蛮不讲理。
更何况,自己如今恢复了大半的东皇钟,自信足以抵挡圣人化身的一击。
只要能挡住一下,他便有足够的时间脱身。
就在陆长青下定决心,准备夜探兜率宫的时候。
星德老仙又一次火急火燎地跑进了藏经阁。
“出大事了!青玄道友,你听说了吗?”他一脸惊惶,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说道。
“西天取经……又失败了!”
“那只泼猴,在狮驼岭,伙同几个妖魔,把那金蝉子转世,给生吞了!”